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翠花

[摘要] 目的 探討老年糖尿病合并腦梗塞的護理方法,總結護理體會。方法 選取該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接診的糖尿病合并腦梗塞患者80例,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嚴格控制血糖、飲食,加強心理護理。對比患者治療前后的空腹血糖值及ESS評分。結果 護理后老年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及ESS評分明顯優于護理前,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老年糖尿病合并腦梗塞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可以有效的控制血糖水平,提高ESS評分,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 糖尿病;腦梗塞;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05(a)-0131-02
糖尿病是一組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島素作用障礙所致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持續高血糖與長期代謝紊亂等可導致全身組織器官,特別是眼、腎、心血管及神經系統的損害及其功能障礙和衰竭。嚴重者可引起失水,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平衡失調等急性并發癥酮癥酸中毒和高滲昏迷。糖尿病是常見的慢性病之一,易發人群多為老年人,發病后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及生活質量[1]。糖尿病合并腦梗塞加大了治療的難度,使患者的死亡率增加。隨著近年來社會人口老齡化的加重,糖尿病的發病率逐年升高,糖尿病合并腦梗塞的死亡率隨之增加。采取合理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成了醫務工作人員面臨的重大問題[2]。該文選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該院接診的老年糖尿病合并腦梗塞患者80例,對其護理措施進行回顧性分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接診的老年糖尿病合并腦梗塞患者80例,男性44例,女性36例,年齡55~75歲,平均年齡(58.7±12.1)歲,病程6個月~20年,平均病程(8.45±2.4)年。所有患者均患有不同程度的腦梗塞,存在神經功能缺損,空腹血糖水平均大于正常值。
1.2 研究方法
對每位患者的臨床資料、身體情況、病情進展進行分析總結,制定符合患者實際情況的護理措施:①常規護理:指導患者按時服用降壓藥物,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幫助患者養成正確的生活方式及飲食習慣,叮囑患者多進食可控制血壓的食物,定期為患者監測血壓、血脂及各項生理指標。②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交流的過程中態度和藹可親,主動了解患者的心理問題,并對其疏導,表達對患者的關愛,增強患者的安全感。告知患者疾病的起因與發展,使患者對疾病有正確的認識,培養患者對待疾病的信心,積極主動配合醫生開展治療。③血糖控制:護理人員應采取相應的措施嚴格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一旦發現血糖水平異常,及時分析原因,給予患者降血糖藥物,保證患者的正常生活。④飲食護理:護理人員在日常生活中應盡量給予患者高纖維、有機食物,叮囑患者避免使用高糖份的食物,并向患者講解這些食物對疾病的影響,加深患者對注意事項的理解。對80例患者進行60 d護理干預后,對患者進行全面的檢查,對比實施護理干預前后的各項臨床指標。
1.3 療效評定
采用神經功能評分表(ESS)對患者的神經缺損情況及恢復情況進行評估。以控制血糖水平評估患者的身體情況[3]。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6.0系統軟件統計分析資料;其中計量資料用(x±s)表示,并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
2 結果
經過60 d的護理,給予患者護理干預后的ESS評分及空腹血糖水平明顯優于護理前,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生存環境的改變,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升高[4]。根相關數據統計,在國內成年人中有12%的人群有不同程度的糖尿病[5]。糖尿病已經成為了國內主要的非傳染性疾病。糖尿病是指因胰島素相對性缺乏及胰島素抵抗,造成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及脂肪代謝異常。臨床表現為多飲、多食、多尿、形體消瘦、疲憊無力、肥胖等。臨床上根據糖尿病發病原因的不同,將其分為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和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又稱為1型糖尿病,非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稱為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發病人數的75%~95%,是一種由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共同引發的復雜性的病變,2型糖尿病患者經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腦梗塞、冠心病、高血壓,是威脅患者生命安全的主要原因[6]。腦梗塞是由于大腦血液供應發生障礙,使腦部出現缺血及缺氧,造成腦組織軟化或缺血性壞死的情況。2型糖尿病會使血液流變學紊亂,增加了腦梗塞的發生,成為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3.1 糖尿病合并腦梗塞的發病特點
根據相關研究表明,腦梗塞與血液流變學代謝異常有直接關系,而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謝紊亂會使患者出現微血管病變,改變血液流變學,血漿白蛋白中的糖分會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進一步使血管結構發生改變,出現血管功能障礙、基質增生以及血栓。另外,糖尿病患者因較大的壓力會造成感受器功能失調,大腦的自動調節功能無法代償灌注壓改變,使腦部的血液下降,發生腦梗塞[7]。
3.2 糖尿病腦合并梗塞的護理干預
糖尿病合并腦梗塞的病情較為復雜,病程長,對于患者日常生活及飲食細節要求較多,所以,合理的進行護理干預在患者康復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
3.2.1 飲食干預 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治療措施。無論是治療期還是康復期,患者都應嚴格遵醫囑進食,避免高糖分的食物,食用少鹽、低脂、高維生素的食物,多食用青菜,增加食物中的膳食纖維,保持大便通暢。護理人員應時刻提醒患者不可暴飲暴食。合并腦梗塞的患者出存在吞咽困難,在日常生活中進餐需定時定量[8]。另外,糖尿病合并腦梗塞患者需要長期臥床休養,由于長時間不活動,經常出現便秘,可多食用高纖維食物,潤腸通便,同時還可以降低胰島素的釋放。
3.2.2 功能恢復護理 待患者的病情穩定后即可開始功能恢復訓練,護理人員應協助肢體功能喪失的患者訓練,主要有癱瘓肢體的按摩與被動伸屈,促進患者的血液、淋巴循環,改善代謝情況,增加皮膚的營養,對于能下床活動的患者,應多鼓勵其下床進行適當活動。由于腦梗塞的發生會使患者出現語言功能障礙,所以還應幫助患者訓練語言功能[9-10]。
3.2.3 其它護理 因糖尿病合并腦梗塞患者需長期臥床休養,患者的生活護理非常重要,要經常幫助患者翻身及擦拭身體,保持床鋪的整潔及患者身體的干燥,避免發生壓瘡,注意個人衛生。
根據該次研究結果,經過60 d的護理,給予患者護理干預后的ESS評分及空腹血糖水平明顯優于護理前,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了經過有效的護理干預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幫助患者早日恢復健康。
綜上所述,糖尿病合并腦梗塞是常見的老年疾病,發生率較高,對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加強對患者的護理干預,積極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幫助患者早日恢復健康。
[參考文獻]
[1] 單若瑩.丹紅注射液對老年糖尿病合并腦梗塞患者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16):118-119.
[2] 劉莉.2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腦梗塞的護理體會[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6):153-154.
[3] 陳鴻爾,葛慶青,沈玲利,等.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塞的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干預[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9):797-798.
[4] 徐春富,謬從慶.2型糖尿病并發腦梗死危險因素探討[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1,32(12):1911-1992.
[5] 程水紅,黃冰.復發性腦梗死相關因素及護理.[J]護理進修雜志,2012,27(12):1124-1125.
[6] 胡圓圓,葉山東.吸煙與2型糖尿病血管并發癥[J].國際病理率科學與臨床雜志,2011,31(1):64-68.
[7] 李光偉.關注血糖達標與低血糖風險之間的平衡一談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降血糖治療[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2,28(1):1-3.
[8] 黃東英,張一丹.2型糖尿病高齡患者實施整體護理的護理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6):57-58.
[9] 曾慕陽.臨床綜合護理措施對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的效果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7):100-101.
[10] 何淑梅,丘紅梅,吳君娜,等.血糖綜合護理干預對糖尿病老年患者血糖與血脂控制的作用[J]. 中國醫學創新,2013,10(4):72-73.
(收稿日期:2016-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