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開華

摘要 進行直播常規稻不同用種量比較試驗,結果表明:產量以用種33.75 kg/hm2的處理最高,用種52.5 kg/hm2的處理最低,用種量為22.5~33.75 kg/hm2時,用種越大產量越高,用種量超過33.75 kg/hm2時用種量越大產量則呈下降趨勢。直播常規稻生產用種量以26.25~37.50 kg/hm2為宜。
關鍵詞 直播;常規稻;用種量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6-0026-01
近年來,隨著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增加,農業生產勞動力工價的上漲,具有省工省力、節本增效增收的水稻直播栽培方式得以推廣應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常規優質稻米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為了探討直播常規稻的最佳播種量,科學指導生產,2014年全州縣農業技術中心推廣站進行了直播常規稻不同用種量比較試驗,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用田選擇在全州縣龍水鎮亭子江村委董家村某農戶的責任田,面積為800 m2,試驗田為潴育潮沙泥田,肥力中等,排灌方便。
1.2 試驗材料
供試水稻品種為美香占2號。
1.3 試驗設計
試驗按照用種量的不同設7個處理,即22.5 kg/hm2(A)、26.25 kg/hm2(B)、30.0 kg/hm2(C)、33.75 kg/hm2(D)、37.5 kg/hm2(E)、45.0 kg/hm2(F)、52.5 kg/hm2(G),每個處理廂畦面積48 m2,不設重復。
1.4 試驗方法
種子播前1 d用清水浸種、不催芽。播種前15 d即5月25日犁田,隨后深水耙田漚草。在播種前1 d施基肥[洋豐復合肥(15-15-15)450 kg/hm2]、耙田,6月9日分廂整畦[1-3]:田四周留150 cm作保護行,中間部分按畦面寬300 cm、廂長1 600 cm、廂間30 cm分廂整畦、平整土面,每個處理1廂48 m2,共7廂。然后按設計處理用種量分廂定量將種子撒播。
播種后3 d即6月12日,用30%丙草胺(稻正)1 500 mL/hm2+10%芐磺隆450 g/hm2均勻噴于畦面“封殺”除草;禾苗3~4片葉齡期(6月24日)進行第2次化學除草,用秧葆(32%芐二氯可濕性粉劑)750 g/hm2對水450 kg/hm2噴施殺草,同時加配醚菊酯防治稻飛虱和稻薊馬等害蟲[4-6]。
6月27日(4~5片葉)第1次追肥,撒施尿素75 kg/hm2;7月17日第2次追肥,追施復合肥(15-15-15)135 kg/hm2加尿素75 kg/hm2。
禾苗破口抽穗時,用三環唑+愛苗+丙溴磷對水噴霧防治稻瘟病、紋枯病、稻飛虱、卷葉螟;乳熟期用吡蚜酮+醚菊酯對水噴施防治稻飛虱。
播種時平溝水,自然落干;苗期立苗以干為主,4葉后灌淺水層促分蘗和早生快發;330萬~345萬苗/hm2時及時曬田,促進根系深扎,中后期干濕管理。
1.5 調查方法
水稻成熟,收割前以五點取樣法,各處理用規尺測定有效穗,并隨機取樣10叢進行考種,測量株高、穗長、每穗總粒數、實粒數及千粒重、計算結實率、理論產量;各處理采取單收、單曬、計重,計算實際產量。
2 結果與分析
由表1可知,株高方面,7個處理的平均株高為106~113 cm,相差最大的為7 cm,最小的為1 cm,差異不明顯。有效穗方面,各處理穗數在352.8萬~386.1萬穗/hm2之間,以用種33.75 kg/hm2的處理最高,用種22.5 kg/hm2的處理區最少,兩者相差33.3萬穗/hm2,最多的比最少者增加9.4%。結實率方面,處理A、B、C、D、E、F、G的結實率分別為84.5%、85.3%、85.1%、84.2%、85.4%、85.9%、85.1%,差異不明顯。千粒重方面,7個處理的千粒重為18.9~19.2 g,差異不明顯。產量方面,處理A、B、C、D、E、F、G理論產量分別為7 082.142、7 329.779、7 645.899、7 750.610、7 389.276、7 458.422、7 294.024 kg/hm2;處理A、B、C、D、E、F、G實際產量分別為6 198.0、6 448.5、6 520.5、6 636.0、6 438.0、6 396.0、5 833.5 kg/hm2。理論產量與實際產量的高低次序基本一致。產量以用種33.75 kg/hm2的處理最高,用種52.5 kg/hm2的處理最低,用種量在22.5~33.75 kg/hm2時,用種越大產量越高,用種量超過33.75 kg/hm2時用種量越大產量則呈下降趨勢。直播常規稻生產用種量宜掌握在26.25~37.50 kg/hm2為佳。
3 結論與討論
試驗表明,直播常規稻生產不同播種量處理間的株高、結實率、千粒重差異不明顯。直播常規稻生產產量以用種33.75 kg/hm2的處理最高,用種52.5 kg/hm2的處理最低,用種量為22.5~33.75 kg/hm2時用種越大產量越高,用種量超過33.75 kg/hm2時用種量越大產量則呈下降趨勢。直播常規稻生產用種量以26.25~37.50 kg/hm2為宜。
4 參考文獻
[1] 陳清泉,宋光泉.秈型雜交稻與常規稻米質特性差異的研究[J].中國農業科學,1991(2):43-50.
[2] 魏興華,袁筱萍,余漢勇,等.我國常規稻主栽品種的遺傳變異分析[J].中國水稻科學,2009(3):237-244.
[3] 趙激.中國雜交水稻與常規稻產量和稻谷品質的比較分析[J].雜交水稻,2008(2):1-4.
[4] 李任華,楊振玉.論水稻優良常規稻品系參與雜種優勢育種的遺傳基礎[J].中國水稻科學,1999(4):239-241.
[5] 韋善富,羅群昌,吳庚勇,等.我區優質常規稻栽培存在的問題及措施[J].廣西農業科學,2003(5):6-7.
[6] 徐如平,李開斌,阮文中,等.楚粳系列常規稻選育程序與技術要點[J].中國種業,2015(2):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