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萬才
(榆林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榆林 719000)
榆林經濟新常態下人力資源現狀調查研究
白萬才
(榆林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榆林 719000)
在知識經濟的今天,人力資源在社會生產和經濟建設中的重要性越發凸顯。本文主要對經濟新常態下榆林高校人力資源的開發和管理現狀進行調查研究,并有針對性地提出發展對策。
榆林;經濟新常態;人力資源
在市場經濟迅速發展,科技創新不斷深入的當下,榆林地區的發展邁入新階段,對高校人力資源需求也日益增加。高校人力資源屬于特殊性資源,最大實現該項資源的價值不單單取決于其既有的知識及能力,更在于良好的組織環境,使其才智技能得以充分發揮。而在高校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上,應打破以往“常態”,順應新時期高等教育發展形勢,打造一支基于經濟新常態的高素質、專業強的教師隊伍。
1.1人力資源數量方面
“十二五”以來,伴隨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榆林地區基于提升教育質量和效益積極推進高等教育改革,教師隊伍日益穩定,教師素質整體得到提高,人力資源結構也逐步優化,科研能力大幅提高,這也為打造一支素質硬、水平高的教師隊伍奠定了基礎。但伴隨高等院校辦學規模擴大,專職教師數量增加不明顯,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辦學效益,見表1。

表1 2010和2015年榆林高校專職教師情況
1.2人力資源質量方面
從調查結果看,榆林市高校教師學歷大幅提高,特別是研究生學歷,但從整體看,占比仍為30%左右。學歷是對高校教師綜合素質衡量的一個重要指標,主要反映高校師資水平,和現階段高校發展、人力資源開發實際不相適應。
1.3人力資源結構方面
首先,從榆林高校教師在職務結構看,教授、副教授占比分別達到10%和30%,高級工程師占比為10%。可以看出,高校骨干力量還較為薄弱,學科帶頭人才明顯不足。
其次,從學歷結構看,當前榆林研究生學歷教師占比近30%,整體水利水平提高,但本科學歷比重仍有較大比重,因此必須推進高校教師再教育和培訓,提高教師學歷。另外,從年齡結構看,35歲以下占比超過50%,人力資源儲備充足;36~45歲占比僅僅是20%,受歷史因素影響,出現斷層。50歲以上占比最小,但高級職務人數多。
2.1明確理念,轉變職能
一方面,高校管理層應充分認識到經濟新常態下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的重要性,并意識到制約高校建設和發展的主要因素就是缺少高素質教研人才和高級管理人才隊伍。應積極樹立“人才為先、教師為本”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人力資源是新常態下高校第一資源,在當前知識經濟背景下,誰有豐富多樣的人力資源,誰能充分開發和利用不同人力資源,誰就可以在高校發展和競爭中有主導地位。
另一方面,要積極轉變院校管理職能。一是要盡快完善院校行政及后勤服務機制。在高校,行政、后勤方面的人員職責是為教研服務的,院校各職能部門在教師管理中,必須以尊重人才為前提,服務為目的,積極解決教師工作、生活、學習等方面的困難,為他們創造良好、穩定的工作環境;二是進一步改進高校管理模式,應把“尊重知識和人才”置于首位,不斷改善教師生活和發展環境,創建一個政策寬松、學風優良、尊重人才、關系和諧的高校環境,吸引各類人才,充實教師隊伍,穩定師資力量。
2.2制定規劃,強化管理
首先,應全面了解并掌握院校學人力資源狀況,針對現階段院校人力資源開發實際及管理能力來探討經濟新常態下的人力資源需求,創建和高等教育改革目標、任務相應的動態性人才結構調控機制,制定靈活多樣的措施,以應對改革和變化中高校人力資源需求,改進不合理的高校人力資源結構,以達到高校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其次,制定高校人才隊伍建設規劃時,應基于合理配置、結構優化、素質提升原則,加大投入力度,積極推進教師、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人力資源開發建設。此外,要將引進、培養及留住人才置于新常態下高校人力資源開發及管理工作的首位,以學科建設為中心,做好高層人才培養、引進及管理方面的規劃工作,不但要做好近期培養、引進多層次學科帶頭人,還應著眼長遠發展,將大師級學術學科帶頭人培養視為經濟新常態下高校人力資源開發的長期目標,保證學科持續性優勢。
在經濟新常態下人力資源建設直接關系到高等院校辦學水平提高和人才培養目標達成,所以,在明確高校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現狀基礎上,明確相關理念,轉變院校管理職能,制定人力資源發展規劃,進一步優化人力資源配置,以提升高校人力資源開發和利用效率,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宋楠.經濟新常態下我國人力資源成本管理[J].西部財會,2015(2).
[2]陳劍.人力資源管理新常態:基于業務的人才管理[J].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
[3]李小燕.經濟新常態下的人力資源新常態[J].中外企業家,2016(16).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8.085
F323.6
A
1673-0194(2016)18-0125-01
2016-08-20
榆林市科技項目子課題(2015CXY-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