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妮 姜少英 張 東(.沈陽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0級遼寧沈陽00;.沈陽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學院遼寧沈陽00;.西豐縣第一中學遼寧鐵嶺400)
花樣跳繩對鐵嶺市西豐縣小學生體質影響的實驗研究
□王丹妮1姜少英2張東3(1.沈陽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2012級遼寧沈陽110102;2.沈陽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學院遼寧沈陽110102;3.西豐縣第一中學遼寧鐵嶺112400)
本文通過教學實驗法、文獻資料法、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研究花樣跳繩對西豐縣東方紅小學學生體質的影響情況。旨在通過對西豐縣東方紅小學進行花樣跳繩教學實驗,從而了解花樣跳繩對學生身體發展的重要性。研究結果如下:花樣跳繩運動對學生的跳躍能力促進效果顯著;花樣跳繩對發展學生的柔韌素質有著明顯的促進作用;花樣跳繩運動對發展學生的耐力素質有著明顯的促進作用;花樣跳繩運動對發展學生速度素質的促進作用不顯著。
花樣跳繩縣區小學生體質干預實驗研究
跳繩是一項具有悠久歷史的民俗娛樂活動。隨著跳繩花樣的增多,就稱之為花樣跳繩。花樣跳繩運動的節奏比較快,給人一種陽光活力,激情自信的印象。所以花樣跳繩運動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
學校體育課的開展主要是以增強學生體質,發展學生運動技能為主要目的。繼而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為全民健身做出積極的貢獻。很多學校的體育課都是以對抗性較強的球類運動為主,女同學參與率比較低,所以尋求適合女同學的體育項目迫在眉睫,這時花樣跳繩以其陽光自信的特點成為了學校體育課的一部分。但是在花樣跳繩對于學生的身體健康方面的研究卻比較少,花樣跳繩在對學生身體發展到底有哪些呢作用呢,本文試從花樣跳繩對學生的體質和心理素質兩方面著重闡述問題,通過研究發現,為學生的身體發展提供保障。
1.1、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花樣跳繩運動對西豐縣小學生的體質影響情況為研究對象,以西豐縣東方紅小學學生為調查對象(根據調查對象的認知程度,研究的嚴謹度,本研究的調查對象只在小學二年級至六年級5個年級中選取)。
1.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等權威學術網站查閱了“花樣跳繩現狀”和“跳繩應用”等相關學術論文40余篇,廣泛閱讀教育學、心理學、生理學及訓練學等方面的著作和書籍;了解本研究現狀和前沿動態,尋求解決問題的最佳思路和研究的理論基礎。并對這些文獻資料進行整理、分析、篩選,為本文的框架設計及內容提供整體思路及理論上的準備。
(2)教學實驗法。
①實驗對象的確立
實驗對象為西豐縣東方紅小學二年級3班的54名學生,和西豐縣東方紅小學的二年級4班的學生55名,進行對比分析。選取方式是隨機抽簽,確定3班學生為實驗組,4班學生為對照組。
②受試者身高體重統計表

表1 受試者身高體重統計表(xˉ+s)
通過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方差分析,從而得出身高體重的P只是0.863和0.356,p大于0.05,所以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身體形態沒有顯著差異。
③實驗內容的確定
對實驗班進行花樣跳繩教學,教學的內容根據學生沒有花樣跳繩基本功,所以選取的教授內容較為簡單和基本:花樣跳繩基本步法,花樣跳繩基本手部動作等,對照班的教學內容以原有體育課教學為主,教學老師一樣,都為同一個老師。
④教學時間的確定
每周4學時,總計為30學時的花樣跳繩和體育課時。
⑤目標指標的測量
主要采用國家體質健康測試指標中的個別指標為測試依據,主要有座位體前屈、50×8折返跑兩項。
⑥實驗的影響因素控制
a.實驗人數控制:兩班人數基本一致;
b.教學時間控制:都為30學時;
c.教育環境控制:教師為同一人、都在學校的綜合體育館內進行上課,在課堂上外來干擾因素較少;
d.教學內容控制:對照組的教授內容中沒有花樣跳繩的相關知識,教學的流程一致。
(4)數理統計法。
通過運用SPSS數據處理軟件,對本文的數據進行整理。
2.1、花樣跳繩對西豐縣東方紅小學的學生體質方面的影響
(1)花樣跳繩對西豐縣東方紅小學的學生彈跳素質發展的影響。

表2 花樣跳繩對小學生彈跳能力發展的影響(實驗組N=54人,對照組N=55人)(xˉ+s)
小學階段的學生在彈跳力方面的能力是學生體質的基本體現。花樣跳繩運動在訓練過程中的學習有著較強的靈動性,由于花樣跳繩的特點,它的動作有很多是以跳躍能力為基礎的,所以花樣跳繩課程對于發展學生的跳躍能力會有一定的影響。
在實驗后,實驗組和對照組立定跳遠成績為1.43±0.6和1.23±0.25。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得知P值為0.004,小于0.01,結果呈高度顯著。可以得知,實驗結束后實驗組的立定跳遠成績增加明顯。增加原因分析,花樣跳繩運動中的動作以靈巧和翻越為主,尤其進行團體表演時進行上肩動作時,對于女性運動員的跳躍能力要求尤為明顯。花樣跳繩是以項以跳為主的運動,花樣跳繩在有較多的跳躍動作,如單腿跳,雙腿跳躍、等,較多的跳躍動作和較高的跳躍頻率使肌肉和神經得到了大量的刺激,使花樣跳繩運動員的下肢肌肉較為發達,通過運動生理學中得知,人體力量的增長和神經動員肌肉的能力提高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花樣跳繩的跳躍可以充分發掘學生的跳躍潛能。增加學生立定跳遠的成績。
(2)花樣跳繩對小學生的柔韌素質發展的影響。

表3 花樣跳繩對小學生柔韌性發展的影響(實驗組N=54人,對照組N=55人)
柔韌性是指肌肉可以主動拉長的能力,小學生的肌肉處于力量開始發展的階段,所以是最佳鍛煉柔韌性的時間段,所以通過合理有效的手段可以大力發展學生的柔韌性。座位體前屈測試成績是較好的測試人體柔韌性的指標。如圖所示,實驗前實驗組座位體前屈距離為1.91±1.05厘米,對照組的座位體前屈距離是1.95±0.96厘米,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得出P值是0.08,大于0.05,無顯著性差異。
實驗組在實驗前后所測得的座位體前屈的成績分別為1.91± 1.05厘米,實驗后的成績為6.23±2.15厘米,對結果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得出P值是0.001,小于0.01,結果的顯著性較高。可見花樣跳繩運動對發展學生的柔韌素質有著明顯的促進作用。增加原因分析如下,花樣跳繩動作幅度較大,動作瀟灑,如一些一字馬動作,下腿動作,踢腿動作,下腰動作等,動作幅度都較大。動作幅度大就要求主動肌肉群在發力時,拮抗肌肉群需要做到充分放松,并且伸展較好,從而增加了其柔韌性。并且由于小學生此時的肌肉力量較為薄弱,有著較好的彈性,容易發展柔韌素質。
(3)花樣跳繩對小學生的耐力素質發展的影響。

表4 花樣跳繩對小學生耐力發展的影響(實驗組N=54人,對照組N=55人)
有氧耐力是指長時間進行有氧工作的能力,以心肺功能為主。花樣跳繩運動在運動過程中有著較強的節奏感和強度,并且一套花樣跳繩的訓練表演時間基本在三分鐘左右,在訓練和表演過程中其心肺功能得到了明顯的強化,從而使學生的有氧耐力明顯增加。
(4)花樣跳繩對小學生的速度素質發展的影響。
速度素質是指學生在短時間人體進行快速運動的能力指標。速度素質是體質之一的素質,它的功能系統主要是依靠磷酸系統功能,其特點是功能功率較大,是人體最大的功能系統,通過長時間的快速力量訓練可以增加磷酸系統的功能物質的貯備,并且通過長時間的快速力量訓練可以增加肌肉的肌絲的直徑,有利于肌肉的發力。

表5 花樣跳繩對學生的速度素質發展的影響
分析結果原因:想要提高速度素質就需要提高磷酸原系統的供能力,其供能能力主要是由于磷酸鹽系統的能源物質貯備和肌肉肌絲的粗度尤其是白肌決定的,還有就是神經動員肌絲的能力等共同決定的,但是花樣跳繩的運動強度不大,不能引起磷酸系統進行供能,在這由于花樣跳繩是在音樂的節奏性進行的舞蹈類項目,肌肉收縮速度較慢,不能充分對神經系統進行刺激,所以其神經動員肌肉的能力也較差。所以花樣跳繩運動不能充分發展學生的速度素質。
3.1、結論
(1)花樣跳繩運動對提高西豐縣東方紅小學學生的跳躍能力作用明顯;
(2)花樣跳繩運動對提高西豐縣東方紅小學學生的柔韌性作用明顯;
(3)花樣跳繩運動對提高西豐縣東方紅小學學生的耐力素質作用明顯;
(4)花樣跳繩運動對提高西豐縣東方紅小學學生的速度素質的作用并不明顯。
3.2、建議
(1)由于花樣跳繩并不能全面的發展學生的體質,所以學生可以同練習其他的項目以促進體質的全面發展;
(2)學校通過增加可以鍛煉西豐縣東方紅小學學生體質的諸多課程,如足球、羽毛球等課程,使西豐縣東方紅小學學生的體質得到全面發展,從而使西豐縣東方紅小學學生更樂意上體育課。
[1]馮瑞.山西省普通學校女同學對花樣跳繩運動的認知與參與動機的調查分析[J].哈爾賓體育學院學報,2009,27(1).
[2]王京瓊,何培森.對體育專業花樣跳繩專修課程改革的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0(4).
[3]方志軍,大倉峰雄等.高等體育院校花樣跳繩專業生實踐能力培養的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0(1).
[4]王雪峰.對南京體院社會體育專業學生社會實踐現狀的個案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6(2).
[5]馬延春,王繼強等.中國職業花樣跳繩指導員管理模式研究[J].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8(6).
[6]陳永軍.社會體育人才培養的反思[J].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7(10).
[7]潘小非.社會體育專業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2005(1).
G804
A
1006-8902-(2016)-09-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