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鳳
宜昌市白洋高新區道路運輸市場管理初探
金 鳳
由于道路運輸市場的復雜性和發展的不平衡,白洋區域道路運輸市場還存在一些問題。我們要采取相應措施打擊非法營運,進一步規范轄區道路運輸市場秩序。
道路運輸市場 問題 原因 措施
(一)基本情況
宜昌市白洋高新區(即原來的枝江市白洋鎮)位于長江中上游結合部水道旁,下轄18個村、1個居委會、86個村民小組,面積156.30平方公里,人口40676人,2013年4月1日起交由宜昌高新區整體托管。白洋區域現有1所駕駛員培訓學校、1家客運公司、11家維修企業(二類2家、三類9家)、452臺營運貨車及560余名從業人員。
(二)存在的問題
2014年元月,宜昌市道路運輸管理局白洋分局正式成立。自成立以來,白洋運管分局按照道路運輸管理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積極開展白洋區域道路運輸市場治理整頓,嚴厲打擊非法經營,所轄區域道路運輸市場出現了健康、有序發展的勢頭。但是,由于道路運輸市場的復雜性和發展的不平衡,白洋區域道路運輸市場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1.出租汽車無證經營。在白洋鎮的集鎮及318國道和太保場交叉路口,有不少黑出租車主未辦理道路運輸經營許可擅自從事客運經營。
2.貨運車輛非法擅自改裝。白洋運管分局在行政執法工作中,發現貨運車輛擅自改裝現象普遍存在。
3.貨運車輛證照不齊。白洋鎮依傍長江,建有大小貨運碼頭、沙石廠多個,經長江船運到碼頭的貨物主要有沙石、土、煤、硫磺、玻璃等,在各個碼頭及沙石廠附近,每天都有不少貨運車輛出入拖貨,有少數貨車未辦理道路運輸證。
4.道路運輸車輛安全性能不高。枝江市境內的一級公路318國道目前雖然已改建完工,但修建時間長達近5年。道路環境惡劣,導致常年在白洋區域進行道路營運的車輛損耗極大,車況較差,給整個道路運輸市場造成安全隱患。
5.維修企業服務水平不高。白洋區域現有兩家二類維修企業,但企業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都不高,不能適應市場的需求。
6.從業人員素質不高。在平時的路檢、路查工作中,筆者發現不少道路運輸從業人員不按期進行繼續教育培訓和從業資格誠信考核,甚至有少數駕駛員未辦理從業資格證就從事道路運輸經營,對道路運輸法律、法規知識也知之甚少。
第一,黑車非法營運有其社會因素。白洋集鎮一批下崗、無業職工和部分農民由于缺乏競爭能力和社會保障。加上,非法從事道路運輸經營簡單、易行、技術門檻低。受經濟因素影響,這些人很容易選擇無證從事道路運輸經營來謀生。
第二,村民乘車難為非法營運提供土壤。由于受農村道路路況條件不好、村民分散、客源少、運營成本高等因素的影響,部分通村客車的發班密度不高。加上,有的車不能直達,要中途周轉。村民們為圖方便,基本上采取騎自行車和摩托車的方式出行,也有的采取包車的方式出行。村民們乘車難的現象仍然存在,給黑車非法從事營運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第三,貨運行業競爭激烈。近年來,由于油價攀升,運輸經營成本增長,不少貨運經營者只得通過擅自改裝車輛來達到增加營運收入的目的。
第四,監管措施與實際工作脫節。目前,針對道路運輸管理的法律法規還有待進一步健全、完善,特別是在保障行政執法人員的權益上還較欠缺。在具體的行政執法過程中,程序也較煩瑣,操作性不強,這限制了執法人員對運輸車輛違章行為的查處。
第五,車主業戶安全意識不強。道路運輸經營者不及時按要求對車輛進行二級維護和檢修,車輛技術性能達不到規定的要求和標準。
第六,維修企業服務意識不強。維修企業不能嚴格按照維修項目進行作業,該維修的不維修。在手續不齊全、維修不到位的情況下簽發《維修竣工出廠合格證》,更有甚者使用假冒偽劣配件對車輛進行維修。
(一)加強宣傳,營造合法經營的氛圍
1.廣泛宣傳,提高認識。要充分調動廣大運輸經營者的積極性,通過印發宣傳資料、宣傳車、發放服務承諾卡等形式,宣傳道路運輸法律、法規及乘車知識,提高廣大道路運輸參與者的維權意識。同時,主動與新聞媒體互動,弘揚先進典型、曝光非法經營現象。
2.接受監督,綜合治理。運管部門要在道路運輸站(場)、客貨集散地等明顯部位公開監督電話,設置征求意見箱或留言簿,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建議。同時,搜集非法經營線索,明確打擊重點。
3.堅持教育培訓,依法文明經營。要堅持駕駛員繼續教育培訓及對道路運輸企業的例會培訓制度,更新培訓內容,靈活教育形式,加強培訓與實際工作的銜接,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同時,簽訂“合法經營責任書”,使日常管理制度化、規范化,推動行業文明創建工作。
(二)完善機制,從源頭杜絕非法經營的發生
1.實行服務質量信譽考核。進一步完善道路運輸服務質量信譽考核制度,建立經營者及從業人員的經營、服務、違章情況檔案,提高道路運輸經營者及從業人員的自律意識。
2.提高取證水平,嚴懲非法經營。隨著法制的進一步完善,道路運輸從業人員的維權意識也逐步增強。道路運輸管理部門要對行政執法人員開展經常性的教育培訓,特別是對交通法律法規及運管專業知識要求熟練掌握,人人通過考核過關。在具體的路檢、路查過程中,要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程序及規定進行操作。處理道路運輸違法經營案件時,要堅持教育與處罰相結合,聽取當事人的陳述和申辯,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運政監督職責,實現管理的人性化。
(三)依法打擊非法經營
1.聯合打擊,開展專項整治。一是運管機構要多與管轄區域公安、工商等部門溝通、協調,進行聯合治理。二是要健全違法行為舉報制度,重視群眾舉報,及時查處違法經營案件。三是要理順執法行為處罰,實行集體研究,對處罰的結果予以公開,增加執法透明度。
2.理性地對待違法當事人的過激行為。執法人員在現場遇到故意糾纏、干擾執法的車主,千萬不能以怒制怒,以暴制暴,以免進一步激化矛盾。一是對違法當事人講明違規經營利弊和運輸管理的重要性,配合管理部門把案件處理好。二是對圍觀群眾做好解釋工作,使有關人員相信運管部門會秉公辦案,不要妨礙執法。三是出現故意沖撞、不服從管理的違法當事人時,執法人員一要沉著冷靜,決不允許強攔、強迫。必要情況下,可以取得公安部門的支持,現場對違章車輛號碼等情況進行記錄,通報相關單位進行追究。
(四)嚴把營運車輛技術狀況關
嚴格落實執行車輛技術等級評定制度和營運車輛定期維護綜合性能檢測制度,強化二級維護。同時,要求維修企業對維修車輛按合同要求建立單車維護檔案,特別是客運車輛,做到一車一檔案,確保車輛技術狀況良好,減少車輛因技術故障原因而造成的事故。
(五)加強對農村客運市場的宏觀調控
一方面,要進一步引導運輸經營者提高運輸服務質量,全心全意為農村人民服好務;另一方面,要采取宏觀調控措施,打破客運線路經營終身制。當客運經營權到期后,要對客運經營者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進行雙重考核,對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不高的運輸經營者不再審批,淘汰出客運市場。鼓勵那些有能力,愿意為農村人民提供良好運輸服務的客運經營者進入農村客運市場。
(六)加大對道路運輸企業的扶持力度
要結合道路運輸企業質量信譽考核及年度審驗工作,多深入到運輸企業進行檢查考核,督促運輸企業進一步規范經營行為。同時,要多提供政策上的幫助,指導、扶持運輸企業擴大規模、上檔升級,提升道路運輸服務質量。
(作者單位為宜昌市道路運輸管理局白洋分局)
金鳳(1973—),女,湖北宜昌人,本科,研究方向:公路運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