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邢曉婧
“一帶一路”正讓中國西安和印度的經貿往來更加緊密。陜西省商務廳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陜西與印度進出口總額達2.5億美元。以西安市軟件和服務外包業務為例,2015年印度以合同金額5873.44萬美元飆升至第五位,而2014年的統計中印度尚未上榜。“一帶一路”提出短短3年,嗅覺靈敏的印度商人盯緊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西安,從對華貿易中得到實惠。
今年28歲的印度男生高山(VishalBahekar)是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的博士生,他的另一個身份是龍象瑜伽和醫療館CEO。今年6月,高山在西安市體育運動中心附近開了這家占地400平米的印度醫療館,從印度聘請醫生幫助中國患者治療風濕、鼻炎等疾病,并配合瑜伽練習調理身體。在西安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高山在空港新城附近拿到一層總面積達2800平米的辦公樓,打算明年將醫療館遷至新址。高山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為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西安市政府出臺很多優惠政策吸引外資,他的新辦公樓就可以享受第一年免租的待遇。他認為,醫療行業在西安算是新興產業,市場潛力巨大,“與開發日韓市場相比,中國的機會明顯更多”。他還計劃在印度開一家中醫館,推廣中國的醫學文化。由于印度的醫療服務性價比高,以西安當地人為主的不少中國患者樂于參加高山組織的“印度醫療觀光游”。在國內動輒數萬元人民幣的近視眼手術,在印度的價格不足2000元。8天7夜的“醫療游”僅需1萬元人民幣,還包含往返機票、酒店住宿、手術費、簽證費以及當地交通費等項目。
借“一帶一路”發展的還有印度餐飲商人。2013年西安市政府為打造大唐西市的絲路風情街,通過印度駐華使館找到當時還在北京某餐廳擔任餐飲總監的印度人德福。“我當時一心想開家自己的印度餐廳,西安市政府給我提供了很多優惠條件,幫助我實現了老板夢”。現年40歲的紅堡印度文化主題餐廳及國際烤肉工坊CEO兼創始人德福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那時有不少印度餐飲從業人員參與競爭,我覺得我能打動西安市政府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我要做的不僅是一個餐廳,而是一個文化產業園地,餐飲只是其中一部分。”
短短3年,德福不僅在西安又開了3家分館,還在北京、寧波、深圳、四川等地開了分店,杭州的店即將開業。對于現在擁有的一切,德福心存感激地說:“能搭上‘一帶一路的順風車非常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