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紅 張麗韶 陳映瓊 李曉蓮
?
職業認同感對低年資護士培訓的影響
張紅張麗韶陳映瓊李曉蓮
目的:探討職業認同感對低年資護士培訓的影響,讓護士充分認識到護理工作的重要性。方法:選取我市2014年某三級甲等醫院入職的142名低年資護士為研究對象,隨機等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給予??婆嘤?;觀察組在此基礎上依據護士職業認同評定量表,對其職業認同感進行評估并培訓。3個月后觀察分析兩組低年資護士在臨床護理工作能力、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成績。結果:經過比較,觀察組低年資護士在專業技術水平、護理觀察能力、健康教育能力、應急能力、交流溝通能力、感染防護能力以及規避糾紛能力等7大能力方面的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低年資護士在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成績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職業認同感對低年資護士培訓產生重要的影響,職業認同水平高的低年資護士經過專業培訓,其臨床護理能力較高,專業理論知識與技能扎實。
職業認同感;低年資護士;培訓;影響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6.10.039
職業認同感指個體對所從事職業的目標、社會價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低年資護理人員對其職業行為傾向的心理狀態直接影響其工作態度[1]。近幾年來,護理人員的短缺、護士的工作壓力、職業倦怠以及職業認同感已經成為全球性的衛生問題[1]。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及老齡化社會的加劇,人們對健康的要求越來越高,這都離不開護理人員的辛苦工作。國內多數作者研究發現[2],低年資護士的職業認同感對護士的專業能力、理論知識、避糾紛能力等工作產生重要的影響。但是,很少有文獻對職業認同水平的高低對低年資護士培訓的影響進行研究。故本文作者就這一課題進行探究,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對我市2014年某三級甲等醫院入職的142名低年資護士為研究對象,男12名,女129名。年齡22~25歲,平均年齡(23.50±1.40)歲。工作年限0.8~1.2年,平均工作年限(1.0±0.2)年。學歷本科126名,大專16名。隨機將患者等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護理人員性別、年齡、工作年限以及學歷等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培訓方法兩組均給予??婆嘤?,內容包括疾病知識、護患溝通、搶救技能、基礎護理等。具體分為兩個階段[3]:第一階段為科室輪轉,掌握各個科室的基護理論、基護操作,熟悉外科工作流程和基本知識技能,具體如下:培訓教育主要由護理部主任分管,組織護士長或資深教師授課,每月授課2~3次,各個護理單元護士長結合臨床實際情況進行現場指導,使理論實踐與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定期考核,及時鞏固低年資護士的學習狀況。第二階段以培訓??苹A技能為主,并且注重培養護士的教學、管理以及科研等方面能力,具體如下:針對基礎技能,由護理部主任任組長,技術操作過硬的護士長任成員,成立培訓小組。每月由小組成員對低年資護士進行1項操作的集中培訓并考核。帶教老師結合臨床操作對輪轉護士進行實地指導訓練,出科之前由帶教老師、護士長考核,作為出科的一項指標。
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對所有低年資護士予以職業認同感培訓,具體措施如下:通過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查閱護士職業認同感相關資料,將其總結歸納為護士工作的把握感、有意義感、自我效能感、自我決定感幾個重要相關因素,然后對觀察組每位護士的相關情況進行總結分析,確定其應該重點改善的方面。對屬于患者對護士工作的意義認知存在問題的,了解護士的真正想法,予以針對性的指導,提升護理人員對護士工作的崇高性、人道主義精神及人類健康的貢獻方面的認識。對自身的效能、能力等方面缺乏自信者應提供多渠道接受教育培訓方面的知識,以及醫院方面對護士自身專業素養提升的政策指導,使護士積極提升自身專業素養等。對于情緒調節方面存在問題的護士,通過組織大家感興趣的集體活動,同時指導護士與患者共同交流的方法,提升護士的工作快樂感,調節其積極情緒,提高低年資護士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
1.3觀察指標3個月后分析兩組低年資護士在臨床護理工作能力,比較兩組低年資護士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成績的高低。臨床護理工作能力[4]:采用Norman等提出的包括臨床技能、知識和理解能力、人際能力、解決問題和臨床判斷能力、技術能力等幾方面的評價體系。經過研究,確定專業技術水平、護理觀察能力、健康教育能力、應急能力、交流溝通能力、感染防護能力以及規避糾紛能力等7大能力,按照客觀結構式臨床檢測方法編制試卷,成績100分制。經專家檢驗,該試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成績:相關專家編制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試卷,對兩組低年資護士進行考核,滿分均為100分。
1.4統計學處理數據處理軟件包為SPSS 16.0,計量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t檢驗或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兩組低年資護士臨床護理工作能力的比較(表1)

表1 兩組低年資護士臨床護理工作能力的比較(分,±s)
注:1)為t′值,2)為t值
2.2兩組低年資護士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成績的比較(表2)

表2 兩組低年資護士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成績的比較(分,±s)
注:1)為t′值,2)為t值
目前,護士的工作壓力大、對工作的倦怠等問題日益突出,已經成為臨床上常見的衛生問題。因此,護士人員的離職率有逐年升高的趨勢。上海市2005年召開的護理工作會議透露,該市5年來流失護士人數達總量的12.8%,有39.28%的護士想改行,有13.3%的護士持觀望狀態,這一數據說明了護士人員對本職工作的認同在明顯降低[5-6]。積極的職業認同感有助于提高護士的工作滿意度,減少其離職傾向。因此,護士職業認同水平對護理工作的影響以及對低年資護士工作培訓的影響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職業是指有勞動能力的人為生活所得而發揮個人能力、為社會做貢獻的連續活動,通常包括5個特性,即經濟性、技術性、社會性、倫理性和連續性[7],可解釋為一套成為模式的、與特殊工作經驗有關的人群關系。職業認同感,是一個心理學概念,是指個體對于所從事職業的目標、社會價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與社會對該職業的評價及期望的一致,即個人對他人或群體的有關職業方面的看法、認識完全贊同或認可[8]。護士的職業認知是護士對護理專業的目的、意義及作用的看法,對護理工作的理解、信念和擁有護理及相關學科的知識等[9]。護士作為護理事業的主體和生力軍,其職業態度和行為決定著將來護理事業的發展前景,影響著未來護理服務水平的高低,影響著公眾的衛生健康狀況。護士職業認同可分為穩定性高、積極主動的高度職業認同的護士群體與穩定性較低、消極的低度職業認同的護士群體兩大類。具有較高職業認同感的護士認為護理工作不僅是一種事業來,更是一種造福大眾、自我超越和價值實現的過程,這樣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護理工作當中去,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強化專業技能,做一名合格的護理人員[10]。相反,職業認同感較低的護士,認為護理工作僅是一個工作,不僅收入低,而且工作環境差,并且護患關系緊張,具有較大的壓力。筆者研究職業認同感對低年資護士培訓的影響發現,護理職業認同水平高的,表1結果顯示,低年資護士人員經過專業培訓,其專業技術水平、護理觀察能力、健康教育能力、應急能力、交流溝通能力、感染防護能力以及規避糾紛能力等7大能力的評分較對照組高,具有明顯差異(P<0.05),這說明了護理職業認同感能夠影響低年資護士的培訓工作。表2結果顯示,觀察組低年資護士的在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成績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進一步說明了較高的職業認同感的護士人員,其專業知識以及專業技能水平高。
[1]曹曉翼,劉曉虹.護士職業認同及其干預策略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2):181-183.
[2]張春梅,陳晶,朱慧芬,等.護士職業認同的現狀及其特點研究[J].中國醫院,2010,14(9):31-34.
[3]方漢萍,田薇,劉洪娟.??苹嘤栐诘湍曩Y護士培訓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3,28(8):89-90.
[4]吳妙桓,郭劍虹,鄭瑞琪,等.PDCA循環管理法在急診科低年資護士培訓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18):81-84.
[5]劉鳳榮,吳軍玲,李潤英,等.分層管理模式下低年資護士職業認同感的現況調查[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3,16(5):833-835.
[6]Leanne S,Johnson M,Rhonda G,et,al.Causal modeling of self-con-cept,job satisfaction,and retention of nurs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2008,45(10):1449-1459.
[7]郭曉娟,許勤.低年資護士職業價值觀及其影響因素調查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09,5(12):72-75.
[8]黃敏,祁冰,李厚成,等.護士職業認同感影響因素分析[J].海軍醫學雜志,2013,34(6):419-420.
[9]宗慧霞,姜蓉夢,沈玲.護士職業認同感影響因素的研究進展[J].上海護理,2011,11(6):60-63.
[10]龔滿英,黃遠泉,李先榮.深圳市社區護士職業認同及工作壓力對職業倦怠的影響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3,13(1):1-2.
(本文編輯馮曉倩)
Influence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on junior nurse training
ZHANG Hong,ZHANG Li-shao,CHEN Ying-qiong,et al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tou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 Shantou515041)
Objective:To discuss influence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on junior nurse training and to allow nurses to fully recognize the importance of nursing. Methods: Selected 142 junior nurses who started working in a Third-level Class A hospital in our city in 2014, as study o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them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qually. Control group nurses received specialty training, while on the basis of specialty training, observation group nurses were assessed on and trained to improve professional identity, according to their professional identity assessment scales. After three months, observed and analyzed scores on clinical nursing ability,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ofessional skill of junior nurses from both groups. Results: By Comparison, observation group nurses got obviously higher scores than control group students on the 7 major abilities, including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and ability, observation ability, health education ability, emergency ability, communication ability, infection protection ability and dispute avoidance ability.The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s(P<0.05);junior nurses from observation group got obviously better scores on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than control group nurses. The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s (P<0.05).Conclusion: Professional identity exerts critical influence on junior nurse training. Junior nurses would acquire better clinical nursing ability and solid professional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skills through training if they have high professional identity.
Professional identity;Junior nurse;Training;Impact
515041汕頭市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張紅:女,本科,副主任護師
2015-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