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玉玲


[摘要] 目的 對比分析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接受根管治療所取得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3年8月—2014年10月在該院行根管治療的糖尿病患者48例為觀察組,另選取同期來院接受根管治療的非糖尿病患者48例為對照組,對比兩組的臨床療效。結果 兩組牙周炎的治療成功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觀察組根尖周炎患者的治療成功率較對照組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VAS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與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合并根尖周炎患者接受根管治療的預后較差,手術過程中需注意對患者血糖的有效控制。
[關鍵詞] 糖尿病;非糖尿病;根管治療;療效
[中圖分類號] R58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05(a)-0053-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sis of diabetic and non-diabetic patients with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root canal therapy. Methods In October 2013— August 2013 in our line of root canal treatment of 48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other choose to court over the same root canal treatment of 48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s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ed to two groups of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Results Two groups of periodontitis treatment success rate compared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but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eriarthritis of root success rat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VAS score comparison (P>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non-diabetic patients, diabetic patients with periarthritis of root root canal treatment prognosis is poorer, surgery for patient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n the process of effective control of blood sugar.
[Key words] Diabetes;Non-diabetic;Root canal treatment;Efficacy
糖尿病是現階段對人們身體健康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患者由于自身明顯的內分泌改變[1],在接受根管治療后所取得的療效也可能會受到影響。為此,該研究通過選擇2013年8月—2014年10月在該院接受根管治療的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與非糖尿病患者進行對比分析,研究根管治療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效果,以便提供相關參考,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8月—2014年10月在該院行根管治療的糖尿病患者48例為觀察組,另選取同期來院接受根管治療的非糖尿病患者48例為對照組。觀察組中男性28例,女性20例,患者年齡(45.69±3.02)歲;疾病類型:根尖周炎26例,牙周炎22例;對照組中男性27例,女性21例,患者年齡(46.98±4.85)歲,疾病類型:根尖周炎23例,牙周炎25例。對比兩組的年齡、性別、疾病類型等臨床資料,并將對比結果予以統計學處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較高可比性。所有入選者均對研究內容充分知情且自愿入組,符合倫理委員會要求。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手術前拍攝根管X線片以了解根管情況,隨后予以開髓處理,將壞死牙髓組織清除并予以擴根、沖洗和干燥處理;使用鎳鈦銼逐步深入的方法予以根管預備,每用完1只銼后注意對根管予以次氯酸鈉溶液徹底沖洗,沖洗完畢后使用無菌棉簽擦拭根管,完全干燥后直接將根管充填糊劑導入根管,按照側方加壓方法將糊劑填入牙膠尖內;根據根管X線照射結果判定根充完善后結束操作。根管介入術后兩周對患牙進行永久性填充或牙冠修復。
1.3 觀察指標
手術后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方法對患者疼痛程度予以評價,并記錄VAS評分。同時對兩組患者均予以1年隨訪,評價療效[2-3]。療效標準:若患者出現以下3項中的任一項:①患牙的咀嚼功能恢復不佳,存在持續性不適感;②不可修復性牙體折裂,且牙根尖周出現反復性腫脹癥狀;③患牙X線片顯示牙周間隙變大且根尖處并未發現新骨質,則認為治療無效,反之則為治療成功。
1.4 統計方法
所有數據統計無誤后進行匯總并輸入計算機,采用SPSS 17.0作為統計學分析軟件,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進行t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對比
觀察組中牙周炎的治療成功率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觀察組根尖周炎患者的治療成功率較對照組更低,兩組間的臨床效果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的術后VAS評分對比
兩組的VAS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就現階段的研究情況來看,根管治療術是臨床口腔科的常用方法,對于牙髓病、根尖周病等有明顯療效。根管治療手術后的疼痛程度以及療效,主要取決于患者的全身健康狀況和治療操作規范性等因素[4]。該研究結果顯示兩組的術后疼痛感普遍較輕,且二者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推斷這可能是由于所選患者的患牙感染程度低,病變范圍不大等有關,加上該研究中采用鎳鈦銼進行根管預備,能夠及早去除污染嚴重的牙周組織,降低根尖部感染風險,同時還能夠降低彎曲根管的曲度[5],便于消毒液的徹底沖洗。
該研究還發現,觀察組患者的根尖周病治療成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這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由于長時間處于高血糖狀態,體內的營養物質代謝紊亂,免疫功能下降,導致患者在遭受根尖周組織感染后,細菌的繁殖能力相對更大,對患者自身的防御機制產生破壞作用而引起嚴重的炎癥反應[6-7];加上由于糖尿病患者自身往往會存在小血管病變等兵力向變化,導致機體組織對于致病因子的局部抵抗力下降,不利于骨質生長愈合;同時糖尿病患者的牙齦組織中,糖化血紅蛋白載氧能力低,組織缺氧嚴重[8],導致血管內皮發生進一步損傷,以上多種因素共同導致糖尿病根尖周炎患者在術后1年的治療成功率較低。但該研究結果中,兩組的牙周炎治療成功率對比無明顯差異,推斷可能是由于,牙周組織相對較為暴露,可以通過每日口腔清潔、消毒等全面的口腔護理,來抑制致病菌的生長繁殖,故不會出現類似根尖周炎的情況,很好地保證了患者的治療效果。臨床上需對此引起重視。
[參考文獻]
[1] 趙艷麗.糖尿病與非糖尿病患者根管治療疼痛比較[J].糖尿病新世界,2015,12(4):141.
[2] 申玲,黃靜華,安立民,等.老年糖尿病患者根管治療的臨床觀察[J].中華老年口腔醫學雜志,2010,8(2):71-74.
[3] 杜春艷.糖尿病與非糖尿病患者根管治療術后臨床療效的對比研究[J].中外醫療,2015,34(21):82-83,89.
[4] 李文薈,郭莉,任肖華,等.糖尿病患者根管治療術后臨床療效觀察[J].臨床軍醫雜志,2011,39(6):1169-1171.
[5] 鄧坤.糖尿病伴根尖周炎患者根管治療的療效及其急癥反應的相關因素分析[J].廣西醫學,2013,34(5):614-615.
[6] 趙秋曉.糖尿病與非糖尿病患者根管治療中疼痛的對比研究[J].中國醫療前沿,2010,5(12):6,3.
[7] 郭婷婷.86例糖尿病患者根管治療臨床療效觀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5,16(1):73.
[8] 孫凱軍.53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根管治療臨床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4,24(21):53.
(收稿日期:2016-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