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苗
Michael Heil現在依然清楚地記得網絡融合剛剛開始的時候是怎樣的情境。
幾年前,身為Cone Health的基礎設施工程經理,他受命在90天內搭成運行微軟Amalga的大型虛擬化SQL環境,而且沒有另外的人手。而幾乎在同一時期,他還受命實施一套新的文檔管理系統——同樣沒有更多的人可調派。
Heil知道自己供職的這家位于美國北卡羅萊納州中部的地方醫療機構剛開始迎來迅猛發展的關鍵期,也知道盡管公司有一個虛擬化的合并數據中心,但已經開始在機架空間、電力和冷卻方面碰到瓶頸。Hell說:“我們必須搞清楚如何借助手頭的資源來處理這個問題。這促使我們后來采用了思科的統一計算系統(UCS)平臺?!庇捎谌诤狭舜鎯W絡和數據網絡,Cone Health大幅提升效率的同時縮減了成本。
Heil說:“過去,搭建一臺新的VMware服務器需要3個人忙活三四天。我的服務器人員得與網絡技術人員和存儲人員排好時間,那樣他們可以按部就班地開展各項工作。我們部署了思科UCS后,一個人僅用三四個小時就能部署好ESX服務器。”
看上去,所有的人沒有任何理由不喜歡。但問題在于,企業融合在存儲網絡和數據網絡的同時,也在融合專長大不一樣的曾經孤立存在的IT部門,大多數企業缺少同時擁有網絡、數據存儲和服務器這3種專長的IT員工。
Heil表示,總的來說,統一網絡有利于他的人員,能夠逐漸拓寬人員的專長,最終成為一批通才,而非專家?!捌鸪跷乙詾槲业木W絡人員會更了解服務器領域,但由于融合,我的計算人員倒是確實比以前大大拓寬了專長?!?/p>
知名調研機構Gartner的調研主任Matthew Brisse警告,其他企業可能就沒有這么幸運。他說:“一些IT部門欣然接受技術孤島,卻很難成功實施內部云和服務器托管虛擬桌面項目。技術人員需要進入陌生的領域,彼此合作。這意味著安全、服務器、存儲、網絡、桌面和應用等小組需要了解大局?!?/p>
崗位精簡下的大步前進
其實,這并不是技術巨變第一次打破IT部門的均勢。英特爾的云計算和數據中心行業客戶經理Ajay Chandramouly表示,十年前,當數據網絡和電話網絡融合時也出現過類似的變化。
他說:“這些變化往往呈現3個階段。首先,技術登場;然后,不同陣營之間激烈爭論。隨著大眾的知識水平漸長,雙方變得更明智,就會出現通才角色和總體系統專家。推動這種變化的不僅是光纖通道和以太網的融合,還有采用云計算帶來的更大影響。之前孤立的存儲、網絡和計算等角色會融合成云系統分析師這一個角色。”
不過,這也會導致IT人員難以適應。
3年前,為金融、醫療和政府部門管理關鍵通信設施的Walz集團采用思科UCS后,將機架空間需求減少一半,大幅降低了故障率,幾乎杜絕了停機時間。Walz的首席信息安全官Bart Falzarano表示,Walz因而將IT工程團隊的規??s減2/3。
他補充說,剩余的工作人員參加了由思科和Firefly Communications開設的為期一周的培訓課,以便盡快熟悉Nexus交換機和光纖通道互連技術。
Falzarano說:“Walz的現有團隊規模小得多,因為只需要較少的IT工程師或管理員,就能有效地管理公司的全部技術。在我們看來,融合基礎設施意味著整合我們的人才,更高效地管理、運營、支持、保護和擴展我們的數據中心技術。”
Chandramouly表示,英特爾采用融合網絡并沒有導致員工數量減少。相反,這解放了一些工程師,可以轉而處理更重要的項目,同時拓寬了其他工程師的技能組合。他說:“融合網絡讓我們得以將IT人員調派到附加值更高的方面。專家減少了,兩個方面都熟悉的通才卻增多了?!?/p>
從改變IT文化開始
Dynamics Research Corp(DRC)是一家為政府部門服務的技術服務和解決方案公司,管理信息系統主管Bob Monahan強調,采用融合網絡基礎設施還需要改變IT文化和觀念。除了其他項目外,DRC還在竭力打破美國國土安全部的IT孤島。他說:“一定要改變文化,由原來的‘擁有系統變成‘擁有數據。IT人員一定要習慣其他部門使用其系統,并愿意交出全面控制權?!?/p>
Monahan表示,這是一種自然而然的進步。IT專業人員之前在虛擬化方面有過體驗。他說:“向虛擬化轉變時出現過同一幕——有些技術人員無所適從,因為他們不再完全擁有控制權?,F在,我們早已習慣了這一幕,開始應對具有彈性的公有、私有或混合云。”
Davis+Henderson(D+H)是一家總部位于多倫多的金融服務公司,主管技術、架構和安全的副總裁Paul Lewis表示,由孤立的存儲和網絡向統一系統轉型,這種轉變要比由物理服務器向虛擬化服務器轉型來得大。IT管理人員同樣需要自我提升。
Lewis說:“你需要考慮融合對現有人員的影響、他們如何看待變化,并且在技術發展的同時讓他們的想法與時俱進。之前長期在一個部門工作的人可能立即擔心飯碗,他們害怕不再需要存儲工程師。企業需要闡明的是,雖然可能在將來需要較少的存儲工程師,但需要優秀的融合工程師。你要有變更管理觀念。工作團隊中不能有人抱著因此丟掉飯碗的想法,不然融合不會成功?!?/p>
Heil強調,即使那樣,也應該對更長的轉型期有心理準備,一路上會有磕磕碰碰?!霸谖覀兏挠肬CS的早期,我與負責VMware和思杰服務器的那個人一起走出辦公室。他介紹了UCS聽起來有多復雜,我倒覺得很簡單一一UCS對我來說大有意義??墒菍Ψ掌魅藛T來說,存儲和網絡一開始接觸起來會讓人不知所措。但現在,我們的服務器人員對存儲和分區有相當深入的了解,但他們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適應過來?!?/p>
是福還是禍?
對一些人來說,融合大有好處。Chandramouly表示,因使用了FCoE軟件驅動程序和融合網絡適配器,英特爾讓網絡性能翻番,并將每個服務器機架的成本削減了50%。
Gartner的Brisse對融合卻不大樂觀。他警告,要是企業設計架構時不小心,最后可能非但沒有提升性能,還會增添網絡復雜性。他說:“數據中心網橋聲稱能實現網絡的終極夢想,一個網絡傳輸各種類型的流量,包括存儲、互聯網協議和高性能計算集群。但遺憾的是,協同操作的產品也許根本不會出現,因為幾乎每家廠商都增添了專有的擴展部分。即便在同一家廠商的網絡里面,好處也很有限?!?/p>
盡管存在挑戰,D+H還是毅然踏上了融合之路。這家金融服務公司正為新的業務部門推出一個全新網絡,而不是融合現有基礎設施(由于多次收購,基礎設施包括一大批迥異的平臺和技術)。
要是一切進展順利,D+H希望將基礎設施的其余部分逐漸遷移到融合環境。他的忠告是,從小處入手。他說:“先從某個硬件設備入手,而不是從融合基礎設施入手。先從小范圍搞起,那樣就能更全面地認識人員和流程方面即將出現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