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環


[摘要] 目的 探討妊娠期糖尿病對母嬰結局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該院確診為妊娠期糖尿病的48例患者而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定義為觀察組,選取同期健康的妊娠產婦48例作為對照組,對比兩組患者對母嬰結局的影響。 結果 兩組孕產婦在妊娠期高血壓發病率及剖宮產率方面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酮癥酸中毒、羊水過多、胎膜早破、感染、產后出血等方面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胎兒在早產、巨大胎、胎兒宮內窘迫方面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畸形胎、新生兒窒息及死胎方面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娠期糖尿病對母嬰的危害極大,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良將會引發嚴重的并發癥,醫護工作者不可小覷此疾病的厲害性,強化孕期管理,嚴密控制血糖,及時監控患者身體狀況,選取最為恰當的分娩途徑,增強產后護理,有效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對母嬰結局的不良影響。
[關鍵詞] 妊娠期;糖尿病;母嬰結局
[中圖分類號] R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05(a)-0099-02
妊娠期糖尿病(GDM)作為一種比較罕見的糖尿病類型,高發時期為妊娠之后,病發率高達12%,屬于妊娠期較為多見的并發癥之一。妊娠期糖尿病通常出現在妊娠中后期,發生蛋白質、脂肪、水代謝紊亂癥狀,患者血糖大起大落將會引發母嬰并發癥,更甚者會影響患者、嬰兒的身體健康。該文選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該院確診為妊娠期糖尿病的48例患者而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定義為觀察組,選取同期健康的妊娠產婦48例作為對照組,對比兩組患者對母嬰結局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組資料共計96例,均為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該院確定為妊娠的產婦,其中,經產婦31例,初產婦65例,年齡21~42歲,平均(29.3±1.5)歲,孕次1~5次,平均(2.3±0.2)次,孕周33~40周,平均(38.1±0.4)周,空腹血糖(3.3±1.3)mmol/L。將其分成觀察組48例(妊娠期糖尿病產婦)和對照組48例(健康產婦),所有患者均無內分泌、肝腎等疾病。兩組患者在年齡、孕次、孕周、血糖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妊娠期糖尿病的判斷依據為:孕婦在孕早期檢查空腹血糖情況,若兩次檢測結果均多于5.8 mmol/L者即確診。若空腹血糖檢測結果無異常,則可在妊娠第24~28周進行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服用200 mL葡萄糖,1 h之后血糖值>7.8 mmol/L,即GCT 陽性;檢測結果為陽性患者再行OGTT[1]:禁食12 h之后,口服75克葡萄糖,檢測空腹血糖以及服糖之后的1、2、3 h的血糖界值依次為5.6、10.3、 8.6、6.7 mmol/L,以上兩項都達標或超出界值者方可確診。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的分娩方式及母嬰并發癥情況進行比較。
1.4 統計方法
運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行χ2檢驗。
2 結果
2.1 產婦并發癥情況比較
兩組孕產婦在妊娠期高血壓發病率及剖宮產率方面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酮癥酸中毒、羊水過多、胎膜早破、感染、產后出血等方面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2.2 胎兒并發癥情況比較
兩組在早產、巨大胎、胎兒宮內窘迫方面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畸形胎、新生兒窒息及死胎方面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3.1 對孕產婦的影響
對于妊娠期的糖尿病患者而言,其不良癥狀偏多,且對其身體危害較大,具體有:①妊娠期高血壓癥狀:這一時期孕產婦的高血糖狀態會引發諸多的血管病變,出現微血管壁基底膜增厚、局部組織供血不足、管腔促狹等癥狀,極易產生妊娠期高血壓出現,另外,血管病變還會影響胎兒自然生長。通過研究發現,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出現高血壓的可能性要遠遠多于健康孕產婦,其概率最高可達5倍。若妊娠期的糖尿病患者出現腎臟等重要器官疾病,那么其引發高血壓的概率最高可達到50%[2]。該次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出現高血壓的可能性為18.75%,明顯高于對照組6.25%。②羊水過多:妊娠期糖尿病孕產婦羊水中含糖量居高不下,可不斷刺激膜分泌增長,致使羊水大于正常量;胎兒體型過大或胎兒高血糖的高滲透性十分利尿,都是造成羊水過多的緣故。③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屬于高危并發癥,在孕前期發病可致使胚胎畸形,中晚期發病可引起胎死宮內、胎兒缺氧或神經系統后遺癥等。此類并發癥常見于糖尿病確診時、錯過治療最佳時機或孕產婦血糖控制效果不理想時,該文對照組未出現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觀察組有2例,且為急診患者。④其他不良癥狀:產后出血、胎膜早破、感染等。⑤分娩方式:對照組患者的剖宮產率明顯低于觀察組,通常情況下,該院妊娠期糖尿病孕產婦多以限制飲食為主,血糖達標者極少,進而造成巨大兒比例居高不下。
3.2 對胎兒的影響
由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發病率高,多數是因為孕產婦高血糖狀態會經由胎盤直接傳遞給胎兒,致使胎兒血糖增長,胰島 B 細胞增生、胰島素分泌量大,出現胎兒糖原、蛋白質和脂肪等代謝不正常情況最終形成巨大。該研究結果表示,觀察組出現巨大胎兒的概率為22.92%,對照組僅為6.25%,相比差異顯著。巨大的并發癥主要為:不明原因胎死腹中,持續高血糖狀態導致胎盤供氧量下滑,胎兒還會因為高胰島素血癥增加宮內耗氧量,伴隨孕齡增長,胎兒缺氧越發嚴重,直至最后死亡。
治療妊娠期糖尿病性巨大胎兒最安全的方式即剖宮產,這一現狀也是導致當前剖宮產率與日俱增的主要原因。畸形胎與妊娠期糖尿病有著極大關聯,數據分析表明,高血糖環境能夠促使孕體植入前后胚胎的細胞凋亡程序開啟,招致諸多身體器官畸形生長。除此以外,妊娠期糖尿病孕產婦的高血糖狀態會直接影響胎盤向胎兒傳送的血液、氧氣含量,加之胎兒本身耗氧量巨大,則會導致胎兒宮內慢性缺氧;產婦分娩時注意力集中,對疼痛的忍受力下降,引發產婦自身血糖過高,發生胎兒宮內急性缺氧癥狀,大大提高了胎兒宮內窘迫的發生率。
3.3 檢查及治療
妊娠期糖尿病母嬰的好壞是由孕期血糖的控制狀況決定的,所以加強對孕產婦前期的檢查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早發現、早治療。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的關鍵在于營養均衡的飲食習慣,輔以適量的身體鍛煉可有效降低低血糖、緩解胰島素的敏感性、提升葡萄糖利用率,特別是患有合并血管疾病或者有產前出血癥狀、先兆早產的孕產婦。簡單、傳統的飲食控制療法通常是無法達到理想的控制血糖效果,此時可輔助一些降糖藥物,值得注意的是,口服降糖藥會極易通過胎盤影響胎兒正常發育、代謝,甚至出現畸形、死亡等。我們國家對飲食控制療法不理想的患者大多采用胰島素干預治療,這個過程需嚴格監測血糖水平以利于適時改變胰島素劑量。近幾年,專家表明部分患者口服格列苯脲、二甲雙胍和阿卡波糖等降糖藥效果顯著,且不附帶母嬰并發癥,現已經被公認為治療妊娠糖尿病的首選。
綜上,妊娠期糖尿病對母嬰的危害極大,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良將會引發嚴重的并發癥,醫護工作者不可小覷此疾病的厲害性,強化孕期管理,嚴密控制血糖,及時監控患者身體狀況,選取最為恰當的分娩途徑,增強產后護理,有效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對母嬰結局的不良影響。
[參考文獻]
[1] 錢曉敏.妊娠合并糖尿病對母嬰結局的影響[J].上海預防醫學雜志,2010,22(2):107.
[2] 陳惠儀.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水平與不良妊娠結局的關系研究[J].中國醫藥導刊,2012,14(9):1473-1475.
(收稿日期:2016-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