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海國資》記者 金琳
徐家匯商城塑造生態商業
文‖《上海國資》記者金琳
在“圈內提升,圈外拓展”的戰略下,徐家匯商城戰略被市場積極評價

和其他商圈相比,徐家匯注重頂層設計
2月3日,徐家匯商城集團耗資近4億元收購了百思買物業,完成尚光徐匯中心項目部分樓層的收購工作,為商圈招商提供載體增量,此前兩個月,其與上海地產集團簽署了股權收購協議,正式接管上海南站廣場商業項目運營,2015年年末已特邀匯金百貨先行入駐,成立匯金奧特萊斯上海南站店。在“圈內提升,圈外拓展”的戰略下,徐家匯商城戰略被市場積極評價。“有力助推徐家匯商圈業態優化調整與區域經濟持續發展。”
20年前,徐家匯商城集團以錯位經營的創新方式在上海乃至全國獨領風騷。目前,百貨零售行業的業態已發生巨大變化:社區商業蓬勃發展,電子商務快速擴張,人們的消費習慣不斷改變,徐家匯商圈將通過不斷改造項目升級轉型,打造全新徐家匯。
和其他商圈相比,徐家匯注重頂層設計。徐家匯商城集團則是其中的“穿針引線”者。
徐家匯商城集團是徐匯區國資委旗下的國有獨資有限公司,是匯金百貨、太平洋百貨、美羅城、港匯廣場、匯聯商廈等多家商場的股東,共同的資本形成了“共同徐家匯”的理念,也使得商圈錯位經營,統一提升成為可能。
“徐家匯商城集團的戰略定位是一體化商業的戰略投資者和資源整合者。在此輪商圈轉型升級中,承擔轉型升級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通過傳達區政府能級提升的要求,與各方資本達成共識。”徐家匯商城集團黨委副書記李強對《上海國資》表示,“不同行業,不同性質,不同所有制形式的企業,在共同愿景、目標、利益的基礎上,會產生共同的內向聚合力和外向吸引力,這就是徐家匯商圈獨特的凝聚力。”
商城集團與各商家共同梳理出了形態改造、業態調整、模式創新等15個重點項目,在集團協調、各種所有制性質的商家參與下,徐家匯商圈能級提升和轉型順利推進。
這些項目包括, 港匯廣場外立面改造、美羅城上劇場立項、太平洋百貨八樓改造等。
李強表示,商城集團在美羅城和港匯廣場中分別占股40%和6%,雖然是小股東也會充分運用話語權。
“美羅城寸土寸金,單從商業效益來看,投入一家劇場并不劃算。但是劇場這一新型業態,除了能使美羅城人流增長,也豐富了整個商圈的商、旅、文內涵。”而未來徐家匯中心項目將為港匯帶來沖擊,“港匯要抓住3-5年的時間差,抓緊改建提升,應對徐家匯中心的挑戰。”通過給外資股東算利益賬、長期賬、商圈賬,15個提升項目現在已一一落定。
目前改造項目已陸續啟動,未來徐家匯商圈將由原有單一的商業中心,轉型升級為形態先進、功能完善、輻射和集聚效應較強的現代商業、商務和公共活動中心,并帶動文化、旅游、電商等業態互動繁榮發展。
目前,太平洋數碼廣場二期已經完成拆除工作,原來西亞賓館位置上一幢70米高的建筑拔地而起,李強表示,這些項目是徐家匯整體改建的縮影。“15個項目中既有大樓的推倒重建,也有商場外立面改造,更有商場業態調整。可以說是從內到外,脫胎換骨。”李強舉例說,以匯金百貨為例,三年來樓面改造的合計比例達到了108%,相當于整個商場全部翻新一遍。
較有代表性的改造項目是徐家匯地區T20(西亞賓館),拆除后,將建設一棟包括人行“廊橋”、垂直綠化的甲級寫字樓,這是徐家匯商圈“二次創業”的亮點。
據介紹,T20大廈將有地上13層、地下3層,具備開放的公共空間、公共停車區域辦公空間和會議展示中心,并設計有最新穎的建筑物垂直綠化和屋頂花園。從T20大廈的詳細設計規劃中,可見環立面四周的豎向綠化將深入到地下空間。地上1層、2層則以接近4000平方米的黃金面積換取了開放的城市公共空間,連接地面和步行天橋,給市民帶來新的城市生活體驗。
“在T20大廈的地上3層、4層,將建一座大型公共停車場,為商務樓乃至整個徐家匯商圈提供服務。大廈的6層和7層將成為城市公共空間和私密辦公空間的一個過渡,設置有訪客接待、咖啡茶座、會議等多種配套功能。8層至12層為標準辦公樓層,每個標準層都有綠化的露臺,作為開放工作場所,而小型會議、復印室、資料室以及衛生間則布置在樓層中部。”李強介紹。
作為整個建筑的“點睛”之筆,建筑的頂層13層將建一個小型的文化場所,層高為8.6米,“漂浮”在徐家匯中心區的上空,可以接待小型的戲劇表演以及藝術展覽。通過四周環繞的玻璃隔墻,既能阻擋風和噪音,保證舒適度,又可以把徐匯區密集繁華的都市景象變成舞臺背景,讓觀眾獲得奇幻的視覺體驗。此外還將設置一座屋頂花園。
“商業是一個生態系統,各種業態都按照市場需求有一定的配比要求,相互補充、不斷融合。商業要跟其他產業互動,商業設施的規劃又要和其他相關設施的和諧配套,并富有文化底蘊,這才能為商圈注入持久的生命力。”李強表示。
徐家匯模式正在向周邊地區延伸。商城集團接管的上海南站廣場商業項目運營已取得良好成績。“新店一開業即取得了良好銷售業績,春節前一周累計實現銷售530萬元,較收購前有大幅增長,為提升徐匯南部地區商業能級提升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方面升級線下商業,另一方面,徐家匯商城積極開展電子商務。
早在2012年底,徐匯國資組建了徐家匯電子商務公司,并由商城集團管理經營。線上平臺與實體百貨會不會打架?
李強表示,電子商務公司摸著石頭過河,起先的B2C模式受到過排斥。“電子商務公司轉型為O2O模式后,就象一條網上高速公路,成為推廣徐家匯商圈的信息平臺。”
據了解,聯動線下商場的徐家匯商圈APP平臺于去年投入商用。主站上,每一個上線的實體百貨都有自己的二級域名,各大傳統百貨同時管理自己專屬網站,可自行在線上發布各類商品信息,自行管理商品,自行發送商品,手機移動端掃碼支付,提供顧客自提或送貨等各種服務。
電子商務公司還推出“徐家匯e卡通”作為商圈內除現金、銀聯卡以外的又一支付工具。該卡已經覆蓋線下商圈刷卡消費外,還開通了線上繳費功能,可進行手機充值和涵蓋水電煤、固定電話話和寬帶、有線電視等生活繳費。
匯金百貨是智慧商場的一個成功案例。匯金百貨EMEC項目易賣負責人介紹,EMEC項目是為實體零售店提供線上線下“信息一體化”的單品管理、“庫存一體化”的統一庫存視圖、“營銷一體化”的全渠道互動、“流程一體化”的電子開票、“支付一體化”的全渠道支付以及“數據一體化”的信息平臺功能。在“互聯網+”的大趨勢下,EMEC成功解決了實體零售與線上零售融合的痛點,是傳統零售業轉型升級的完整解決方案。此外,“徐家匯商圈Wi-Fi全覆蓋項目”亦于2015年2月14日全面啟動。一期項目覆蓋了南至南丹路,北至廣元路、衡山路,東至天鑰橋路、天平路,總輻射50.89萬平方米,含7家百貨公司,5個廣場,2家酒店。據了解,徐家匯商圈是上海首個Wi-Fi全覆蓋的商圈,被授予上海市首批智慧商圈創建試點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