經過9個多月漫長的“意見征求”后,《關于深化改革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和《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兩個規范車市場的文件已于近日正式出臺,新政將于11月1日起實施。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7月28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說,明確網約車的合法地位,以及平臺公司應承擔的承運人責任、具體的營運條件和規范經營行為的要求,將支持網約車平臺公司不斷創新規范發展。
最大利好為多方共贏
“網約車新政”甫一公布,神州專車、嘀嗒拼車、滴滴出行、優步中國等約車公司即發表聲明,表示支持和歡迎。神州專車對文件出臺“表示歡迎”。嘀嗒拼車稱,“嘀嗒拼車對此表示備受鼓舞!”滴滴出行發表聲明稱,“網約車合法是國家對發展分享經濟的肯定和鼓勵。”優步中國認為“見證了中國網約車發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暫行辦法的頒布標志著網約車行業正式踏入了規范健康發展的新征程”。
“網約車的‘合法化,就是用改革呼應坊間的民意和創新,可以肯定,這樣的‘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的改革越多,就越是社會之幸。”《人民日報》文章《解好出租車改革的“利益四邊形”》的觀點,在網絡上廣為傳播。
規范行業競爭行為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新規出臺前,對于“網約車”各地政策不一,而新規出臺將使網約車經營服務規范起來。
北京青年網《新規出臺以前 各地如何看待“專車”?》一文,梳理了上海、廣州、深圳、太原、沈陽、南京等主要城市出租車和專車的相關政策。統計發現,各地大概分為“明確支持派”“明確反對派”和“規范發展派”三類情況。而新規的出臺使得網約車經營服務可以依法合規、有序發展。
此外,安全仍是關注焦點。“網約車在業態方面體現了共享經濟理念,區別于傳統出租車行業,但在安全方面,新興業態也不能成為法外之地。”《北京青年報》文章《網約車合法后必須更安全》在網上受到關注。網民“成為粉紅色的小粉紅”認為“監管要到位,別讓專車成了犯罪分子的新市場”,“臨風聴雪”直言“監管應該到位,服務應該到位”。
最該有的是監管機制
網約車作為公共交通運力的一個補充,不僅可以滿足公眾出行的需求,也為公眾出行方式提供了多元選擇,豐富著交通運輸市場。可是這種出行選擇也帶來一系列的難題,比如對出租車行業的沖擊,比如監管缺失等。
在這樣的背景下,交通部出臺網約車運營服務規范的征求意見稿,提出網約車司機應須主動為乘客提供出租車發票,網約車輛應為乘客提供Wi-Fi無線網絡,應用程序須具備個人電話加密功能和“一鍵呼叫”功能等細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網約車的市場競爭力,為公眾提供人性化消費環境,不管是提供出租車發票,還是提供無線網絡,或是具備個人電話加密功能和一鍵呼叫功能,這些舉措都是必須甚至必要的,可是這些舉措并不能徹底消解公眾對網約車安全的疑慮,與這些“福利”相比較,公眾更關心更需要的是對網約車的監管,是一個安全的乘坐環境。這才是網約車最應該具備的東西。
出租車能夠規范運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有著嚴格的管理制度,因此,網約車有沒有無線網絡沒有關系,能不能“一鍵呼叫”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套完善嚴格的監管機制,重要的是司機的職業素養和服務意識。為乘客提供發票固然重要,但卻不是最重要的,也不是公眾最為關心的,與之相比,公眾最關心最需要的是,網約車能夠做到安全規范運營,只要能給公眾一個安全的乘坐環境,這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