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前輝 楊燕安

摘要 對鄭麥9023、衡觀35和X3015在小花分化期-4 ℃條件下4 h、8 h、12 h、3 d低溫處理,測定其葉片中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變化。結(jié)果表明:3個小麥品種葉片中MDA、Pro含量在不同時間低溫處理下均存在顯著差異,而且隨著處理時間的延長,MDA含量增高,Pro含量增加。綜合分析可見,衡觀35抗寒能力最強,X3015次之,鄭麥9023抗寒性最弱。
關鍵詞 小麥;小花分化期;低溫處理;MDA;Pro
中圖分類號 S51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6-0024-01
低溫脅迫是冬小麥種植中常常遇到的一種自然災害,不同植物種類、不同器官、不同生育時期的抗寒性不一樣[1-4]。本研究選用不同類型小麥品種(鄭麥9023、衡觀35、X3015)在小花分化期對其進行低溫處理,探討植物體內(nèi)丙二醛(MDA)含量及脯氨酸(Pro)含量的變化規(guī)律與抗冷害的關系。
1 材料與方法
試驗于2013—2014年在河南科技學院試驗田進行。選擇3個供試品種:鄭麥9023、衡觀35、X3015;其中鄭麥9023為春性品種,衡觀35為冬性品種,X3015為半冬性品種。
在幼穗分化處于小花期時選取葉片進行試驗。在冰箱內(nèi)-4 ℃低溫下,分別處理4 h、8 h、12 h、3 d。丙二醛含量測定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5],脯氨酸含量測定采用酸性茚三酮染色法。采用Excel 2003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和統(tǒng)計分析。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同一溫度不同處理時間小麥葉片中丙二醛含量的變化
由表1可以看出,-4 ℃處理4 h后各品種MDA含量,其中鄭麥9023含量為0.001 9 μmol/L,衡觀35含量為0.001 2 μmol/L,X3015含量為0.001 7 μmol/L,鄭麥9023含量高于衡觀35和X3015,其中鄭麥9023與X3015差異不顯著,與衡觀35差異顯著;在處理8 h后,鄭麥9023的MDA含量為0.002 3 μmol/L,衡觀35為0.001 4 μmol/L,X3015為0.001 9 μmol/L,3個品種葉片中MDA含量差異顯著;12 h后,隨著低溫處理時間的延長,丙二醛含量也相繼升高,鄭麥9023 MDA含量為0.003 1 μmol/L,衡觀35含量為0.001 9 μmol/L,X3015為0.002 5 μmol/L,鄭麥9023與X3015差異不顯著,與衡觀35差異顯著。而在低溫處理12 h后,3個品種葉片中MDA含量均達到最大值。低溫處理3 d后,各品種葉片中丙二醛含量都略有降低。鄭麥9023的MDA含量為0.002 7 μmol/L,衡觀35為0.001 7 μmol/L,X3015為0.002 1 μmol/L,衡觀35與X3015差異不顯著,兩者均與鄭麥9023差異顯著。綜上所述,各處理時間下葉片中丙二醛含量均表現(xiàn)為:鄭麥9023>X3015>衡觀35。
2.2 同一溫度不同處理時間小麥葉片中脯氨酸含量的變化
由表2可以看出,-4 ℃低溫處理4 h后各品種葉片中Pro含量,鄭麥9023含量為7.327 6 μg/g,衡觀35為40.506 1 μg/g,X3015為11.717 4 μg/g,其中鄭麥9023與X3015差異不顯著,而衡觀35與鄭麥9023、X3015差異顯著;在處理8 h后,鄭麥9023含量為7.838 1 μg/g,衡觀35為70.881 8 μg/g,X3015為16.719 7 μg/g,其中鄭麥9023與X3015差異不顯著,而衡觀35與鄭麥9023、X3015差異顯著;在處理12 h后,鄭麥9023 Pro含量為27.030 5 μg/g,衡觀35為135.345 3 μg/g,X3015為44.181 2 μg/g,鄭麥9023與X3015差異不顯著,而衡觀35與鄭麥9023、X3015表現(xiàn)為差異極顯著;在處理3 d后,鄭麥9023 Pro含量為9.471 5 μg/g,衡觀35為121.767 7 μg/g,X3015為24.172 1 μg/g,鄭麥9023與X3015差異不顯著,而衡觀35與鄭麥9023、X3015差異均顯著。綜上所述,在各個處理時間下葉片中Pro含量表現(xiàn)為:衡觀35>X3015>鄭麥9023。
3 結(jié)論與討論
由結(jié)果分析可知,衡觀35表現(xiàn)出較強的抗寒性,與其為冬性小麥品種類型表現(xiàn)一致。X3015表現(xiàn)出中等的抗寒性,與其為半冬性品種類型表現(xiàn)一致。鄭麥9023抗寒性較弱,與其品種類型為春性表現(xiàn)一致。
丙二醛作為脂質(zhì)過氧化作用的產(chǎn)物,其含量多少反應膜脂過氧化程度的強弱,亦可作為植物抗性評價的重要參考指標。因此,丙二醛含量越高,其抗寒能力越弱,這與前面得出的結(jié)論一致。脯氨酸是植物在逆境脅迫下體內(nèi)積累的重要滲透調(diào)節(jié)物質(zhì)之一。其含量的增加,可通過滲透調(diào)節(jié)作用增強吸水,減輕滲透脅迫傷害,對植物抵抗干旱、進行滲透調(diào)節(jié)起了重要的作用。植物在正常條件下,游離脯氨酸含量很低,但遇到干旱、低溫、鹽堿等逆境時,游離脯氨酸便會大量積累,可使植物具有一定的抗逆性,且可溶性脯氨酸含量與不同器官的抗冷性成正比關系。因此,可作為抗寒評價的指標。
小麥抗寒性的生理生化研究,有很多可作為抗寒性鑒定的指標,如用寒脅迫蛋白質(zhì)、可溶性糖、過氧化物酶、葉綠素含量等的變化作為抗寒鑒定指標,用SOD活性、Pro含量作為膜脂抗氧化作用指標,用電導率、細胞液濃度等作為質(zhì)膜透性指標,本試驗選擇Pro含量和MDA含量2個抗寒指標反映供試品種在小花分化期經(jīng)過同溫度不同處理時間下抗寒性的變化情況,其他生理指標的變化,有待于進一步探討。
4 參考文獻
[1] 王樹剛,王振林,王平,等.不同小麥品種對低溫脅迫的反應及抗凍性評價[J].生態(tài)學報,2011,31(4):1064-1072.
[2] 李嬌,楊培珠,李立功,等.影響小麥抗寒性的主要因素[J].天津農(nóng)業(yè)科學學報,2011,17(5):32-35.
[3] 薛香,吳玉娥,郜慶爐.不同類型小麥品種的主要抗寒性生理指標[J].貴州農(nóng)業(yè)科學學報,2011,39(7):68-70.
[4] 高京草,王慧霞,李西選.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含量與棗樹枝條抗寒性的關系研究[J].北方園藝,2010(23):18-20.
[5] 陳貴.提取植物體內(nèi)的溶劑及作為衰老指標的探討[J].植物生理學通訊,1991,27(1):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