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伯林(鶴山市第一中學廣東鶴山529700)
淺析我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存在主要問題
□周伯林(鶴山市第一中學廣東鶴山529700)
足球運動是當代世界的第一大運動項目,縱觀世界各足球強國的足球運動發展迅速,模式成熟,其中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鑒的經驗,而我國的足球運動發展卻很不樂觀。我國的校園足球已經發展多年,同時也積累了很多的經驗,但是一直萎靡不振,我國原有的青少年足球發展模式不能改變我國足球水平落后的現實。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歸納分析法,對我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中所存在問題進行簡要的歸納分析,以便于在我國校園足球新形勢下找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青少年校園足球問題
2009年4月,國家體育總局與教育部聯合啟動了校園足球活動。經過多年的發展,校園足球取得了一定成績,開展校園足球聯賽的學校達到6326所,注冊人數191766人,吸引了2700504名學生走出教室,走進綠茵場地。2014年10月20日由國務院下發的,《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46號文件正式發布(以下簡稱為若干意見)《若干意見》最核心的內容就是將《金牌體育》轉向《全民體育》,將“全民體育”上升為國家戰略。《若干意見》強調大力推廣校園足球,將青少年足球的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一經發布便引起了社會各界強大反響。2015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其中專門針對校園足球的發展和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養提出了諸多改革要求。
1.1、管理機構設置現狀
“校園足球活動”的管理由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成立的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來完成,領導小組成員為體育部門和教育部門的中高層人士。領導小組的主要職責有兩點:一是負責領導“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指導、部署和協調各項專項行動;二是定期檢查各地區、各部門的工作進展情況,及時向體育總局和教育部報告“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的重大事項。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以便更好地開展日常工作。各“校園足球”布局城市也根據國家的機構設置,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和下設辦公室。

1.2、我國校園足球的資源配置現狀
校園足球的發展需要各種資源,涉及到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以及體育系統內部等多個層面,它們構成了龐雜的校園足球資源系統。世界各國體育發展的歷史和現實表明,體育發展動力絕非由某種單一資源提供,而是體育資源系統整體功能的整合效應。對于校園足球的發展同樣如此。當今正迎來我國校園足球的春天,各級系統對足球資源的投入正成穩步上升階段。
1.3、校園足球人力資源現狀
人力資源對校園足球發展起到關鍵性的影響作用。校園足球是人類的一種實踐活動,人就必然成為校園足球的主體,而人力資源系統也就必然處于校園足球資源系統的核心層次。校園足球發展的人力資源主要包括各級領導及相關管理人員、學校校長、足球教師(教練員)等。為了保證校園足球活動的規范有序,提高組織化水平,全國校足辦部署對布局城市校園足球業務管理干部、定點學校校長以及學校體育教師進行集中的業務培訓。
1.4、我國校園足球開展的場地現狀
校園足球自啟動以來,布局城市和定點學校體育場地情況是各部門關注的焦點,如《通知》中明確提出要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定點學校的體育場地,定點學校應該優先選擇具備足球教學、訓練、比賽的場地條件的學校;《青少年足球十二五發展規劃(草案)》中也提出了每年為全國學校增加100片足球場地的任務。
2.1、足球人口相對較少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但卻是一個足球小國。說“小”,是因為中國足球人口相對較少。據相關報道,中國足協注冊球員只有8000余人。我國人口基數相當龐大,為什么足球人口那么少呢?這主要是因為足球運動的保障落實不到位。練習足球需要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在那個階段如果因練習足球而耽誤了文化課程,那么如果在未來的時候,這些足球運動員未能從事職業足球,在缺乏制度保障、社會保障的今天,這些運動員很可能將無法獨立生存。此外,中國足球人口之所以少,與缺乏足球環境也有著直接的關系。相比足球,在中國中小學校里,籃球、乒乓球、羽毛球普及力度非常廣,學生基礎也比較扎實,而足球運動則開展得比較少,這可能與足球運動的激烈性、足球場地的廣闊性、足球對身體素質的嚴格性等息息相關。中小學校在開展體育運動時,受制于經費、師資等難以有效地開展足球運動,廣大家長擔心孩子踢足球會影響身體發育、影響學習成績等,也直接限制了中國足球人口的增漲。
2.2、全國性質的足球聯賽機制不健全
目前國內的聯賽機制并不健全,目前相對比較健全的聯賽僅僅有中超、中甲、中乙,缺乏下一級的聯賽機制,這使得中國足球無法通過層層的聯賽機制篩選優秀的球員。我們現在缺乏的是足球運動員的舞臺,更遑論挑選球員了。在我們國家,各個大學受制于區域限制,在體育運動的交流上只有全運會一項相對重大的賽事,而在這種賽事中,仍以田徑、小球類等運動為主,足球運動并不被重視。缺乏統一機制的賽事競爭體系,自然難以有效地提升足球人口數量,難以發揮校園足球人才培養的目標。
足球是一個周期性的運動,如果沒有從現在的少年一代開始培養訓練,那么十幾年后,幾十年后的中國足球和現在沒什么大不同,這一點從之前的北京一所學校足球隊和俄羅斯少年隊的比賽就能看出端倪,都不是職業的,都是少年,但是人家的孩子有足夠的自由活動的時間,而我們的孩子除了上課晚上就是各種補習班。中國家長專注于孩子的勢力教育,認為上學期間踢足球是玩物喪志的表現,國內“足球從娃娃抓起”的氣氛不濃烈。
4.1、來自學校方面的障礙
《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實施方案》中指出,足球運動是一種肢體碰觸頻繁、身體對抗力強的運動。因此,在開展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中,對安全的防御和對意外事故的處理是不可小視的。校園足球活動要在提高安全意識做好安全防護,將安全隱患最小化的基礎上開展。作為學校來說,能否將足球引進校園需要考慮的問題有很多。首先是經費問題。既然是足球活動,那么勢必要有一套好的訓練設備和場地。作為一所普通的中小學或者高中來說每年的教育經費都是定額的,而需要用到錢的地方又很多,如何來分配這有限的經費來完成更多的事情呢?這是讓許多校方領導頭疼的事情。更可悲的是許多學校還以人多場地小為理由,明確規定不準在校園踢球。因綜合國力和對教育的投入問題,我國各級各類學校能根據在校生人數配備體育場地和設施的是少之又少。因此經費問題往往成為了阻礙足球走進校園的“第一殺手”。其次就是安全問題。學校既然鼓勵學生參與校園足球的活動,那么勢必也承擔著許多風險。首當其沖的是學生的人身安全。足球是一種有很強的身體對抗性、激烈的體育運動項目。在訓練和比賽的過程中難免會有學生出現摔傷、磕絆或者身體對抗帶來的損傷。在家長看來學校必須要承擔這些風險帶來的損失,而學校方面定會覺得很委屈。所以校方的管理者往往抱著“敬之千里”的心態,干脆不給自己找麻煩了。在這個思想認知層面上,校園足球往往也被扼殺與搖籃中。
4.2、來自學生自身的障礙
足球運動是一項集體體育項目,既有對抗,又有合作,通過足球活動可以培養學生堅毅、頑強的意志品質和團結協作的合作精神。開展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青少年學生是主體,要吸引廣大青少年學生參與到足球活動中來,形成青少年熱愛足球、積極參與的良好風氣。單純的從參加體育活動來說學生是很感興趣也很愿意積極參加的,尤其是像足球這種競技性很強,場面激烈的活動更具吸引力。但是伴隨著學段的提升,學生們肩上所承受的來自文化課的課業任務也越來越重了,他們往往被這些無止境的作業、練習、測試等搞得喘不過氣來。況且學生每天呆在學校里的時間都是固定的,這時候他們哪還有閑暇的時間去搞那些在文化課老師看來“無用”的活動呢?此時,讀訓的矛盾擺在學生眼前。迫于家長、老師的壓力,尤其是學生自身的升學壓力,他們只好“棄訓從讀”了。校園足球勢必也會面臨著缺乏生源的窘境。而更有些學校為了自己的名聲和經濟利益不擇手段地占用學生的休息和娛樂時間,早上課、晚放學,甚至把學生的寒、暑假都用來補課。家庭擠、教師占,學生哪里還有時間和精力來參加體育活動呢?更別說參加足球訓練了。
4.3、來自家長方面的障礙
進入21世紀,國家一直在倡導素質教育,在不松懈對學生德、智方面教育的同時,尤其強調對學生的體、美、勞等方面的創新性教育,強調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人為本,尊重個性成長。但是在現有的招生考試的教育政策環境下,學業成績依然是評價一個學生的優與劣的主要標準。因此,絕大多數的學生家長認為,學生在學校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好文化課。做父母的都希望子女好好讀書,以便將來能考取大學,找一份收入的穩定工作。學生往往在家長思想的左右下略有不情愿的割舍了自己的喜好。
4.4、來自師資方面的壓力
學校足球師資短缺和水平不高的問題仍較為突出。足球教師是校園足球活動最直接的組織者、宣講者,是孩子們足球知識和技能的啟蒙者。因此,應該具有系統的足球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以及較高的足球技術水平。具體而言,首先,他們應該能夠初步了解青少年身心發展特點,基本掌握足球教學、訓練及競賽的基本理論;其次,應該具有較好動作示范能力,尤其對于可塑性極強的少年兒童來說,使他們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以及掌握規范的技術動作對于其身體發育、足球技術的提高都非常重要;再次,他們應具備豐富多彩的足球活動的組織能力,如群體性學生活動、課余足球訓練和競賽等。可以說,足球教師對于校園足球的順利推進和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4.5、來自校園足球辦公室的障礙
從教育部門方面來說,校園足球的參與者主要指體育教育專項辦公室。體育教育專項辦公室并沒有將校園足球作為一種國家課程在全國的中小學校統一推廣開來。校園足球一直作為一種“選做題”的身份存在著,亦或者時說是主觀選擇題。這樣一道沒有硬性指標的題目,很多學校的選擇是否定的。體育教育專項辦公室可以說是決定校園足球這艘大船的能否啟航的關鍵,體育教育專項辦公室沒能大張旗鼓、興致勃勃的揚起帆掌舵,下面的實施部門———各級各類學校,怎么能啟航遠行呢?
伴隨著國家教育教學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伴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對素質教育的熱切呼喚,我們的體育教育專項辦公室等國家體育教育最高部門,應該更全面的發揮其組織協調能力,全面部署,營造適應校園足球推廣的群眾輿論,并試著讓校園足球能夠和籃球、乒乓球等在日常的體育教學中多架馬車齊驅并進。只有這樣才能喚起包括學校、社會和家庭等多維度、多視角的共鳴,只有這樣我們的校園足球才有一個和諧的推廣環境和政策向導。當然,讓校園足球進入校園必修課程行列并非一紙文書就能決定的。這其中涉及到的很多問題是需要慢慢研究和探討的。我們應該考慮的是如何期待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成為校園足球的受益者。
綜上所述,我國校園足球活動所存在的問題是多方面的,若想發展我國的足球運動,首先要抓的是青少年,而抓青少年就要從抓校園足球開始。故我國的足球要發展,首要的問題就是解決校園足球活動所面臨的問題。而我國的校園足球活動所面臨的問題不是單方面的,我們現在要做的第一要務就是改變國人的傳統觀念,觀念轉變了,其他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1]侯學華.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價值定位與推廣策略研究:[博士學位論文][D].北京體育大學,2011.
[2]李衛東.青少年校園足球競賽體系發展模式的構建[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3,47(2).
[3]李雪偉.上海市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競賽研究:[碩士學位論文][D].上海體育學院,2011.
[4]張輝,張廷安.我國布局城市校園足球競賽體系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2,35(10).
[5]田一丁.中德青少年足球培養體系對比研究:[碩士學位論文][D].東北師范大學,2011.
[6]國景濤.中德青少年足球人才培養模式的比較研究:[碩士學位論文][D].山東師范大學,2011.
[7]任春剛.世界主要足球強國后備人才培養模式及啟示[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1,30(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8902-(2016)-09-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