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雪芳 顧萍 于雅楠 淮攀



[摘要] 目的 分析2011~2015年衛生保健與服務研究態勢,為我國該學科發展提供參考。 方法 基于Web of Science數據庫,以SCI收錄的18種5年影響因子排名最高的衛生保健與服務學科期刊在時間跨度為2011年1月1日~2015年5月21日內刊載的文章為研究對象,利用Microsoft Excel、CiteSpace等軟件分析檢索結果。 結果 2011年以來衛生保健服務研究文獻發表數量呈上升趨勢,加拿大、德國和瑞士在該領域的研究比較突出,最新研究熱點主要是生命質量、衛生保健等。 結論 衛生保健與服務研究內容涵蓋范圍寬泛,生命質量一直是熱點內容,初級醫療、醫學教育的相關研究明顯增加;我國在該領域的研究有所提升,但應注重質與量的同步發展。
[關鍵詞] 衛生保健與服務;知識圖譜;ISI Web of Science;影響因子
[中圖分類號] R19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6)02(b)-0046-05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health care sciences and services based on mapping knowledge domain
HE Xuefang1 GU Ping2 YU Ya'nan1 HUAI Pan1
1.Faculty of Humanities and Management,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510515, China; 2.Library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51051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trend of health care sciences and services (HRSS) from 2011 to 2015,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 of this subject in China. Methods The literatures in 18 journals included in SCI according to 5-year impact factor ranking top in the field of HRSS from 1 January 2011 to 21 May 2015 were chosen as samples, and were analyzed by Microsoft Excel and CiteSpace. Results The annual number of publication of the subject increased steadily. Canada, Germany and Switzerland played a leading role in this field. Quality of life, health care and so on were the research hotspots. Conclusion HRSS covers broad contents, quality of life has been hotspots for years, and the numbers of researches about primary care and medical-education is increasing. Research level in China has been enhanced and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studies.
[Key words] Health care sciences and services; Mapping knowledge domain; ISI Web of Science; Impact factors
隨著人民群眾對醫療衛生服務的要求逐步提高,衛生事業成了國家和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改革焦點,醫療服務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國計民生,事關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成效[1-2]。為了解國際上衛生保健與服務(HEALTH CARE SCIENCES & SERVICES)學科的發展動態和趨勢,本文從文獻計量及圖譜分析視角,對該學科2011年1月1日以來的相關文獻進行分析,揭示研究熱點與動向,以期對國內相關領域的研究有所裨益。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ISI Web of Science引文數據庫中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引文索引)作為數據源。期刊影響因子采用ISI Web of Knowledge JCR的最新數據(2015-05-21)。
1.2 檢索策略
進入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簡稱JCR,期刊引用報告),選擇按學科瀏覽期刊,找出“HEALTH CARE SCIENCES & SERVICES”(衛生保健與服務學科),選擇按5年(2011~2015年)影響因子排序,獲得86種期刊。根據二八定律[3]認為前20%(18種)為高影響力期刊,見表1。
進入Web of Science平臺,選擇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引文索引),進入高級檢索,輸入檢索式:IS=(0887-378X OR 0895-4356 OR 1438-8871 OR 1366-5278 OR 0278-2715 OR 1067-5027 OR 1748-5908 OR 0308-0110 OR 0884-8734 OR 0025-7079 OR 0268-1080 OR 1040-2446 OR 1077-5587 OR 0269-2163 OR 1170-7690 OR 2044-5415 OR 0962-9343 OR 0885-3924),時間跨度:2011年1月1日~2015年5月21日,文獻類型:Articles,檢索得到10 280條結果。
表1 SCI數據庫收錄的衛生保健與服務學科高影響力期刊
1.3 分析方法
利用Web of Science自帶的Analyze系統[4]對檢索結果中的時間、國家/地區分布、作者發文量等方面進行分析,利用軟件Microsoft Excel進行數據導入及整理分析。利用軟件Citespace分析研究熱點、知識前沿、知識基礎等,節點類型使用關鍵詞、參考文獻、突變專業術語等,閾值根據需求選擇top10/50 per slice,主題詞選擇標題、摘要、關鍵詞。
2 結果
2.1 基本特征分析
2.1.1 論文產出量 文獻數量年度分布趨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定時期內某主題的研究水平和發展狀況[5]。所選期刊2011年以來每年文章數目及所占百分比見圖1,因數據提取日期為2015年5月21日,故暫不能認為2015年文章數量有下滑。
2.1.2 區域分布及被引頻次分析 所有檢出文章來源于130個國家/地區,按總發文量排序,美國排名第1,參與發文6106篇,占總發文量的59.4%;中國大陸排名13,發文157篇,占總發文量的1.53%;中國臺灣排名16,發文115篇,占總發文量的1.53%。雖然SCI是美國出版的檢索系統,在期刊收錄方面有著不可避免的國家傾向性而導致美國期刊比其他國家多,但造成收錄期刊的集中性分布的最主要原因還是國家的科技研究力量[6]。
論文篇均被引頻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其論文的學術價值[7],故對發文量排名前10位的國家/地區(排除重復后合計9280篇,占總量90.27%以上)的被引頻次進行分析。各地發表論文篇均被引次數均高于平均水平(5.71次);同比篇數排名,篇均被引排名上升最多的是西班牙(8位)和瑞士(7位),下降最多的是美國(8位)和英格蘭(6位)。綜合篇數、篇均被引的排名結果見表2,其中,加拿大、德國、瑞士位居前3位。
表2 發文量前10位的國家/地區發文綜合排名
注:排名差值=篇數排名-篇均被引排名;符號“-”表示名次下降
2.1.3 高影響力作者分析 發文量及被引頻次分別從數量和質量方面反映作者的科研生產力及學術影響力[8]。h指數表明一個作者至多有h篇論文被引用了至少h次,h指數越高,則其影響力越大[9-10]。此外,根據普賴斯定律:核心作者的最低發文量(m)計算公式為m=0.749(nmax)1/2,其中,nmax為核心作者中最高產作者所發論文數量[11]。綜合以上,本文中,定義高影響力作者為在國際高影響因子的衛生保健與服務學科期刊上發表論文數量較多、被引頻次較高的核心作者。
根據檢索結果計算出m≈6,即發文6篇以上的作者為衛生保健與服務學科的核心作者,篩選排序后,因第9名與之后的差距很小,故分析前8名核心作者。文獻共計286篇,總被引3943次,平均被引13.79次。
由表3可見,篇均被引次數高于平均水平的只有Schuenemann,Holger J,遠超其他作者。較之篇數排名,篇均被引、h指數、單篇文章最高被引次數3項指標排名上升最多的均是Schuenemann,Holger J。表3中分別從篇均被引與篇數、h指數與篇數、單篇文章最高被引次數與篇數3組排名差值對各核心作者的名次變動進行了分析,最后綜合以上所有排名進行排序,認為Bates,David W,Schuenemann,Holger J等在衛生保健與服務學科領域的研究更為突出。
2.2 衛生保健與服務學科研究趨勢分析
2.2.1高頻關鍵詞分析 高頻詞匯是表達文獻主題概念的自然語言詞匯,一個學術研究領域較長時域內大量學術研究成果的高頻詞匯的集合,可以揭示研究成果的總體內容特征、研究內容之間的內在聯系、學術的研究前沿發展趨勢等[12]。本文利用詞頻分析法分析文獻題錄中的關鍵詞/主題詞重復出現的頻次,并借用信息可視化的方式表現頻次大小,從而確定2011年以來衛生保健與服務學科的研究熱點。
將檢索結果導入CiteSpace,設置參數值后,選擇探索關鍵路徑的路徑算法(pathfinder),得到高頻關鍵詞知識圖譜及高頻詞列表,按中心性排序后選取熱點詞中排名靠前的關鍵詞,合并意義相同者、剔除無意義者,可見衛生保健與服務學科研究內容寬泛,分支較多,因此研究熱點的范圍也較分散[13],其中,生命質量、衛生保健等關鍵詞出現頻率最高;醫學教育、醫師本身的研究也較熱門;驗證性研究在方法研究中使用最多。見表4。
2.2.2 知識前沿分析 CiteSpace系統通過對Burst Terms的提取,可以獲得該研究主題這段時間內頻次改變劇烈的主題術語,即該研究主題的新趨勢和新熱點[14]。將檢出結果導入CiteSpace系統,通過相應設置,運行獲得2011~2015年衛生保健與服務學研究前沿術語表,選取頻次排名靠前的關鍵詞,發現2011年至今出現頻次最高的術語有生命質量(quality-of-life)、社區醫療(primary care)以及醫學教育(medical-education)。
顯示類型選擇time zone,合并意義相同者,剔除無意義者,生成衛生保健與服務學知識前沿時區圖譜(圖2),包括72個關鍵突變節點,其中2015年7個,2014年6個,2013年4個,2012年5個,2011年50個。可見,2011年至今該學科突變詞匯逐漸減少,新的研究熱點較少出現,而患者生命質量一直是熱點內容,這可能與生命質量的測量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健康狀況[15]相關。
綜上,衛生保健與服務學在2011年處于萌發發展階段,大多高頻關鍵詞都出現于這一時期,文章被引頻次也較高;2012年高頻詞驟然減少,且被引頻次較2011年相差很大;2013~2015年新的高頻詞匯數量未有上升,可見,自2012年起該學科發展緩慢,未來研究方向亟待探索。
2.2.3 共引文獻分析 如果一篇文獻同時引用兩篇不同的文獻,則認為這兩篇文獻存在共被引關系[16]。文獻共引分析是將一個學科領域的文獻以研究方向來分類,這些被引文獻則構成該領域的知識基礎[17]。進入CiteSpace,閾值選擇top10 per slice,節點類型選擇參考文獻(Cited Reference),運行生成合并了知識前沿和知識基礎的網絡知識圖譜,見圖3。
圖譜由26個節點、10條線構成,每個節點代表一篇文獻,節點大小與被引頻次成正比,節點的年輪代表文獻的出現時間,色調代表文獻出現時間由遠及近。26個節點文章中,剔除3篇不相關文獻,剩余23篇中:方法學研究7篇,其中,統計學方法研究2篇,心理學方法研究1篇,疾病分類/測量研究4篇;量表研究6篇,有健康量表、抑郁量表、生活質量量表、質量標準量表等;健康管理信息化研究4篇,包括健康管理電子平臺使用和病案管理等;政策研究3篇,包括2篇美國醫學會的衛生政策,1篇衛生服務研究成果付諸實踐計劃;系統評價2篇,分別為信息化管理對醫藥費用的影響及創新擴散理論在服務組織中應用效果的評價;醫療服務質量研究1篇。
3 討論
從文中統計結果來看,國際范圍內衛生保健服務學科高影響因子論文產量呈現出穩定且緩步上升趨勢。高影響力國家方面,美國、加拿大、德國瑞士等在該學科區域的研究水平相對領先。中國大陸發文量排名第13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國關于衛生保健服務的研究有所增加。
采用突變檢測法分析2011~2015年突變詞匯后,發現衛生保健與服務學科2011年的突變詞匯數量較多,2012年以后有所減少且被引次數大幅降低,提示2012年以來該學科處于穩定發展期,突破較小。依照前文對高頻詞匯的分析結果,生命質量、衛生保健、理論成果轉化效果、醫學教育等為研究熱點,臨終關懷和心理健康也逐漸上升到熱點領域,這與衛生保健服務學科一直堅持的人文關懷,以及近年來醫院堅持質量至上、打造高效體系的理念[18-20]相一致。
綜上,衛生保健與服務研究內容涵蓋范圍寬泛,生命質量一直是研究熱點,初級醫療、醫學教育的相關研究明顯增加;我國近年來在該領域的研究有所提升,應注重質與量的同步發展。
[參考文獻]
[1] 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N].中國中醫藥報,2015-02-04(3).
[2] 賈媛,蔣小華,薛迪,等.政府補償與監管機制改革對醫療服務的影響分析[J].中國醫院管理,2014,34(1):15-19.
[3] Egghe L. ON THE 80/20 RULE [J]. Scientometrics,1986, 10(1-2):55-68.
[4] 阮偉娟.ISI Web of Science數據庫檢索系統淺析[J].現代情報,2006,(12):127-128,130.
[5] 李陽,許培揚.基于文獻計量分析的國內病案管理現狀研究[J].醫學信息學雜志,2013,34(10):59-63.
[6] 于媛.期刊國際化與中國科技期刊發展研究[D].北京:中國科學院,2004.
[7] 蘇芳荔.科研合作對期刊論文被引頻次的影響[J].圖書情報工作,2011,55(10):144-148.
[8] 邱均平,溫芳芳.近五年來圖書情報學研究熱點與前沿的可視化分析——基于13種高影響力外文源刊的計量研究[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1,37(2):51-60.
[9] Hirsch JE. An index to quantify an individual's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 [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05,102(46):16569-16572.
[10] Kelly CD,Jennions. The h index and career assessment by numbers [J].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2006,21(4):167-170.
[11] 史會梅,朱燕波.近10年成本-效用分析中EQ-5D與SF-6D應用現狀的文獻計量研究:基于PubMed數據庫[J].中國衛生經濟,2014,33(3):12-15.
[12] 楊峰.知識域可視化研究[J].情報雜志,2007,26(6):82-84.
[13] Yao Q,Lyu P,Yang L,et al. Current performance and future trends in health care sciences and services research [J]. Scientometrics,2014,101(1):751-779.
[14] 曹洪欣,蔡海英,王俠,等.2001-2010年國際臨床路徑研究的文獻計量學分析[J].中國醫院管理,2013,33(4):63-65.
[15] 官海靜,劉國恩.中國四地城鄉居民生命質量的比較分析[J].中國衛生經濟,2015,34(2):5-12.
[16] 邱均平,呂紅.近五年國際圖書情報學研究熱點、前沿及其知識基礎——基于17種外文期刊知識圖譜的可視化分析[J].圖書情報知識,2013,(3):4-15.
[17] 姜道奎.《科學學研究》研究熱點及其知識基礎分析[J].圖書情報工作網刊,2012,(1):40-49.
[18] 張麗,宋雅萍,宋世寧.醫院式養老模式病房的建立與實施[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06,20(8):70-72.
[19] 蔡華勤.提升文化軟實力,推進醫院高質量跨越式發展[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09,16(2):119-120.
[20] 趙衛群,俞方.建立高效良性的預算管理體系以促進醫院發展[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2,18(5):39-40.
(收稿日期:2015-11-02 本文編輯:程 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