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劍鋒
摘 要:任務驅動體驗式教學,以校企合作項目、學科競賽為設計任務,根據企業開發流程組織教學,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親身體驗設計的每個流程。學生在實踐中感知、認識、應用設計知識,在“干”中學,“用”中學,從而實現“教、學、做”一體化和教書育人的目的。
關鍵詞:任務驅動;工作流程;虛擬仿真
產品設計作為工業設計專業的核心課程,是培養學生專業能力的最主要的課程。以職業能力為依據,以典型產品設計開發為教學目標來設計課程,將工作過程貫穿于課程實施的過程中。采用任務驅動體驗式教學模式,根據市場的真實情況嘗試對學生進行“教學做一體化”的現代教學。把企業的實際項目帶入課堂,創設性地讓學生體驗設計項目的開發過程,從而發揮學生的能動性。時刻調整教學計劃和教學設計,統籌兼顧,在市場、學校和學生之間利用設計項目來實現教學育人的目的。
1 任務驅動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意義
任務導向體驗式教學法以任務驅動來教學,在履行任務的過程中,以參與、體驗、互動、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1]充分發揮學生自身的認知能力。調動他們已有的知識體系,在實踐中感知、認識、應用,在“干”中學,“用”中學,這是較為先進的教學理念,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有效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特別適用于產品設計課程的教學,能很好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相對獨立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 任務資源
任務選擇遵循以下幾個原則:第一,設計任務具有實用性,學生能運用所學知識完成設計任務,設計出的任務要做到與實際項目相聯系,讓學生將學到的知識真正應用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給學生創造學以致用的情境,更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第二,設計任務具有目的性,根據所需課程掌握知識的重點與難點,完成相應的設計任務。課程有一個主要的設計任務,根據設計流程細分三個設計任務。第三,設計任務具有趣味性,企業和比賽的項目都是學生熟悉的典型產品,讓學生可以隨時切換扮演的設計師與消費者的角色,增加學生在設計過程中的樂趣。
任務資源主要有校企合作項目和學科競賽,“雙軌并行”。工業設計專業的功能性和實用性較強,為此必須針對本專業選擇合適的企業進行合作,以有效的提升學生和合作的質量和效果。除了校企合作項目作為學生的課程任務外,也可以基于設計比賽以產品專題設計為任務;基于設計比賽產品專題設計課程教學縮短教學與實踐的距離,讓教師和學生對行業動態和設計界最新的價值導向有所了解,從而有效開辟實踐性教學的新空間。
3 任務驅動體驗式教學的實施
任務驅動體驗式教學法以企業項目為依托,根據企業項目開發流程并組織教學,讓學生參與到項目開發的過程中去,親身體驗設計的每個流程,解決每個階段發現的問題。創設性地營造各種真實工作情境,讓學生在學習中工作,工作中學習。
3.1 設計流程體驗教學模式
(1)市場調研的體驗教學形式。產品調研階段依據市場調研課程的任務組織教學,學習的過程中,項目的組織、劃分與學習通工作任務一致。在市場調研任務階段,以培養職業能力為導向,盡可能設置真實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執行工作任務的過程中體會市場調查的工作方法與技巧。[2]學生應該首先了解市場調研公司的真實項目或者比賽的要求,從而確立調查目標、制定調查方案、搜集資料、數據整理與分析、撰寫報告及跟蹤反饋等六個步驟。開展的教學過程和企業的實際調研業務高度仿真,整個過程教師以啟發式教學為主,采用的是將講授課堂、學生討論與學生親身體驗、模擬實驗等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2)提出概念任務的體驗教學形式。設計定位階段學生主要根據前期的市場調研總結的報告來實施,整個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主體,學生運用產品設計思維方法來制定創新方案,從而鍛煉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從教師的導引,學生親自參與實踐,師生的交流這三個方面進行教學。教師引導學生從用戶的背景(如年齡、職業、喜歡、受教育程度、工作等)來了解用戶,學生通過分析和討論發現消費者的喜好以及生活習慣等。學生通過扮演角色,互相提問的方式來發掘是驅動用戶使用這些產品的動機;各小組通過頭腦風暴法發現產品的目標用戶最終需要什么;最后讓學生體驗公司的評審現場,小組互相投票,教師進行總結從而確定最終的設計概念。
(3)設計制作任務的體驗教學形式。設計制作階段的學生已經具有較好的專業基礎知識,因此理論知識以夠用為度,本著以培養職業技能為主的原則,突出訓練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首先,課堂的組織與實施按照實際工作過程來開展,與實施項目的順序同步,在學生制作產品階段,讓學生體驗設計師、消費者和學生三個角色之間的變換。另外,構建多元化的方案評審體系,考核內容包括調查報告、創意發想、草圖描繪、建模、渲染、報告書、版式設計。在課程教學的進展中分階段匯報工作,各組匯報階段成果并提出設計過程中遇到的疑問,教師進行點評和答疑,考核由一次評價改為階段性過程匯總的綜合評價。階段匯總和反饋是師生間相互交流的重要手段,在學生完成一階段任務后,不應立即進入下階段,而應及時總結,對學生的設計成果進行評價,鼓勵各組學生內部和不同組之間互相討論,通過反饋和總結讓學生不斷進步。
3.2 設計環境體驗教學模式
整個教學過程在仿真工作室開展,采用設計公司規范化的運作模式,在教師傳授專業理論的同時,安排的所有實訓項目均按設計公司的實際設計項目工作流程來操作,包括項目團隊建設、項目管理、項目實施、人員分配、工作分工、統籌等。在工作室這樣一個仿真的環境中,充分模擬設計公司的部門人員協調工作能力和培養良好的人際關系。在承擔設計任務的過程中,如何處理好同客戶的關系、同各部門的關系、同上司的關系,培養學生得口頭表達能力及說服能力具有現實意義。真正做到將學校教學和社會實踐有機結合起來,采取全新的實訓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體驗企業的工作環境、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從而做到學生畢業走出校門便可獨立走上工作崗位。
4 結語
整體而言,任務驅動體驗式教學模式以強化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和產品造型能力為基礎,以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及就業技能為目的,形成整體優化并具有鮮明實踐特征的產品設計課程,從而達到知識與能力并重,教育與產業互動的局面。同時也大大提高學生學習專業課的效果。學校經過幾年的建設和努力,培養大量的“職業技能型”產品設計專門人才,使其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前景,從而逐漸得到企業的認可。
參考文獻:
[1] 楊潔.對外漢語教學中任務型教學法運用的案例分析 [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4(11).
[2] 楊學分,袁泓.基于真實項目驅動的《市場調研》課程教學設計[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旬刊,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