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榮英 宋鵬

摘要 蜀柏毒蛾分布于四川盆地丘陵地區,是柏木林最主要的食葉害蟲,也是四川省第一大林業有害生物。該文通過對蜀柏毒蛾的形態特征、生物學特性、危害現狀和國內外綜合治理研究現狀的論述分析,提出了蜀柏毒蛾綜合治理研究的展望及下一步研究方向,以期找到更加適宜的蜀柏毒蛾綜合治理手段和方法。
關鍵詞 蜀柏毒蛾;危害現狀;綜合治理;研究進展
中圖分類號 S43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6-0155-02
蜀柏毒蛾(Parocneria orienta)屬鱗翅目毒蛾科柏毒蛾屬,俗稱小柏毛蟲,主要在四川省和重慶市的柏木分布區發生且危害較為嚴重。蜀柏毒蛾廣泛分布于四川盆地丘陵地區和重慶低山丘陵地區柏木林內,是柏木中幼齡林最主要的食葉害蟲,是四川省第一大林業有害生物,每年發生面積達33.3萬hm2,給林業生產造成巨大損失[1],對森林資源和生態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2]。因此,柏木林區蜀柏毒蛾的防治成為了森林病蟲害防治部門的重要工作之一[3]。
1 蜀柏毒蛾的危害現狀
目前關于蜀柏毒蛾的危害現狀調查研究主要見于四川盆地丘陵柏木林區。如遂寧市柏木林面積8.67萬hm2,蜀柏毒蛾在該地區1年發生2代,年發生面積3.33萬hm2,約占全市柏木林面積的38.4%,其危害導致柏木生長停滯或死亡[4];成都市金堂縣蜀柏毒蛾年發生面積在2005年之前呈逐年上升趨勢,2005年以后逐年下降(表1)[5];根據巴中市巴州區2007年的調查統計,全區發生蜀柏毒蛾的危害面積逾2萬hm2,在主要公路沿線及巴河流域危害較重,在近15年內曾發生3次較大的蜀柏毒蛾災害,尤以1996年和2007年特別嚴重,造成大范圍成片柏木林停止生長甚至死亡[6-17];南充市西充縣有森林面積3.4萬hm2,大多數為榿柏混交林或柏木純林,全縣絕大部分地區都有蜀柏毒蛾的發生與危害[6];南充市營山縣共有林地面積3.63萬hm2,樹種構成中近90%以柏木為主,面積有3.2萬hm2,占總面積的88%。
目前,舞毒蛾、蜀柏毒蛾、鞭角華扁葉蜂等害蟲在營山縣發生較為嚴重,其中以蜀柏毒蛾最為嚴重,發生面積約1.3萬hm2,占年病蟲害總發生面積的77.84%[7];德陽市中江縣有4.74萬hm2人工柏木中齡林,蜀柏毒蛾自1988年7月大發生以來,近20年間每年發生面積都保持在0.8萬hm2以上[8];綿陽市鹽亭縣蜀柏毒蛾1年發生2代,近10年以來,年均發生面積1.2萬hm2左右,其中2007年危害最為嚴重,達到1.68萬hm2[9]。
2 蜀柏毒蛾綜合治理國內外研究現狀
關于蜀柏毒蛾綜合治理的相關研究在國外報道很少,因此本文主要從國內的相關研究出發對蜀柏毒蛾的綜合治理現狀進行論述。在國內由于蜀柏毒蛾主要危害分布區在四川盆地丘陵柏木林區,關于蜀柏毒蛾的治理研究和防治工作目前僅局限于該分布區內,其相關的研究文獻也不多,通過查閱僅發現40余篇有關蜀柏毒蛾治理研究的文獻。綜合這些研究文獻,我國關于蜀柏毒蛾綜合治理的研究方法和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1 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是以使用各種農藥殺蟲劑為主要手段的防治方法,較為傳統。一是用2%噻蟲啉微膠囊懸浮劑放入3WF-600J的靜電噴霧噴粉機中,對受蜀柏毒蛾1代4~5齡幼蟲危害的柏木中齡林進行噴灑,該方法對蜀柏毒蛾4~5齡幼蟲的防治效果達到94.5%[10]。二是將15%滅幼脲煙霧劑(有胃毒及觸殺作用)和10%林蟲敵煙霧劑(觸殺型殺蟲劑)放入6HB-35型背負式煙霧機,對受蜀柏毒蛾3~4齡幼蟲危害的柏木中齡林進行噴灑,該方法采用新型煙霧機設備對蜀柏毒蛾進行防治,不僅克服了水源缺乏與常規設備射程不足對蜀柏毒蛾防治的制約作用,而且能大大降低勞動強度,具有工效高、費用低的優點[4]。三是用機動噴霧器將阿維菌素450 g/hm2進行噴灑,該方法能顯著降低害蟲發生率,降低率在80%左右,防治單位面積投入(含人工費、藥費、油費等)大大降低[5]。四是用川保V號粉劑放入藥械為3WF-3S的彌霧噴粉機,對受蜀柏毒蛾3~4齡幼蟲危害的柏木中齡林進行噴灑,由于川保V號粉劑是一種高效低毒廣譜的殺蟲劑,不需要大量噴灑即能達到比較滿意的效果,防治成本適當,在蜀柏毒蛾發生密度較高的柏木林區進行防治有很好的效果,但川保V號粉劑具有殺傷天敵、污染環境等負面作用,建議在低蟲口密度林區不要使用,在桑蠶區應慎用[11]。
2.2 物理防治
該方法主要利用蜀柏毒蛾具有趨光性的特性,用不同燈光對其進行捕殺防治。每年的5月下旬至6月初,用黑光燈或100~300 W白熾燈架設在林緣空曠地,燈距地面2 m以上,燈下放一盆水,水面放少量煤油或柴油,盆距燈0.3~0.5 m,燈誘面積約0.08萬hm2[5]。通過對用不同波長誘蟲燈對蜀柏毒蛾成蟲的誘集效果及有效距離進行試驗發現,被誘集到雌蟲懷卵量、抱卵率均較高,該結果驗證目前廣泛應用的燈光誘殺蜀柏毒蛾的有效性[12]。
2.3 生物防治
一是利用某些植物提取劑對蜀柏毒蛾進行趨避防治:①將1%苦參堿乳油和水混勻,與川保Ⅲ號殺蟲粉一同放入3WF-3S的噴粉機內,對受越冬代蜀柏毒蛾幼蟲危害的柏木幼林進行噴灑,由于1%苦參堿乳油殺蟲劑是一種新型的從植物體提取的高效、低毒綠色環保型殺蟲劑,該方法不僅對環境污染非常小,而且用藥量少,防治效果好[13];②將0.25%印楝素乳油用清水稀釋,對受越冬代蜀柏毒蛾幼蟲危害的柏木幼林進行噴灑,該方法對蜀柏毒蛾的毒殺作用較為顯著且發揮效果持續時間長,是一種可以用來防治蜀柏毒蛾的安全性較強的方法[14];③從川烏頭中提取出烏頭生物總堿浸膏對蜀柏毒蛾進行防治,藥效明顯;④用Bt乳劑防治,該藥劑適用于中、輕蟲區及第1代幼蟲[15-16]。對3~4齡幼蟲防治效果較好[7];⑤用8 000 IU/mg蘇云金桿菌油懸浮劑對受3齡蟲危害的柏木中齡林進行噴灑,蘇云金桿菌油懸浮劑具有良好的持效性,該方法能有效降低第一代幼蟲對柏木的危害,可以達到生物防治的要求[9]。
二是從生態學角度出發,利用害蟲與所棲息環境相互遏制的原理,通過營造特定的林分達到趨避蜀柏毒蛾的目的:①營造柏木與其他樹種的混交林,以生態學物種之間相互抑制作用的原理,從單位面積上減少蜀柏毒蛾食物源,同時可為天敵創造棲息環境,起到阻隔和遏制蟲害發展蔓延的作用[6];②開展幼林撫育和成林間伐,防止“小老樹”出現。伐除弱小木、感病蟲木,防止蟲源擴散,保留合理的立木密度,以促進柏木健壯生長和發育[6];③防止過度修枝,讓柏木有更多枝葉進行光合作用,充分保證樹木的養分來源,提高抗病蟲能力[6]。
2.4 人工防治
在蛹卵期,使用人工用竹桿把蛹卵敲打下來或用工具撞擊發生蟲害的樹木,通過振動樹干使蟲卵摔在地上,自動甩破或用腳踏使蟲卵破裂死亡。這種方法操作簡單,男女老幼都能操作,是一種簡便易行的全民防治方法。此法可減少下代幼蟲危害。
2.5 煙熏防治
一是用特制林用油、煙劑等通過點燃產生煙霧進行熏殺,此方法具有不用藥械、使用方便、省工省時、節約費用、高效安全的特點,在交通不便的高山陡坡、柏木林比較密集、林相較為復雜、水源缺乏的林區使用收效好。二是在山腳利用作物高桿,根據風向,堆積燃燒產生煙霧熏殺,害蟲自動掉落地上,再用噴霧器加水對藥噴殺。此法用于2~3齡期,是最理想的防治方法,能達到省工、省時、節資的好效果,但要注意火災[17]。三是將1.2%苦參·煙堿煙劑以塑料插管的形式包埋在燃燒物料中,通過拉管拉燃,產生無名火發煙燃燒,將藥劑帶到防治部位——林木樹冠層,起到殺蟲作用。該藥劑通過抑制害蟲神經組織,對抗煙堿受體,使乙酸膽堿不能正常傳導,阻斷神經,窒息死亡。該藥劑具有低毒、低殘留、高效、廣譜的特性,是非常理想的無公害綠色農藥[16]。
3 蜀柏毒蛾綜合治理展望
通過對上述國內外目前所開展的防治蜀柏毒蛾方法的研究論述可以看出,學者們對蜀柏毒蛾的防治方面從不同角度采用了多種方法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通過這些理論研究,一些防治方法在實際生產應用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從防治的總體效果上看還不是很有效:一是采用的防治方法過于單一,二是與蜀柏毒蛾所棲息的環境有密切關系,由于它主要發生在柏木林分內且多是位于山區,交通條件較差,暴發時往往集中成片,所以不易進行預測預防及時治理。下一步對蜀柏毒蛾的綜合治理可考慮從以下幾方面開展研究:一是在物理防治方面,可開展對不同的發育階段及生理狀態蜀柏毒蛾成蟲對不同波長燈光的趨性有無差異進行研究;二是通過對蜀柏毒蛾不同發育時期生理特性的進一步研究,繼續尋找在某一發育時期對其具有特別防治效果的植物提取劑進行防治;三是蜀柏毒蛾屬于森林蟲害,其防治特點與農業害蟲、經濟林害蟲、園林植物害蟲防治具有明顯不同。由于森林所處的位置一般都是人為難以干預的地方,且一般都是集中成片的暴發病蟲害,因此發生病蟲害以后防治難度較大。基于此,下一步防治策略在營造混交林,保持森林生態平衡的基礎上,對柏木林所在周圍環境進行有目的的改造,如在造林初期施肥時加入某種對該蟲害有抑制作用的生物制劑;在立地條件適宜的柏木林下間作某類農作物,通過間接引入蜀柏毒蛾的天敵來進行防治;四是通過選擇性育種培育能抗蜀柏毒蛾蟲害的柏木新品種,適用于一些坡陡、立地條件較差的地段進行造林更新。
4 參考文獻
[1] 馮波,周建華,等.一株蜀柏毒蛾無芽胞桿菌病原的鑒定與毒力研究[J].林業科學,2009,45(11):104-108.
[2] 陳小平,黃翠.殺蟲植物印楝的研究進展[J].四川林業科技,2003,24(4):26-31.
[3] 蕭剛柔.中國森林昆蟲[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1:1103.
[4] 段守榮,劉安珍,吳強,等.新型煙霧劑防治蜀柏毒蛾試驗研究[J].四川林業科技,2003,24(4):53-54.
[5] 蘭林,陳彬,伍炳禮.金堂縣蜀柏毒娥危害現狀及防治對策[J].四川林業科技,2009,30(6):34-35.
[6] 陳蓉.蜀柏毒蛾發生規律及綜合防治技術[J].四川林業科技,2008,29(5):81-82.
[7] 毛超群.營山縣蜀柏毒蛾危害及防治技術探討[J].四川林業科技,2010,1(3):116-117.
[8] 劉良才,周建華.中江縣蜀柏毒蛾災害的可持續治理探討[J].四川林業科技,2008,29(6):52-53.
[9] 朱志剛,張光勝.蘇云金桿菌油懸浮劑飛機防治蜀柏毒蛾試驗[J].湖北農業科學,2013,52(18):4394-4395.
[10] 常國彬,熊惠龍,徐志倫,等.噻蟲啉防治馬尾松毛蟲和蜀柏毒蛾的林間試驗[J].中國森林病蟲,2012,31(2):43-45.
[11] 任炳才,吳崇敬,王小君.川保V號粉劑防治蜀柏毒蛾藥效試驗及應用[J].四川林業科技,2007,28(6):98-100.
[12] 周建華,賈玉珍,范成志,等.不同波長誘蟲燈對蜀柏毒蛾成蟲的誘集研究[J].四川林業科技,2013,34(6):69-71.
[13] 蒲興平,段守榮,李斌.苦參堿乳油防治蜀柏毒蛾藥效試驗[J].四川林業科技,2005,26(6):61-69.
[14] 張弛.印楝素乳油對蜀柏毒蛾的防治效果研究[J].防護林科技,2013,116(5):28-29.
[15] 陳小平,李斌,陳小波,等.烏頭提取物對蜀柏毒蛾生物活性研究[J].中國森林病蟲,2007,26(6):31-32.
[16] 李斌,陳小平,李映平,等.1.2%苦參.煙堿煙劑防治蜀柏毒蛾技術研究[J].四川林業科技,2003,24(4):61-63.
[17] 譙金保.對蜀柏毒蛾防治的措施及對策[J].四川林業科技,2010,31(1):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