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佳敏 高云飛
摘 要:在《聊齋志異·小謝》中,蒲松齡講述了貧寒書生陶望三與兩個女鬼小謝、秋容之間的美好愛情,用委婉、細膩的筆觸寫出了小謝、秋容兩個小鬼頭天真爛漫、頑皮嬉戲、急人之難的性格特點,并且同中有異:小謝文弱、嬌柔,有雅人之含蓄;秋容勇敢、堅強,有俗人之賢惠;陶望三風流倜儻又堅守禮法,狂放不羈又深情綿邈,關心社會,剛正不阿;三郎著墨不多,寥寥數語卻足見他身上的俠客精神?!缎≈x》全篇不過3000字,卻將每個人物都刻畫得栩栩如生、個性鮮明,讀來情趣盎然。
關鍵詞:小謝;秋容;陶望三;性格特點
蒲松齡,清代文學家,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淄博)人,生于明朝末年,歷經康熙順治兩朝。科舉和寫書貫穿了蒲松齡的一生,他4次參加科舉,卻屢次落第,71歲始成貢生,中年作幕于寶應,后居鄉以師塾終老。家境貧困,接觸底層人民生活,能詩文,善作俚曲?!读凝S志異》是他用數十年時間寫成的短篇小說集,期間不斷修改增補,運用了唐傳奇小說文體,通過談狐說鬼的方式,批判當時的社會、政治,同時也反映了一定的社會風俗。在以志怪傳奇為特征的文言小說中,《聊齋志異》是最富有創造性、文學成就最高的,郭沫若評價:“寫人寫鬼高人一籌,刺貪刺虐入骨三分?!?/p>
1 秋容、小謝——同中有異
小謝和秋容都是女鬼,因此她們性格中有一些共同點。她們與人間女子相比,擺脫了人間禮教的束縛,也不用遵守人間的禮儀規范。蒲松齡正是借這一特殊身份,塑造了兩個性情可愛、善良聰慧、隨性所為的獨特女鬼形象。小謝和秋容身上沒有禮教的陳腐氣息,人最自然的本性在她們身上得到了體現。秋容年約二十,小謝年約十七八,初次見陶望三這個陌生男子,兩人“立榻下,相視而笑”,隨后便是毫無顧忌地嬉戲作弄。秋容膽大,“翹一足踹生腹”,小謝在一旁掩嘴偷笑,秋容近前用左手捋陶望三的胡須,右手輕拍其臉頰,微微作響,小謝在一旁笑得更厲害了。這時陶望三驟起,罵道:“鬼物敢爾。”兩個小女鬼嚇得急急忙忙逃走了。晚上,兩人再次捉弄他,以紙條捻成細繩穿他的鼻子,陶望三“暴起而訶之”,兩人“飄竄而去”,待他睡下之后,又來撓他的耳朵。這些行為都發生在三人初識之時。后來三人關系緩和,但是小謝和秋容仍會捉弄陶望三,有時“探手于懷,捋袴于他”,有時在他讀書的時候,故意把書合上,或者“交兩手掩生目”,她們的頑皮惹得他火冒三丈,但捉又捉不住。久而久之,陶望三也不以為意了。這種肆無忌憚的捉弄嬉鬧,完全是生活中淘氣孩子的惡作劇,調皮可愛,童心未泯,這是她們性格中天真活潑、愛玩愛鬧的方面。另一方面,小謝、秋容也是兩個善良、深情的女鬼。陶望三落難之時,她們不離不棄,全力營救,并且對彼此妒念全消,相互扶持,令人動容,更看出她們的善良。
同時,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小謝和秋容的性格特征在細微之處還是存在差異。首先在體質方面,秋容明顯強于小謝,書中剛開始捉弄陶生的動作幾乎都出自秋容,小謝年幼,她只是在一旁偷笑,“少者掩口匿笑”“少者益笑”“遠立以哂”。后來陶生落難,秋容先帶酒食到獄中探望,并且“入獄報生,返身往偵之”。而小謝第一次探望陶生說:“妾馳百里,奔波頗殆。”在趕去見陶生的路上,她的腳心被堅硬的荊棘扎中,“痛徹骨髓,恐不能再至矣”。除這一細節表現出她們體質的強弱之外,還陽時情況也表現出她們體質的差別,秋容“直出”,進入棺木后消失,“頓蘇”中“頓”字可以解釋為立刻,秋容蘇醒的時間是非常短的,幾乎是片刻之間。而小謝第一次忘記吞符,還陽失敗,后得道士鼎力幫助,還陽后“把足呻言趾股酸痛,數日始能起”。從這里我們不難看出,秋容的體質是極好的,奔波百里看望陶生,書中沒有任何描述她體力不支的話語。而小謝則相對文弱、嬌柔,她看望陶生,只一次便十分疲乏,她還陽后,身體酸痛,數日后才能起身行走。
其次,兩人的文化程度也不同。陶生贊小謝:“卿雅人也?!蹦暧讜r,小謝曾跟著父親學書,雖久不作,“劣不成書,而行列疏整”。經陶生指點后,逾月書寫端好。秋容首次寫字,“涂鴉不可辨認”,“數月”后能詩。陶生在獄中,秋容送去的是酒食,解決溫飽問題,小謝送去銀兩。從上述事件中二人的不同表現可以看出,小謝文化程度較高,送銀兩體現了她思慮更為周到;秋容文化程度較低,送酒食體現了她從實際方面考慮,先解決溫飽問題。
其三,兩人對于陶生的感情表現也不同。秋容看到陶生教小謝寫字時,“色乍變,意似妒”,注意到自己寫字不如小謝的時候,秋容面有慚色,“粉黛淫淫,淚痕如線”,使得陶生百般勸解??梢钥吹?,秋容的情緒表現是比較明顯的,喜怒都寫在臉上。而小謝在全文中的感情以及情緒變化都表現得極為含蓄,她沒有出現過像秋容那樣“色乍變”的情形,文中很少描寫她的嫉妒心理,有的就是與秋容爭媚,也幾乎是一筆帶過。在小謝忘記吞符,還陽失敗,不能與陶生結為夫妻的時候,她“痛哭而返”,并沒有大吵大鬧,只是在暗處的角落里獨自哭泣。可見,小謝是十分含蓄的。
2 陶望三——風流倜儻,堅守禮法,剛正不阿,深情綿邈
陶望三是《小謝》中的男性主人公,是一位個性豐富的書生。他風流倜儻卻又堅守禮法。陶望三喜歡去妓院喝酒,但對于女色態度堅定。當朋友夜里讓妓女去誘惑他的時候,他笑而不拒,但其實整晚對來訪女子沒有任何的沾染。有婢女夜晚私自來找他,他也坐懷不亂,從沒有過行為失當的時候。從書中對陶望三這些行為舉止的描寫可以看出,他雖出入風月場所,卻能潔身自好。小說末尾異史氏認為陶望三最后能得到兩位佳人,是因為他“不私奔女者”,贊賞了他的這一品質。陶望三剛正不阿,他雖是窮酸書生,卻有自己的準則。在他趕考前,三郎規勸他不宜參加這次的考試,會有不吉利的事情發生,陶望三堅持上路,認為裝病而不參加考試是很恥辱的行為。接著他就被關進大牢,原因是陶望三先前喜好以詩詞針砭時弊,諷刺譏笑社會上的不良現象,得罪了地方權貴,這些權貴便蓄謀陷害,暗地里賄賂學使,誣告陶望三。這里可以看出,陶望三對于社會不公平、黑暗的現象直言不諱,敢于揭露批判。一個正直、關心社會的書生形象躍然紙上。陶望三狂放不羈卻又深情綿邈,他家徒四壁,想借姜部郎廢棄的府邸來讀書,因府邸“多鬼魅,?;笕恕?,姜部郎拒絕了他。陶望三寫了一篇《續無鬼論》,并說:“鬼何能為!”人們提到鬼都是心生恐懼,而陶望三不但沒有害怕,還與鬼同住一屋,后來設“鬼帳”,教小謝、秋容、三郎讀書,與小謝、秋容相知相愛,結為連理。在得知秋容被黑判擄去后,陶望三揚言要將神像“踐踏為泥,數城隍而責之”。這些行為可見其狂放不羈。他對于小謝、秋容的深情也可以從小說的細節中看出。秋容被擄,他大罵城隍:“案下吏暴橫如此,渠在醉夢中耶?!边@無疑是一種真情流露。小謝第一次還陽失敗,他不想讓小謝難過,再次向道士求助,道士表明“無術”,陶望三哀求不已,最后道士答應以畢生術法相助,笑稱他為“癡生”,可見他對秋容、小謝二人的真心真情。
參考文獻:
[1] 蒲松齡.聊齋志異[M].北京:中華書局,2009.
[2] 袁行霈.中國文學作品選注(第四卷)[M].北京:中華書局,2007.
[3] 趙毓龍.試論《聊齋志異》中的狂生形象[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9(05).
[4] 林同.談《聊齋志異》的人物描繪[J].海南大學學報,1988(02).
作者簡介:高佳敏(1995—),女,甘肅白銀人,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