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游戲與影視產業對于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推動了此項技術的發展。它通過計算機技術來生成一種仿真環境,為用戶提供一種多源信息融合交互式的全新視覺體驗。本文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在電影藝術中的應用、缺陷以及發展,來探究這一技術需要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VR;電影藝術;沉浸式;觀影
虛擬現實技術(VR)是一種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借助傳感頭盔、數據手套等設備,讓用戶在虛擬生成的三維動態環境中發生實體行為的仿真性技術。這種技術的誕生突破了原來以視覺、聽覺為主的感知系統,用戶可以產生觸覺、味覺等感覺通道。它所涉及的核心技術,主要包括人工智能、計算機傳感技術、人機接口技術、計算機圖形學、實時計算機模擬技術等。自20世紀90年代此項技術成型以來,已廣泛的應用于醫學、考古、工業、軍事、建筑、教育、農業等方面,是各國家高新技術研究水平的體現。
21世紀以來,隨著影視藝術不斷在制作技術層面的提升,虛擬現實技術在電影產業的應用日益寬泛。就目前影業的發展趨勢來看,西方電影的發展已至瓶頸,模式的成型與好劇本的稀缺導致了好萊塢等電影集團難以找到出口。20世紀80年代佳片涌出的時代已經久遠,因此虛擬技術的應用被認為是西方電影產業又一個時期轉變核心因素。很多人也認為,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給電影帶來了新的觀影體驗,新的電影時代即將到來。
1 虛擬現實技術在電影藝術中的應用
虛擬現實技術在電影藝術中的技術應用方式是利用多臺攝影機,包括虛擬攝影機在擁有360°全景畫面和漫游不同場景的新媒介下來講述故事。近年,隨著VR技術的成熟與影視人的呼吁,多部VR短片成功制作,如《Henry》《Lost》《二重奏》等。《Lost》短片擁有很強烈的游戲感,通過一些明顯的視覺元素將觀眾指引到故事的動作中心,而且觀影的方式也十分新奇,不僅可以站著看,還可以坐著、趴著看,當你固定了你的視角以后,隨著你凝視的視角,影片動作的進行仿佛真的迷失了一般。《二重奏》是由迪斯尼推出的一部標準的360°全景電影,影片講述的是一對青梅竹馬的伙伴一起成長、經歷、陪伴的故事,影片中有一只小狗,而小狗是兩人交匯在一起的關鍵元素。觀眾可以在觀影過程中選擇男孩、女孩不同的成長視角,最后通過小狗的牽引完成故事的結局。而故事的導演格蘭·基恩說:“通過擁抱新的技術,我發現自己又重新燃起了對動畫的熱愛”。確實,虛擬現實技術在電影短片的制作應用已經成型。
在電影長片中,虛擬現實技術也作為影片的重要元素出現在多部影片當中,如《黑客帝國》《阿凡達》《鋼鐵俠》《夏日大作戰》等。《阿凡達》中很多場景突出了“連接”技術,而這項技術就是虛擬現實技術。而在最新的《鋼鐵俠3》中,制作方花費大量資金對虛擬現實技術進行應用,影片有一個橋段是托尼和佩珀在托尼的實驗室觀看能量云,觀眾在影院觀影時可以通過佩戴專業設備跟隨主角視角進入到能量云里,欣賞這新世界的美妙。由此看來,虛擬現實技術在長片電影中的應用可以是其他游樂項目及主客觀視角的展現,帶來獨特的交互式觀影效果。
2 虛擬現實技術在電影藝術中的缺陷
虛擬現實的出現也帶來了新的問題,你要怎樣來觀看故事?導演需要怎樣來講故事?那又要如何將表達的故事展現出來?這是VR技術必須要解決的核心難題。雖然很多公司都渴望利用VR新技術,但很多公司從捕捉素材開始,要如何在現有的三維的顯示世界里表現360°的世界就是一個致命的難點,更何況要讓此項技術來講述一個精彩的故事,并把人們的情感聯系帶入其中,更是難上加難。
想要制作一部精良的VR電影不僅僅需要藝術才華,首先需要解決的是技術問題。雖然這種全新故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沉浸式觀影體驗,但是長時間的觀影容易讓觀眾感到惡心反胃。有觀者經過體驗VR電影后表示:“剛開始確實對這種新的電影技術帶來的全新視覺歡心不已,但隨著故事的進行,全景的視角讓人感到暈眩,開闊的視角容易導致對劇情的忽視”。VR影片的觀影研究也表明20分鐘左右的VR電影是極限,而必須借助裝備與數字化環境中的對象也是導致VR電影難以普及的重要原因,除去極度熱衷新興技術的人群愿意購買、攜帶傳感設備外,甚少有人愿意購買這樣技術產品。而影院也表示,單場或少量影場可以專門配置VR設備,但是由于添置設備帶來的資金投入務必會導致票價的提升。根據國內現在的電影環境普及與配置VR裝備還需要時間,除非傳感頭盔能普及如同人類愿意便攜的日常用品一般,那么VR電影將故步自封。并且創造VR內容是一個耗時、復雜又昂貴的過程,不管是拍攝現實世界還是創建虛擬世界,都需要嚴格的掃描和編輯能力,而且專業的設備的耗材也帶來了極大的資金增項。
VR電影的產生是一種全新的影視藝術形式,它是電影與游戲的混合體,并且影片的生產制作從場景、拍攝開始,到演員的表演和剪輯方式都需要重新設計。VR科技公司盡最大的努力吸引電影制作者進入到VR電影的開發中來,而現實是由于現有的虛擬現實技術硬件的短板。就現有的影片反饋來看,視覺效果的提升舉步維艱,多數影片利用的是配合視覺特效工具與CG技術來達到VR的程度,很多電影制作專業人士則期待VR技術進步以后再投入到新電影產業當中。
3 對于虛擬現實技術的發展與展望
就現有的VR技術手段,在長片電影中的應用還只局限于某個情景或元素的展現,完整的VR長片的制作并不現實。電影屬于創作藝術,觀者完整的觀影需要有節奏、劇情與未知的結局,這都需要創作者主觀的牽引,如果影片完全由觀眾自主掌控,各種新的問題將隨之而來。
電影藝術的發展歷程是二維影像——三維立體——四維立體——全景沉浸式觀影。全景沉浸式的觀影方式必然如同任何科學技術的發展規律一樣,由于自身的短板缺陷,注定其只是一個過渡性模式。2015年,美國的Magic Leap公司表示“直接利用Magic Leap技術”實現拜托虛擬現實,必須借助設備而達到增強現實的功能,并且不使用任何的合成技術。這種技術是利用特殊的透鏡——光子廣場芯片,把數字內容投射在觀者的透鏡上,徹底解決傳感設備帶來的有限視角與延時問題,如果研發成功,將如同人平時佩戴的眼鏡一般輕便。筆者認為,這項技術將是VR技術的出口,而這項技術的突破也將改變全景沉浸式觀影的方式。
電影對VR技術的應用確能抓住觀影者的眼球,因為熱點能帶動關注。目前就VR技術在游戲產業的應用來看,游戲迷們對于此項技術對游戲帶來的新玩法表現出了十分的熱誠,同時也帶來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經濟效應。由此看來,每一個喜歡觀影的人都是潛在的受眾群體,如果VR在電影產業取得成功,將帶來極大的經濟效應。
參考文獻:
[1] 趙沁平.虛擬現實綜述[J].中國科學,2008(08).
[2] 陳浩磊.虛擬現實技術的最新發展與展望[J].中國科技論文在線,2011(01).
[3] 王健美.美國虛擬現實技術發展現狀、政策及對我國的啟示[J].中國科學技術研究所,2010.
作者簡介:唐肇鴻(1989—),女,湖南沅江人,湖南城市學院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教師,主要研究方向:動畫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