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寶良 劉衛華 熊瑩 邱詢學 楊宏偉 邱軍
摘要 在推進現代煙草農業建設過程中,五蓮煙區探索煙葉精益生產,取得了良好效果,并提出了下一步推進精益生產的思路。
關鍵詞 煙葉;精益生產;山東五蓮
中圖分類號 TS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6-0299-02
Exploration on Lean Production of Flue-cured Tobacco Leaves in Wulian Tobacco-planting Area
LIU Bao-liang 1 LIU Wei-hua 1 XIONG Ying 2 QIU Xun-xue 1 YANG Hong-wei 1 * QIU Jun 3
(1 Rizhao Branch of Shandong Tobacco Company,Rizhao Shandong 262300; 2 China Tobacco Shandong Industrial Corporation;
3 Tobacco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AS)
Abstract During the process of advancing modern tobacco agriculture,Wulian Tobacco-planting area explored lean production of the flue-cured tobacco leaves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next step to promote lean production ideas.
Key words tobacco leaf;lean production;Wulian Shandong
20世紀中期,日本豐田汽車公司首創了“精益生產方式”,也就是“豐田生產方式”(TPS-Toyota Production System),即通過生產的整體化、及時化、自動化,采用看板作業、標準作業、全面質量管理等精益化方式,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增加利潤。精益生產(lean management)是指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消滅浪費和持續改善為核心,用最少的投入成本獲取最大效益的一種全新的生產方式。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精益生產的基本思想,就是Just In Time(JIT),中文意指“在需要的時候,按需要的質與量,生產所需的產品”[1]。
精益生產源于工業化的生產,引入農業生產領域,并不神秘深奧,經過7年多現代煙草農業建設,當前煙葉生產已經具備了實施精益生產的基礎條件。近年來,云南滇東、貴州遵義、湖南郴州、湖北恩施、山東濰坊等產區在現代煙草農業建設過程中,開展了具有精益生產性質的探索與實踐,取得了豐富的成果[2-3]。作為現代煙草農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選擇,精益生產在煙葉生產實踐中也得到了進一步的驗證。2015年,山東日照煙草有限公司五蓮縣分公司在嚴控規模、主攻質量、煙葉生產逐漸由數量效益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的新常態下,緊跟現代煙草農業發展步伐,在五蓮縣于里鎮西安村煙田示范區積極開展精益生產探索,推進順利,效果理想。本文總結五蓮煙區開展精益生產的經驗,以期為深入推進精益生產提供借鑒。
1 五蓮開展精益生產采取的措施
1.1 以精心組織為保障,確保項目順利實施
研究制定了《精益生產研究項目工作方案》和《考核方案》,明確了項目總體思路:以基地單元為載體,以工業需求為導向,以核心示范和大面積推廣為手段,集成技術、綜合開發、提高質量、彰顯特色、提高山東煙葉工業可用性;明確工作目標:示范區全部種植K326品種,實施精益生產和GAP管理,配方平衡施肥推廣面積達到100%;整地、起壟、施肥、移栽、植保等主要生產環節農機作業率達到100%,打頂、采收環節進行機械化示范;“8點式”密集烘烤工藝推廣達到100%。并明確了工作步驟和考核標準,專門成立了項目實施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明確了公司與煙站各自職責,縣公司負責方案的制定、技術指導和監督考核工作,煙站負責具體工作落實,安排了業務水平高、責任心強的技術員專門抓,形成了分工明確、組織到位、落實有力的工作格局,確保了各項措施的有效落實。
1.2 以精確信息為前提,確保決策科學合理
項目組對示范區煙田土壤進行了全面細致取樣,覆蓋示范區全部煙田,對前茬作物、氣象數據、主要病蟲害、種煙農戶等相關方面進行了深入調查,形成了精確可靠的原始信息,并形成基礎信息數據庫。利用氣象信息,結合常年經驗,合理確定了移栽期;利用取土化驗信息,結合品種特性,合理確定了煙田施肥量;利用往年主要病害發病信息,結合病蟲害預測預報情況,合理確定了病蟲害防治關鍵技術措施。
1.3 以精良技術為核心,確保大田整齊一致
按照技術“精益化”“集成化”“體系化”要求,結合往年煙區氣象數據分析情況,專門制定了《精益生產研究項目技術方案》,基于提高煙葉質量,重點推廣了配方施肥、蟲害物理防治、中心花開放一次性打頂、成熟采收、8點式精準烘烤工藝5項適用技術和煙田高起壟、機械定點刨穴、寬行窄株栽培3項重點技術措施,提高了機械化作業水平,增強了煙田抗旱防澇抗倒伏能力,煙株田間長相合理,群體結構適宜。
1.4 以精細管理為基礎,確保技術落實到位
項目實施過程中,技術人員全程跟蹤指導,做到精細化管理,實現了煙葉生產“七統一”,即:統一物資采購、統一起壟施肥、統一機械刨穴、統一供苗移栽、統一田間管理、統一專業植保、統一采收烘烤,大田內無花、無杈、無病蟲、無雜草,煙株平頂整齊,把示范區做成了高標準、高水平的示范樣板田。
1.5 以精干隊伍為支撐,確保服務質量提升
通過舉辦培訓班、座談會、聘請專家現場指導等方式,加強精益管理理念和精益生產知識培訓,提高了煙葉技術人員和煙農的精益生產意識和精良技術水平。針對各個生產環節,嚴格考核獎懲,促進技術措施及時落實到位,并與煙農簽訂了協議,規范農事操作,提高了煙農開展精益生產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另外,充分發揮合作社服務功能,開展專業化服務,不但提高了作業效率和作業質量,而且減少了用工,降低了生產成本。全縣已打造了一支懂經營、會管理、精業務的煙葉基層管理隊伍;培養了一支理念新、技術過硬的煙技員隊伍;培育了一支懂技術、善經營、業務精的職業化煙農隊伍;培訓了一支熟練操作的專業機耕、植保、烘烤、分級等合作社隊伍。
2 精益生產的效果
精益生產示范區植煙面積20 hm2,通過開展精益生產,實現了煙葉生產提質增效、減工降本,平均產量達到2 428.5 kg/hm2,平均產值61 732.5元/hm2,上等煙比例60.86%,平均節省生產成本1 492.5元/hm2,煙農植煙效益明顯,具體成效有以下幾個方面。
2.1 樹立了精益管理理念
通過開展精益生產,煙葉技術人員和煙農在不斷學習培訓和實際操作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把精益管理理念入腦、入心、入行,筑牢了精益理念的思想基礎,樹立了向管理要效益的理念,不管是思維方式,還是行為習慣都發生了根本性轉變,逐步形成了自覺加強精益管理、實施精益生產的濃厚氛圍。
2.2 優化了生產管理流程
初步形成了以“精心組織—精確信息—精良技術—精細管理—精干隊伍”為主體的精益化生產模式,優化了精益管理組織形式、管理模式以及關鍵生產環節的技術措施,使生產流程更加統一有序、技術標準更加規范到位,為煙葉生產高標準、高水平開展奠定了基礎。
2.3 完善了K326配套技術
示范區內全部種植K326,針對優良品種特性,制定了優質壯苗培育、精準測土配方施肥、精準成熟采收、精準烘烤等配套技術,實行良區、良種良法配套,與以往相比大田長勢更加整齊,長相更傾向于中棵煙,烤后原煙外觀質量好,80%以上呈橘黃色,煙葉身份中等,油分有,色度中等,外觀質量基本為中上等級質量水平;內在品質較高,總植物堿、總糖和還原糖含量適宜,香氣質中等偏上,香氣量較充足。K326品種的成功推廣,為優良品種的全面推廣奠定了良好基礎。
2.4 取得了良好經濟效益
通過該項目的開展,煙葉產質明顯提高,示范區平均產量2 428.5 kg/hm2,平均產值61 732.5元/hm2,上等煙比例60.86%,同比分別提高了11.47、19.13、8.25個百分點,分別比全縣平均水平高出8.62、17.20、18.14個百分點。減工降本明顯,據統計,起壟覆膜環節降低生產成本300元/hm2;植保環節降低240元/hm2;烘烤成本按照產量2 250 kg/hm2計算,降低成本787.5元/hm2;以上環節共計減少生產成本1 327.5元/hm2。輻射帶動了周邊逾200 hm2煙田質量特色的提升,煙農普遍受益,共增收40余萬元。
3 進一步推進精益生產的思考
五蓮煙區在今后煙葉生產過程中需要積極推廣成功經驗,充分明確精益生產目標,加強系統設計,不斷創新探索,加速推進,進一步解決煙葉生產管理粗放、用工成本高、質量特色不突出等問題,持續提升煙葉精益生產水平。
重點在基礎支撐配備、作業流程規范、資源合理配置等方面形成合理適用的配套體系,夯實基礎。通過舉辦培訓班、召開座談會等形式,持續加強精益生產宣傳,加強精益生產知識培訓,促使精益生產理念更加深入人心;通過不斷總結完善,相信會逐步形成一套持續改進完善、系統規范有效的煙葉生產精益管理長效機制。并將以點帶面,輻射帶動,推動煙葉整體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4]。
4 參考文獻
[1] 詹姆斯·P·沃麥克,丹尼爾·T·瓊斯,丹尼爾·魯斯.改變世界的機器[M].沈希瑾,李京生,周億儉,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2] 冰火,建利,江洪東.論煙葉精益生產[J].中國煙草學報,2014(1):1-8.
[3] 吳開成,王暖春,劉中慶.山東煙葉精益生產的探索與思考[J].中國煙草科學,2014(6):104-108.
[4] 丁偉,王豐,李繼新,等.加拿大煙葉生產對我國現代煙草農業建設的啟示[J].中國煙草學報,2008(1):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