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鈞
我知道,從現在寫下的每一個字,都會被拿去比較,或嫌棄、或批評、甚至不理。
就像優步、滴滴這些新的經濟范式一出現,便少不了會被架起來、圍起來,和那些已有的、過去的一爭高下、一較長短。
顯然這些都再正常不過,因為一旦選擇了出現,也便默許了要學會在各種情況下去適應生長。而這樣的劇情通常也會以革新者的勝利收場:贊譽和坦途將緊跟著自己的強大一并前來。
最近一個在現實中上演這種勵志劇情的是:以優步、滴滴為代表的共享經濟模式——
2016年7月28日,醞釀近2年、修改近10個月的網約車新規終于揭開神秘面紗,諸多博弈點塵埃落定,一段曲折關系的結束,同時也就宣布了網約車在我國合法地位的確認。
對于新規的解讀及帶來的改變,不少的文章已做了解讀,本篇不再贅述。但可以肯定的是,對于網約車而言,新規的出臺是成長的印記,也是更多全新挑戰的開始,而對于其背后以優步、滴滴等為代表的共享經濟模式而言,雖難言久旱逢甘露,談不上解渴爽透了,但總算吃了定心丸,可以松口氣。
網約車背后的癢點和痛點是什么
改的是體制機制,動的是既得利益。如果重新來捋一捋這件事的脈絡,網約車在我國合法化的過程,其實也是監管層主動尋求改革和創新,在多方利益面前的一次價值重新評估和平衡排序的過程。
應該說,監管層對網約車本身,其實并沒有太強烈太過分的潔癖,沖擊到傳統的出租車體系及其背后的利益鏈條,才是真正的癢點和痛點所在。
有心的讀者可以去對比一下新頒布的暫行辦法與此前發布意見稿,就可以發現最初的版本中,監管層更多的是站在市場既得利益者立場上起草的,引發了很多爭議。
我甚至現在都記得,當時有學者在其論文中就此發表觀點表示:對于降低交易成本的市場創新而言,任何權力的介入均有可能大幅度提高該交易成本,從而扼殺了有利于資源配置的新業態。
專家學者們有不同意見,消費者們得不到實惠、網約車平臺企業認為扼殺了創新。而從新發布的暫行辦法來看,可以發現接受了部分這樣的意見,在此之外更多的還是基于監管層自身在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創新和突破。
這同時也表明了:對于“互聯網+”這一新興業態,規制者也意識到了不應簡單地將之視為傳統行業的互聯網化,并依據全有全無的規制策略,以類比方式施加傳統規則。
具體來看就是認識到了,新老業態也并不是你死我活、零和博弈的關系,完全可以通過鼓勵傳統出租汽車公司嫁接“互聯網+”的優勢、規范網絡約車平臺的經營行為實現利益兼容的融合發展。
如人民日報的評論所說,改革的目的,正是要用依法監管為創新活力保駕護航,實現網絡約車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該放開的放開,該監管的監管??梢哉f一語中的。
你看到滴滴優步們的努力嗎
監管者的創新突破難能可貴,企業在這期間的努力同樣不可忽視。
網約車合法化過程中,另一個被得到驗證的事實是:在手心手背都是肉,兩利相權也取不了重的情況下,唯有讓自己成為一個大到不能倒的行業,才有發展的機會。而這對新經濟模式同樣如此,因為如果連起碼的市場競爭都跨不過、消費者投票都拿不到,自然也不能稱之為新經濟或是未來經濟了。
而網約車恰好是共享經濟中一個非常典型、非常成功的案例:因為被閑置的大量個人所有資源也是一種未被充分利用的公共資源。而促使大量個人閑置資源與他人分享,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既盤活了閑置的人力、設施和資金,又滿足乃至激發了現有和潛在的需求,可以說網約車自身的運營特點已經點出了共享經濟的實質。
而以滴滴為首的網約車平臺,雖有經濟范式上的優越性,但仍能通過自身的壯大一步步走出法律的灰色地帶,去贏得和爭取為社會所認可和生存下去的空間。
簡而言之,新頒布的暫行辦法成為全球第一個國家層面的網約車監管法規,得益于監管層的改革突破,得益于新經濟范式的優越性,更得益于一批企業的創新和堅持。但同時也給我們一個啟示:
那就是監管者在面對這些創新型經濟時,不能寄希望于通過頂層設計就能解決所有問題。頂層設計僅限于一些戰略全局層面的部署表態和制度安排,在面臨一些帶有具體實踐特點、根植業務領域的問題面前,應該更多地順應社會的需求、要依靠科技的創新、要尊重群眾的智慧,推進群眾自治和社會共治,這樣才是比較現實,也是在解決新問題被證明通常是最為奏效的。
共享經濟如何才能在中國落地
對于共享經濟能否在中國落地是此次網約車合法化事件中另一個討論最多的問題。
應該說,從理論上來看,以網約車為代表的共享經濟模式的勃興可以說較好地印證了科斯交易成本理論的解釋力,即隨著交易成本的降低,現有的交易模式和制度將會經歷一次震蕩,直到再次達到帕累托最優。
而在實踐中,共享經濟、創新型經濟能否在中國落地生根,我認為取決于如下幾個方面:
其一是社會公眾的熱情度。去權威化、去中心化趨勢明顯,個體表達和參與意識增強,并在社會問題、商業創新中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社會公眾是否能一直保持這種擁護新經濟、參與新經濟的熱情至關重要,這是共享經濟得以生根發芽壯大的土壤和基礎。
其二是新老經濟的包容度。技術變革進入新周期,商業創新也進入轉型期。新老經濟形態之間的正面交鋒,乃至對抗自不會少。新老經濟并不是非此即彼、有你沒我的關系,而是可以互相補益、互相融合的。
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經濟下的既得利益者能否對新經濟模式保持一定的包容,新經濟模式以何種方式融入傳統經濟,決定著不同經濟周期、不同商業模式能夠高效、平穩的轉軌和過度。
其三是監管者的位置感和成熟度。主要表現為監管者是否能站在一個更加中立、平衡的立場上,來考慮各方的觀點和利益,拿出既符合中國國情,又能培育創新、鼓勵創造的政策和環境。
在這其中,地方監管層的執行力和自主性也尤為重要,如何讓改革和創新避免用會議貫徹會議,用文件貫徹文件,決定著共享經濟能否根植市場、真正做到陽光普惠、進而飛入尋常百姓家。
以此三方面來對標網約車新頒布的暫行辦法,可以說基本滿足了上面這三個要求,因而我對新經濟模式在中國未來發展的前景充滿了信心,相信大家都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