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白鴿(河南職業技術學院 鄭州 450046)
網絡時代我國商貿流通業的創新融合模式分析
■ 張白鴿(河南職業技術學院鄭州450046)
基于互聯網時代,我國商貿流通業在電子商務市場的快速發展階段不斷衍生出新的發展模式。“互聯網+”的政府戰略,推動了商貿流通企業與網絡的結合,創造了商貿流通業的新融合模式。本文通過闡述我國商貿流通業發展現狀,及其在網絡時代發展的制約因素與發展特征,分析其所面臨的問題,提出我國商貿流通業的創新融合模式,即網絡零售模式,藉以此來為推動我國商貿流通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參考。
網絡時代商貿流通業創新
隨著網絡時代的來臨,互聯網的影響已經深入人們的生活。2015年,我國政府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希望通過“互聯網+”的方式,帶動各個產業的發展,以互聯網為基礎促進產業升級轉型。在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進程中,生產總值中服務業產值的占比不斷增加,經濟發展趨勢正在從工業型經濟向服務型經濟轉變。而作為服務產業的重要部分,商貿流通產業的快速發展,正在為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助力。在我國60多年的商貿流通產業發展進程中,產業發展呈現出多樣化渠道與多元化經濟路徑,開放程度不斷增加,已經成為了我國第三產業的支柱型主體。未來,隨著商貿流通產業的快速發展,必然將成為我國市場經濟中的主導型基礎產業。網絡時代我國商貿流通業的創新發展,已經成為當下亟需解決的一個問題。
所謂商貿流通業,即以商品流通以及為商品流通提供服務為經營內容的產業,其主要涵蓋批發和零售貿易業、倉儲業,以及交通運輸和郵電通信業等。作為社會發展的重要環節,商貿流通業決定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質量、運行速度及生產效益,是引導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并且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現代商貿流通業通過廣泛采用現代技術手段和先進的經營管理形式,對傳統形態進行創新和發展。據相關數據統計結果顯示,近年來,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一直保持著周期性的增長規律,并且自2010年以來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據商務部數據資料顯示,預計2015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6%,而2014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萬億元。在快速的發展進程中,我國商貿流通產業市場也逐漸形成了覆蓋城鄉的流通網絡,構建了以購物中心、倉儲式商店、超市、便利店、專業店等業態為支撐的城市商貿流通體系。尤其在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不斷增長的背景下,更是帶動了網購物流配送及批發市場物流配送行業的發展。
對于我國國民經濟發展而言,商貿流通產業的發展有著極大的貢獻,并且主要作用于生產與消費的銜接段。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商貿流通的產業集群化發展正在成為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關鍵驅動力。自2000年起到2014年底,我國商貿流通產業對國民經濟貢獻度高達15.44%,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國流通業的開放是一個重大的變化,不僅對我國經濟具有重大影響,而且對國外企業在我國的業務以及全球經濟資源的配置也產生重大影響。以往我國的流通業受保護程度比其它行業高,因此擴大開放所引起的變化也大。在經濟循環上,流通作為生產與消費之間的橋梁,流通業的全面開放對其它領域的波及效果也是多方面的。從流通業自身的變化來看,在商的流通業(批發、零售等)、物的流通業(物流等)、流通聯系部門(金融、廣告、信息、通訊、房地產、咨詢、餐飲等)等領域,也正在發生重大的變化。
據我國商務部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2萬億元,同比增長10.4%,增速較去年同期回落1.7個百分點,較一季度小幅回落0.2個百分點。二季度以來社會消費零售總額逐月回升,5月份實際增長10.2%,6月份實際增長10.6%,環比分別提高0.3和0.4個百分點。如圖1所示,我國商貿物流運行呈現緩中趨穩態勢,增速較去年同期有所回落,但二季度以來趨于平穩。
綜上所述,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商貿流通業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同時也體現了我國商貿流通業發展的特征。從數字來看,我國商貿流通業的規模正在逐步增加,全社會的商品零售總額從1978年的1527.5億元增加到2014年的262394億元,增長率高達171%。與此同時,無論是產業結構還是業態表現上,都已經從單一化向多元化發展,伴隨著市場體系的不斷完善,其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度與引導效果也日益明顯。
縱觀網絡時代我國商貿流通業的發展,網絡零售正在成為戰略性的主要發展模式,例如京東商城、天貓商城、淘寶、阿里巴巴與一號店等諸多電子商務網絡平臺成為了商貿流通領域的佼佼者,并且其主營業務包含批發零售、倉儲物流。結合這些主流企業的發展可以發現,在網絡時代,我國商貿流通業正在呈現著創新融合發展模式,包括單純的網絡零售,以及實體與網絡結合的零售形式。
基于網絡背景下的網絡零售模式,包括京東商城、天貓商城、唯品會,以及當當網與卓越亞馬遜等網站,借助電子商務、互聯網的優勢,這些平臺為消費者帶來了新的消費體驗,具體流程為:信息訂單的提交,通過支付寶、財付通及網銀等方式付款,物流配貨、發貨,交易達成。在此流程之下,零售成本降低,物流效率提升。
對于傳統的商貿流通企業而言,在電子商務的沖擊下,銷售額日益減少,為了推動可持續性的發展,必然要創新發展。在此背景下,傳統零售業開始加入網絡電子商務平臺,以O2O營銷模式作為結合點,漸漸提高了零售業的管理水平及商品品質。創新融合發展模式,主要是傳統零售企業融合電子商務。近年來各大傳統商貿流通企業紛紛開始推動電商化,或稱之為多元化的發展,如沃爾瑪收購一號店、國美收購新銳美等,通過混合實體發展的方式,加快了商貿流通業的現代化發展。
作為網絡時代我國商貿流通業創新融合發展模式的代表,網絡零售的獨特性日益清晰,無論是網絡零售還是“實體+網絡”零售,都彰顯著與傳統商貿流通業發展軌跡的不同,存在著以下幾種明顯特征:
第一,商貿流通業的網絡化發展,沖破了地域性的界限。相較于傳統商貿流通業而言,基于互聯網的特征,現代網絡零售的方式大大縮減了消費者與零售商之間的距離,為消費者提供了空間與時間便捷性,讓消費者可以隨時在網上了解商品信息、物流信息,并且讓商品的銷售信息更加透明。
第二,轉變傳統消費模式。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我國的消費需求也不斷提升。作為商貿流通業的新創新融合模式,網絡零售更容易滿足消費者的現代消費需求,減少消費者在商品購買時所需的時間和精力,大大提高消費者的購物效率,符合現代人不斷加快的生活節奏。與此同時,在倉儲中心不斷出現的背景下,零售業的效率和效益也在不斷提升。以京東商城為例,借助其強大的物流體系,一天到貨的送貨方式,是未來零售業的發展方向,是科技、信息與流通業的完美結合。在商貿流通業的新模式下,轉變了傳統消費模式的單一性,延伸出了多元化、多功能的零售組織形態,包括電信業、金融業與旅游業等。
第三,商貿流通業創新融合模式降低交易成本。相較于傳統零售市場而言,現代商貿流通業的銷售環境更為簡便,并且大大降低了傳統的交易成本。所謂交易成本,即交易發生的過程中所存在的潛在成本,具體涵蓋簽訂合約的成本、討價還價成本,以及履行和違約的成本、交易過程中的成本等。而借助電子商務與網絡優勢,消費者能夠在網絡零售模式中,更全面地了解商品信息,透過網絡達成交易,大大節省了中間環節。與此同時,在第三方支付平臺的作用下,網絡交易的達成也更加簡便化,降低了交易成本。
第四,產業價值鏈的重構。現代企業的產業價值鏈是一個需要不斷分解與重構的動態發展過程。在現代產業升級轉型背景下,產業之間的融合模式愈加明顯,商貿流通業的創新融合模式,一方面以網絡平臺為基礎,另一方面則借助“互聯網+”的方式,融合了零售業、物流業及其他相關產業,締造了新時代的新產業價值鏈條。新產業鏈、供應鏈的形成使得產業價值鏈逐漸從單向向循環流動式方向發展,批發零售商開始擁有更多市場機會,并且伴隨著消費需求的不斷提升,呈現著多元化的需求,導致商貿流通業通過產業升級,為消費者提供更為便利的消費模式,重構產業價值鏈,推動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商貿流通業的創新發展對策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革新,為我國商貿流通業的現代化發展帶來了巨大的發展前景與發展空間,同時也加速了我國傳統經濟的產業升級與轉型。以網絡為基礎的電子商務模式正在成為經濟可持續增長的動力。面對“互聯網+”所帶來的挑戰與機遇,推動我國商貿流通業的創新融合發展,需要政府與企業的共同努力。
從政府的角度而言,需要透過“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我國商貿流通業的發展,積極推廣電子商務發展,并將網絡技術與網絡精神融入到產業升級與轉型的發展路徑當中。要結合“互聯網+”進一步完善商貿流通產業發展規劃,出臺相關政策性文件,引導市場發展,充分發揮網絡的規模優勢與應用優勢,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強化行業的創新力。以地方政府為基礎,發揮網絡思維,打破地域性限制,結合地方資源優勢,從旅游、農產品、生態與物流等多個方面構建現代化的電子商務平臺、供應鏈管理體系,以及商貿流通產業集群。為商貿流通企業提供全面的融資扶持政策,積極解決物流配送的交通問題,完善鄉鎮一體化的快遞物流網絡,支持跨境電商的公共服務體系,支持建設現代化商貿流通人才的培訓中心。為帶動產業化的發展,地方省市還要積極培養商貿流通產業的自主品牌,優化政策環境。在推廣自主品牌的進程中,各個地方政府需要學習并借鑒國外的成功推廣經驗,同時也要積極加強實踐經驗,為地方經濟的發展,找到商貿流通業自主品牌的發展軌跡,將自主品牌的發展作為市場經濟的推動力。

圖1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同比增速(單位:億元、%)
從企業性的角度而言,對于商貿流通企業,需要在“互聯網+”戰略計劃之下,引進適合企業發展的電子商務創新融合模式,結合自身經營特色,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批發企業可以積極借助電子商務平臺的建立,優化采購與分銷體系,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零售企業要借助O2O電商模式的潮流,充分結合實體店的資源與網絡商城資源,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并迎合大數據發展趨勢,借助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轉變營銷模式,實現從以產品為核心向以客戶為核心的轉變。為了適應社會與市場的發展變化,建議商貿流通企業通過加大電商發展投入力度,整合市場資源,以合作競爭的方式開辟全新的發展路徑。近年來,包括沃爾瑪、蘇寧、國美及大潤發等零售企業在內的諸多商貿流通企業紛紛在適應電子商務發展潮流,并且積極地融入其中,調整經營戰略,以此來適應網絡信息化時代的變革與發展。企業除了要適應外部性的變化之外,更要懂得內部性的調整,例如加強員工的培訓、積極引進適應網絡時代市場經濟發展的管理人才與其他專業人才,通過營銷、技術、物流和服務等方面人才的培養,打造現代化的運營團隊,為企業未來的可持續化發展奠定堅實的人力資源基礎。與此同時,建議傳統商貿流通企業在缺乏資本與技術的情況下,主動強化與互聯網企業,或者是互聯網技術性成熟的企業合作,達成長期的幫扶、信息共享與人才交流關系,可以透過優化企業結構與發展路徑,促進企業的未來發展。
物流業與倉儲業的發展不足限制了我國商貿流通產業的發展。特別是在我國的農村地區,倉儲業的發展水平亟需提高,低標準化的發展使得我國倉儲業的發展與商貿流通發展水平不協調。雖然我國物流業的發展十分迅速,但是也存在著市場混亂的問題,整體的品牌知名度不高,且運輸成本較高。提高物流效率需要借助信息化的發展。除了先進且高效率的物流體系外,信息處理系統也是現代化產業經營流通體系重要的要素之一,一個好的信息處理系統奠定商業自動化的基礎,并推動商業自動化的發展,商貿流通產業每天所要處理的信息量相當龐大,每天、每類商品的銷售記錄、顧客的投訴紀錄、企業內部管理紀錄等大量資料都必須通過電子信息管理系統去執行,所以建立一套標準化流程能加強連鎖體系的經營管理,減少各門市之間的差異性,并維持商品質量,形成有效且有條理的管理,加上整合了物流配送系統上對貨物的紀錄管理,更能有效且快速地實行貨物的實時補充與質量控管,在網絡時代,構建良好的倉儲中心與信息中心,也是創新融合發展模式的一種重要方式。
(二)網絡時代我國商貿流通創新融合發展模式的案例分析
作為我國商貿流通業融合創新模式的代表,網絡零售模式不僅影響了消費者的消費方式,還改變了我國傳統批發、零售與物流產業的發展布局。近年來,我國網絡零售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其增長速度也大大高于零售業的平均水平。據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4年全球B2C電子商務銷售額億接近1.5萬億美元,漲幅高達20%。而我國2014年電子商務的交易額則超過12萬億元,增長速率超過世界平均水準。
以天貓商城為例,2015年“雙十一”購物狂歡節再次刷新交易額,以912億元的銷售業績,成為全球網絡交易的最多單日記錄。回顧天貓商城的發展歷史,天貓商城的前身為淘寶商城,其更名日期為2012年1月12日,并迅速成為國內最大B2C平臺,平臺的經營理念是“以顧客為中心”,銷售產品類別包括服飾類、日常生活用品類、電器類、食品類及藥品,甚至包括汽車等。借助網絡優勢,天貓商城還特別開通了天貓超市版塊,共分為華南、華北與華東三個服務區域,服務范圍正在向全國蔓延。作為現代化的商貿流通產業,天貓商城大大縮減了消費者與商家的距離,同時也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改變了傳統消費模式,降低了交易成本,重構了零售產業的價值鏈。
同樣作為創新融合模式的商貿流通業代表性企業,蘇寧易購在近年來的發展也十分迅速,并且展現出了現代混合實體零售與網絡零售的特色。蘇寧電器成立于1990年,并迅速成為傳統電器實體品牌的佼佼者,與國美不斷競爭我國電器的第一品牌。在網絡時代,蘇寧易購成為了蘇寧電器的網絡銷售中心,為了迎合時代的發展,蘇寧不斷推陳出新,引進新的發展模式,嘗試開展網絡銷售,并成功地實現了網絡與實體的一體化發展。與此同時,為了迎合網絡購物的發展潮流,蘇寧還特別為蘇寧易購組建了獨立的運營系統。
互聯網的出現,為企業尋找供應鏈各個環節上的合作伙伴提供了更大的方便,有效降低了中間方的參與,提升了企業的利潤空間。電子商務環境下,商貿流通企業之間的合作可以從供應商和消費者兩方面展開。供應商層面,網絡商場通過商場品牌影響力與互聯網的信息便捷性獲取更多的供應商資源;消費者層面,網絡商場可以選擇與第三方的社交網站、即時通信服務提供商合作,共享用戶受眾。尤其是近一兩年來,在全球各地迅速普及的社會化電子商務,即是電子商務服務供應商與社交網站合作案例的典型,通過用戶關聯與商業行為的共享,達到社會化營銷的目的,前者大大提升了銷量,后者進一步提升了用戶對網站的黏性,實現了雙贏的局面。蘇寧易購就是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借助“云技術”推動了線上線下的發展。蘇寧易購的轉型,為商貿流通業在網絡環境下的創新融合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鑒。想要在網絡時代獲得可持續發展,商貿流通企業必須要認識到未來發展的動態化需求,需要看清電子商務、大數據與“互聯網+”的時代發展潮流,在兼顧傳統模式與實體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路徑下,緊跟潮流,融入到電子商務與網絡發展模式中,通過不斷分解重構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打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推動我國商貿流通業的現代化發展。
作為商貿流通業創新融合發展模式的代表類型,網絡零售、電子商務正在為商貿流通業的發展帶來新的動力。類似天貓超市、京東、沃爾瑪及家樂福等大型零售企業正在迎合時代的發展潮流,向著網絡零售的業態發展,為我國零售業未來的“互聯網+”發展路徑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未來發展路徑中,商貿流通業的創新融合發展需要積極探索新型業態與網絡技術的相互融合,加速產業升級轉型。
1.司增綽.需求供給結構、產業鏈構成與傳統流通業創新—以我國批發和零售業為例[J].經濟管理,2015(2)
2.馬繼征.“三期疊加”背景下商貿流通業核心競爭力培育路徑新探[J].商業經濟研究,2015(21)
3.孫淼.互聯網時代我國商貿流通業的融合創新模式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5(21)
4.黃炯華,孔燕群.“新常態”時期我國商貿流通業多業態發展的優化路徑研究[J].改革與戰略,2015(9)
5.王波.新常態下商貿流通經濟發展研究綜述[J].江蘇商論,2015(11)
6.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課題組,宋則.我國商貿流通服務業戰略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2012(32)
7.中國社會科學財經戰略研究院課題組,宋則.新發現:我國商貿流通服務業發展新趨勢[J].中國商貿,2012(32)
8.鄭勇軍,肖亮,牛言瑜,廖明,徐鋒,易開剛,朱發倉,徐元國.現代流通業發展與新型城鎮化—以浙江省為例[J].商業經濟與管理,2014(3)
F25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