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國際的綜合國力競爭中,最為重要的就是軟實力的建設。在中國,所謂的軟實力就是指國家的文化建設,中國燦爛悠久的歷史文化經過數千年的積累和沉淀逐漸成就了中國如今親善友好的大國形象,而文化軟實力則是中國塑造和維護國家形象的重要基礎之一,必須予以高度的重視。本文將結合軟實力的綜述,簡要分析和研究軟實力與中國國家形象的塑造。
關鍵詞:軟實力;中國;國家形象;塑造
0 引言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時代背景下,各個國家之間實現了經濟文化大融合,在使得國家交流變得更加方便、快捷的同時,各國自身的國家特色也在逐漸被消磨、殆盡,為了能夠將本國的國家特色保持下去,為了能夠突顯出本國的鮮明個性,需要盡快塑造出適合本國的國家形象,在文化軟實力的建設之中,國家形象被塑造出來,對于中國來說,建設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就是增強中國的軟實力,就是在為塑造中國的大國形象打下堅實、牢固的基礎。
1 軟實力的概述
1.1 軟實力的定義
軟實力,顧名思義是與硬實力相對,所謂硬實力是指國家內部的硬件設施和經濟數值等國家中有形的硬性實力,而軟實力是指一個國家的文化、主流價值觀、政治制度等無形的內在因素,簡單來說軟實力是指一切與物質化因素無關的實力。軟實力這一概念,最早由20世紀90年代初期,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提出,一個國家擁有軟實力就是指它并非使用威逼、利誘等強制性手段,而是通過充分發揮其自身的魅力來吸引別國,最終實現自身預期目的的一種能力,國家想要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強國、大國,除了需要構建堅實穩固的軍事實力、經濟實力等硬性實力之外,還需要構建充滿魅力的軟實力,尤其是在當今現代化、信息化進程的深入推進下,構建國家的軟實力更是顯得尤為重要。[1]
1.2 軟實力的內容
剛才提到,軟實力并不是國家通過威逼、利誘等強制性手段來威脅別國,而是通過營造自身的國家魅力,利用國家強大的吸引力,來使得別國自愿與本國達成合作意向,從而實現最終目的。所以簡單地說,軟實力的內容就是指能夠使得國家充滿魅力和吸引力的內容,主要有政治、文化和外交這三個方面。政治是指該國家本身的政治價值觀以及社會的主流價值觀;文化就是指該國家自身的民族文化;外交則是指該國家具體的外交政策。
2 國家形象的概述
國家形象是一個政治詞語,最早由美國政治學家布丁提出,具體來說國家形象是指該國家對自身認識的外在展示以及別國對該國家的具體印象和總體認識,可以這么說,一個國家的國家形象基本上就是對該國家的高度總結與概括。根據專門針對中國國家形象的研究調查報告顯示:大部分人認為中國的國家形象是和平、中立、友善,尤其是在中國提出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大國崛起的情況下,人們對于中國又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但同時仍然有一部分人和國家對中國還抱有誤解和偏見,認為中國是充滿獨裁專制和暴力統治的國家,認為中國公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所以對于中國的崛起保持著高度的警惕。在此背景下,中國更應該建設軟實力,塑造一個更加全面、立體的國家形象,幫助那些不了解中國的人民和國家消除對中國的偏見與誤解,重新審視這個充滿魅力和吸引力的東方文明大國。[2]
3 軟實力與中國國家形象的塑造
3.1 軟實力構建中國形象
軟實力對構建中國國家形象有著直接的影響作用。在某種程度上,我們甚至可以認為軟實力能夠決定中國的國家形象,好比說,中國擁有燦爛輝煌的數千年文明歷史,在漫長悠久的歷史長河中,中國形成了一種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文化內涵,尤其是中國古人智慧超群,發明了各種各樣影響世界文化和發展進程的事物。例如,舉世聞名的“四大發明”;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西安秦始皇陵兵馬俑;長城以及各式各樣的中國傳統建筑等等,無一不被人嘖嘖稱奇、嘆為觀止。中國在不斷弘揚和發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過程中,也營造出了一個文明古國的國家形象,特別是中國數千年來倡導的儒家文化,提倡和諧中庸的思想理念,這也直接影響著中國的外交政策,中國提倡和平自主的外交原則,堅持以和平對話的方式構建和諧型外交關系。因此,在外交政策方面也能夠體現出中國和平、中立的國家形象。由此可見,軟實力對中國國家形象的塑造有著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中國國家形象的塑造是建立在軟實力基礎之上的。[3]
3.2 中國形象體現軟實力
軟實力是構建中國國家形象的基礎,同樣中國的國家形象也能反過來體現出中國的軟實力。首先,中國現在展現給世人面前的國家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國現在實際情況的一個高度的濃縮和概括,也是現階段中國發展實情的一個簡單展示;其次,中國的國家形象中極具多元性和民族特性,這與中國擁有豐富多樣的少數民族且每一種少數民族都具有其本身獨特的民族文化,中國國家形象中帶有的多種多樣的民族文化,正是中國文化軟實力的體現和象征,并且中國的國家形象越全面、越豐富、越立體也代表和象征著中國的軟實力建設越深入、越成功;最后,中國軟實力建設的成功與否還完全有賴于中國國家形象的塑造,即使中國擁有超強的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如果沒有良好的軟實力建設,那么中國展現出來的國家形象,還是片面的、不完全的。
4 如何利用軟實力塑造中國國家形象
4.1 充分利用互聯網,讓外國更了解中國
如今,社會已經完全進入到了互聯網時代,各種消息和信息都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查找和審閱。然而,目前中國有很多重要的網站,如以百度為首的各大搜索網站,還有新浪、搜狐等大型網站中缺乏大量的英文信息,這給很多想要了解中國文化,卻苦于不會漢語的外國人造成了嚴重的阻礙。所以,中國想要提高軟實力,樹立大國形象,需要充分考慮到外國友人的語言需求,讓中國各大網站在不斷更新和擴充中國各種信息的同時,也需要盡量多增加一些英文信息,方便國際友人更加深入詳細地了解中國,這也是增強中國軟實力非常重要的一點。
4.2 繼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軟實力中最為關鍵的就是文化軟實力建設,中國擁有無可比擬的燦爛文化,而想要利用軟實力來塑造中國的大國形象,還需要在現有的基礎上繼續傳承和弘揚優秀的民族文化并將其發揚光大。與此同時,中國還需要充分利用國內現有的國際友人,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國際友人來宣傳中國,如最近網上大熱的綜藝節目《非首腦會談》,就是通過讓外國人進行對話聊天的方式,將自己在中國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分享給其他朋友,特別是讓外國人能夠通過自己的同胞來更加詳細、全面地了解中國,這也是增強中國軟實力的重要一環。
5 結論
想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塑造出屬于中國泱泱大國、親善友好的國家形象,離不開文化軟實力的建設。在大力建設、弘揚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過程中,讓世界各地都能夠對中國有一個更加全面、深入的認識,進而逐漸消除國際社會對中國的偏見和誤解,加深彼此之間的國際關系和國際友誼,實現全世界和諧進步、共同發展的美好愿景。
參考文獻:
[1] 顧玉章.論軟實力與中國國家形象塑造[D].燕山大學,2015.
[2] 鄭東旭.從塑造國家形象的視角看中國軟實力的構建[D].華東師范大學,2016.
[3] 賀虎.軟實力視域下的中國國家形象塑造[D].廣西師范學院,2015.
作者簡介:約翰胡貝(JOHN RICHARD HUBER)(1973—),男,美國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