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虎際遺留下來的吊腳樓,大都建于清末。在山腳下的村口抬頭仰望,遠遠就能看到貼崖而建的層層木樓。

老虎際依山而建,村民們靠山吃山,茶油是這里的特產。勾起童年記憶的水車吱呀吱呀地轉動,光聽聲音就好像已經聞到旁邊榨油坊中飄出的香味。

藏在深山中的古寨顯得靜謐、安詳,不甘寂寞的翠鳥用一聲啼鳴將這片沉靜打破,反復回蕩在山谷中的清脆聲是老虎際給它的回應。

這些吊腳樓擇高而蓋,一般分為兩層,下層懸空部分用二至五根直木支撐。順著由石板鋪成的臺階拾級而上,恍然以為來到了西南苗寨。

這塊狀如一位彌勒坐佛笑看人間的巨大山石,是老虎際的天然時鐘。山石中心仿佛被人劈成心的形狀,心形中間的兩條裂縫恰好形成了時針和分針的模樣。每天中午12點,心形上的兩個陰影就會重合,村里的人們看它就能判斷時辰。

偶有畫家或美術學院的學生來此作畫,將老虎際的獨一無二用畫筆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