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強 安穎蔚 馮良山



摘要:引進了10種鮮食玉米品種,以傳統玉米品種墾粘1號為對照,采用隸屬函數法對不同玉米品種的主要指標進行了綜合評價。結果表明,丹粘早1號、香糯5號和黑粘大棒是區域綜合隸屬系數較高的鮮食玉米品種,在區域種植中表現較為理想。墾粘1號、沈農金香糯、極早香糯、美國極早金大棒、沈甜6號和沈甜7號屬于中等隸屬系數品種,需要根據其分項的隸屬系數進行選擇種植。富粘1號和黃糯綜合系數較低,屬于低綜合系數品種,但如果種植目標為獲得較高的鮮食玉米產量,可以種植富粘1號,富粘1號是試驗中產量最高的鮮食玉米品種。
關鍵詞:鮮食玉米;品種評價;聚類函數;沈陽地區
中圖分類號:S5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6)06-1379-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06.005
Research on Evaluation of Spring Sowing Fresh Maize Varieties in Shenyang
SHI Shu-qiang, AN Ying-wei, FENG Liang-shan
(Liaon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Shenyang 110161, China)
Abstract: By taking traditional maize variety Kennian 1 as control, the main characters of 10 kinds of fresh maize varieties were evaluated comprehensively by subordinate function values analysi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fresh maize production in Shenya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prehensive coefficient of Dannianzao 1, Xiangnuo 5 and Heinian-Dabang were relatively highand suitable for regional planting. The comprehensive coefficient of Kennian 1, Shennong-Jinxiangyu, Jizao-Xiangnuo, Ameirican Jizao-Jindabang, Shentian 6 and Shentian 7 were medium and can be selectively planted according to their single coefficient. Funian 1 and Huangnuo were of lower comprehensive coefficient. But if the plant target was to achieve higher yield of fresh maize, Funian 1 was variety good choice.
Key words: fresh maize,varieties evaluation, subordinate function,Shenyang area
隨著中國鮮食玉米消費市場和鮮食玉米產業的迅速發展,鮮食玉米生產已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1,2],尤其當前國家正在實施農業“調結構、穩增長、促發展”重大戰略,東北地區普通粒用玉米的種植面積將得到壓縮[3],這為區域鮮食玉米產業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同時,隨著鮮食玉米市場的不斷壯大,對鮮食玉米品種的選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盡管目前中國已將鮮食玉米納入國家玉米品種管理,但是由于玉米品種數量已由20世紀80年代的少數幾個發展到數百個,而且品種種類多樣,生態適應性各異,產品品質參差不齊,選擇適宜的玉米鮮食品種對鮮食玉米產量、產品效益及復種作物選擇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5]。本研究在沈陽地區引進10個鮮食玉米品種,對不同玉米品種的產量和品質進行了系統分析,旨在為沈陽地區鮮食玉米品種選擇和鮮食玉米產業快速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點與方法
試驗于2015年在遼寧省農業科學院沈陽東試驗田進行,試驗共引進10個玉米新品種,分別為沈農金香糯、丹粘早1號、富粘1號、極早香糯、美國極早金大棒、香糯5號、黑粘大棒、黃糯、沈甜6號和沈甜7號,以區域傳統的鮮食玉米品種墾粘1號為對照進行研究。每個品種設3次重復,每個試驗小區面積為40 m2。玉米采用大壟雙行地膜覆蓋種植,大壟壟距為100 cm,種植密度為52 500株/hm2,播種時間為4月13日,播種時施入三元復合肥(N、P2O5、K2O含量均為15%)450 kg/hm2,同時深施尿素(N含量46%)450 kg/hm2。
1.2 調查內容與方法
1.2.1 鮮食玉米產量 根據不同鮮食玉米品種的生長發育狀況,對適宜采收的玉米進行及時測產,測產小區面積為20 m2,單打單收測定不同玉米品種鮮穗產量,每個小區選擇具有代表性的10穗進行室內考種,并用于測定玉米營養品質。
1.2.2 可溶性糖含量 采用蒽酮比色法進行測定[6]。
1.2.3 可溶性蛋白質含量 采用考馬斯亮藍法進行測定[6]。
1.2.4 支鏈淀粉及淀粉總含量測定 采用UV-1750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用雙波長分光光度法測定鮮食玉米中支鏈淀粉和直鏈淀粉含量,并求兩者之和獲得淀粉總含量[7]。
1.3 評價方法
采用聚類函數法對不同玉米的主要性狀指標進行聚類分析[8],計算公式如下:
Xu=(X-Xmin)/(Xmax-Xmin) (1)
Xu=1-(X-Xmin)/(Xmax-Xmin) (2)
式中,Xu為各品種某些指標的隸屬值,X為各品種某些指標的測定值,Xmax和Xmin分別為所有品種此指標的最大測定值和最小測定值。如果性狀指標對玉米品種評價起正效應,用式(1),反之則用式(2)。一般Xu≥0.70為某項指標的高效品種,0.40≤Xu<0.70為某項指標的中效品種,Xu<0.40為某項指標的低效品種。累加各品種各指標的綜合評價隸屬值,可對參試玉米品種主要性狀指標進行綜合評價。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玉米品種產量和生育期比較
不同玉米品種的產量性狀指標和生育期情況見表1。除了沈農金香糯、黃糯和沈甜6號外,其他7個玉米品種穗長均顯著長于CK(墾粘1號)。禿尖丹粘早1號和富粘1號顯著小于CK,沈農金香糯、極早香糯、沈甜6號和沈甜7號與CK差異不顯著,美國極早金大棒、香糯5號、黑粘大棒、黃糯的禿尖長顯著大于CK。極早香糯的穗粗顯著粗于CK,沈農金香糯、丹粘早1號、富粘1號、美國極早金大棒和香糯5號與CK差異不顯著,黑粘大棒、黃糯、沈甜6號、沈甜7號顯著細于CK。極早香糯的行數顯著高于CK,其他品種與CK差異不顯著。丹粘早1號、富粘1號和極早香糯的行粒數顯著高于CK,其他品種與CK差異不顯著。沈農金香糯、富粘1號、美國極早金大棒、香糯5號、沈甜6號和沈甜7號的鮮百粒重與CK差異不顯著,其他品種顯著低于CK。富粘1號、極早香糯、香糯5號和黑粘大棒的鮮穗產量顯著高于CK,美國極早金大棒和黃糯顯著低于CK,其他品種與CK差異不顯著。沈甜6和沈甜7生育期極顯著高于CK,沈農金香糯、丹粘早1號、極早香糯、美國極早金大棒和黑粘大棒的生育期顯著短于CK,其他品種與CK差異不顯著。
2.2 不同玉米品種產量品質比較
不同玉米品種的主要品質指標測定結果見表2。由表2可知,丹粘早1號、沈甜6號和沈甜7號的可溶性糖含量顯著高于CK,香糯5號和黑粘大棒與CK差異不顯著,其他品種顯著低于CK。富粘1號、黃糯和沈甜7號的蛋白質含量與CK差異不顯著,其他品種顯著高于CK;丹粘早1號的淀粉含量顯著高于CK,沈農金香糯和富粘1號顯著低于CK,其他品種與CK差異不顯著。支鏈淀粉含量與玉米的糯性有關,丹粘早1號、極早香糯、美國極早金大棒、香糯5號、黑粘大棒和黃糯的支鏈淀粉含量顯著高于CK,富粘1號顯著低于CK,其他品種與CK差異不顯著。
2.3 不同玉米品種主要指標隸屬值綜合比較
采用隸屬函數法,計算鮮食玉米產量、生育期、可溶性糖、蛋白質含量和支鏈淀粉含量等主要指標的隸屬值(表3)。結果表明,鮮穗產量隸屬系數方面,富粘1號大于0.70,屬于高產品種;墾粘1號(CK)、沈農金香糯、極早香糯、香糯5號、黑粘大棒、沈甜6號和沈甜7號為0.40~0.70,屬于中產品種;丹粘早1號、美國極早金大棒和黃糯低于0.40,屬于低產品種。生育期隸屬系數方面,沈農金香糯、丹粘早1號、極早香糯、美國極早金大棒和黑粘大棒大于0.70,屬于早熟品種;墾粘1號(CK)、富粘1號、香糯5號和黃糯為0.40~0.70,屬于中熟品種;沈甜6號和沈甜7號低于0.40,屬于晚熟品種。可溶性糖含量系數方面,墾粘1號、丹粘早1號、香糯5號、黑粘大棒、沈甜6號和沈甜7號大于0.70,屬于高甜品種;沈農金香糯和美國極早金大棒為0.40~0.70,屬于中甜品種;富粘1號、極早香糯和黃糯低于0.40,屬于低甜度品種。蛋白質含量系數方面,沈農金香糯、丹粘早1號、極早香糯、黑粘大棒和沈甜6號大于0.70,屬于高蛋白品種;美國極早金大棒和香糯5號為0.40~0.70,屬于中蛋白品種;墾粘1號和沈甜7號低于0.40,屬于低蛋白品種。支鏈淀粉含量隸屬系數方面,丹粘早1號、極早香糯、美國極早金大棒、香糯5號、黑粘大棒和黃糯大于0.70,屬于高黏度品種;墾粘1號和沈甜7號為0.40~0.70,屬于中黏度品種;沈農金香糯、富粘1號和沈甜6號低于0.40,屬于低黏度品種。對于不同玉米品種進行綜合評價,玉米品種為丹粘早1號、香糯5號和黑粘大棒的綜合隸屬系數平均值≥0.70,屬于高綜合系數品種;墾粘1號、沈農金香糯、極早香糯、美國極早金大棒、沈甜6號和沈甜7號綜合隸屬系數平均值為0.40~0.70,屬于中等綜合系數品種;富粘1號和黃糯綜合系數較低屬于低綜合系數品種。
3 小結與討論
甜玉米以鮮嫩果穗供食或加工,因此,采收時果穗的外觀品質和適口性是影響鮮食玉米產品銷售的關鍵[1,9]。糖分含量和黏度是影響鮮食玉米口感的重要指標,其次是蛋白質和淀粉含量等[1]。本試驗條件下,外觀品質方面丹粘早1號、富粘1號、極早香糯、美國極早金大棒、香糯5號、黑粘大棒和沈甜7號穗長顯著長于墾粘1號(CK);丹粘早1號和富粘1號禿尖顯著小于CK;極早香糯穗粗顯著粗于CK。適口性及營養品質方面丹粘早1號、沈甜6號和沈甜7號可溶性糖含量顯著高于CK;沈農金香糯、丹粘早1號、極早香糯、美國極早金大棒、香糯5號、黑粘大棒和沈甜6號蛋白質含量顯著高于CK;丹粘早1號、極早香糯、美國極早金大棒、香糯5號、黑粘大棒和黃糯支鏈淀粉含量顯著高于CK。此外,生育期也是玉米品種選擇的重要指標,尤其對下茬作物種類的選擇具有重要影響。試驗中沈農金香糯、丹粘早1號、極早香糯、美國極早金大棒和黑粘大棒生育期短于CK,可為下茬作物創造更多的選擇空間。
隸屬函數法可以對一組玉米品種的各項指標進行相對評價[10],以鮮穗產量、生育期、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質含量和支鏈淀粉含量為主要評價指標,對參試的玉米品種進行了綜合評價。通過評價發現丹粘早1號、香糯5號和黑粘大棒是區域綜合隸屬系數較高的鮮食玉米品種,在區域種植較為理想。墾粘1號、沈農金香糯、極早香糯、美國極早金大棒、沈甜6號和沈甜7號屬于中等隸屬系數品種,需要根據其分項的隸屬系數進行選擇種植,如下茬種植的作物生育期較長則不能選擇沈甜6號和沈甜7號等生育期系數較低的品種。富粘1號和黃糯綜合系數較低屬于低綜合系數品種,但如果種植目標為獲得較高的鮮食玉米產量,也可以選擇種植富粘1號,因為富粘1號是試驗品種中產量最高的鮮食玉米品種。
參考文獻:
[1] 劉立巖.超甜玉米在遼北地區試種及營養成分分析[J].天津農業科學,2011,17(4):144-146.
[2] 郭惠明,王志純,賴倫英.福建甜玉米區試品種產量及農藝性狀分析[J].亞熱帶農業研究,2013,9(2):78-81.
[3] 韓長賦.穩糧增收調結構提質增效轉方式努力推動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在全國農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12月22日)[J].農村工作通訊,2015(1):10-19.
[4] 劉 萍.中國鮮食甜、糯玉米品種試驗產量與品質評價體系的建設[D].江蘇揚州:揚州大學,2007.
[5] 史振聲.鮮食玉米品種品質評價及標準的探討[J].玉米科學,2006,14(6):69-70.
[6] 高俊鳳.植物生理學實驗指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 林美娟,宋江峰,李大婧,等.用雙波長分光光度法測定鮮食玉米中直鏈淀粉和支鏈淀粉含量[J].江西農業學報,2010,22(12):117-119.
[8] 侯志研,孫占祥,鄭家明,等.阜新地區玉米新品種引選及抗旱性評價[J].遼寧農業科學,2007(3):49-51.
[9] 姚志剛,王天宇.冀西北地區優質田玉米品種的評價[J].安徽農業科學,2008,36(22):9436-9438,9440.
[10] 劉三雄,黎用朝,吳 俊,等.應用隸屬函數法綜合評價水稻主栽品種抗旱性的研究[J].農業科學與技術,2015,16(8):1643-1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