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煤礦“三大保護”是煤礦供電系統保護人員和設備安全的主要保護措施。保護接地,是指用導體將電氣設備中所有不帶電的外露金屬部分與埋在地下的接地極連接起來,這樣可以降低電氣設備因漏電產生的對地電壓。降低程度與保護裝置的質量有關,只有達到要求才能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漏電保護,是指在供電系統中裝接漏電繼電器。其作用:一是當供電系統漏電時,能迅速切斷電源,也就是進行絕緣監視;二是當人體觸電時,在人體未感知時切斷電源。短路保護,是指在電路中接入熔斷器、限流繼電器、過流繼電器等。其作用:是當線路和電氣設備的工作電流超過規定允許值時,自動切斷電源,保護線路和電氣設備。
關鍵詞 “三大保護” 煤礦供電 制度
一、概述
“三大保護”,是指煤礦供電系統中的接地保護、過流保護、漏電保護。為保證供電系統各種保護裝置靈敏可靠,供電系統運行的安全可靠,依據《煤礦安全規程》等規章制度進行編制本管理辦法。
礦機電科負責全礦“三大保護”的日常技術管理工作,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加強“三大保護”使用狀況的指導和檢查,定期開展技術培訓工作。
各使用單位應按照規程規定地檢查、試驗,周期對漏電保護、過流保護、接地保護進行檢查和試驗,并把檢查和試驗結果報機電科供電管理人員,對存在的問題及不安全的隱患要制定整改措施,進行整改。礦機電科供電管理人員限期進行復查。
二、過流保護使用管理
第一,在井下低壓電網中,過電流繼電器的整定和熔斷器熔體的選擇應按《煤礦低壓電網短路保護裝置整定細則》進行。
第二,管轄區隊使用的開關要按機電科下達的接電通知單進行整定,不得隨意調整整定值,擅自改變電氣繼電保護整定值。
第三,各種開關甩掉或短接過流繼電保護的,過負荷保護超過電機額定電流1.6倍及以上的,短路保護超過總電流8倍以上的或整定不合理的要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第四,嚴禁使用鐵絲、銅絲代替保險絲,或將不同額定電流熔體并聯使用。
第五,入井使用的饋電開關必須做過流試驗,合格后才可入井使用,供配電系統繼電保護裝置每6個月進行一次檢查和整定。
三、接地保護使用管理
第一,保護接地裝置必須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第482~487條及《煤礦井下保護接地裝置的安裝、檢查、測定工作細則》相關要求進行安裝、運行、檢查。
第二,在礦井中,嚴禁使用無接地芯線(或無其他可供接地的護套,如鉛皮、銅皮套等)的橡套電纜或塑料電纜。
第三,下列地點應裝設局部接地極:每個采區變電所(包括移動變電站或移動變壓器);每個裝有電氣設備的硐室和單獨裝設的高壓電氣設備;每個低壓配電點或裝有3臺以上電氣設備的地點;無低壓配電點的采煤工作面的機巷、回風巷、集中運輸巷(膠帶運輸巷)以及由變電所單獨供電的掘進工作面,至少分別裝設一個局部接地極,連接動力鎧裝電纜的每個接線盒以及高壓電纜連接裝置。
第四,有值班人員和專職司機的機電硐室,保護接地每天必須進行一次表面檢查,其他地方的電氣設備保護接地由維修人員每月不少于一次表面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將檢查的問題記入到記錄本。
第五,變電所、機電硐室、副井底水倉內的保護接地極和接地線每季度1次,并對接地電阻值進行一次測定。
四、漏電保護使用管理辦法
第一,變電所(臨時配電點)變壓器低壓側出線的總饋電開關和分饋電開關都必須安裝檢漏保護裝置,并做到主接地和輔助接地的合格與使用正常。
第二,變電所低壓供電系統、移動變電站低壓總饋電每天必須由各責任單位的專職電工對漏電保護裝置進行一次跳閘試驗,各單位的煤電鉆綜合保護裝置每班必須由專職電工對漏電保護進行一次跳閘試驗。
第三,當低壓開關的漏電保護試驗不合格時,必須立即處理,漏電保護不可靠的開關嚴禁投入使用。否則,對責任人、值班人員按照甩掉漏電保護進行處罰。
第四,任何人嚴禁違犯規定,明知有漏電情況,強行指揮、操作送電。
第五,使用單位每月對裝有檢漏繼電器的開關進行一次遠方漏電試驗。
第六,在地面變電所和井下中央變電所的高壓饋電線上,必須裝設有選擇性的單相接地保護裝置。在供移動變電站的高壓饋電線上,必須裝設有選擇性的動作于跳閘的單相接地保護裝置。在井下低壓饋電線上,必須裝設檢漏保護裝置或有選擇性的漏電保護裝置,保證自動切斷漏電的饋電線路。選擇性檢漏保護裝置必須配套使用(即總開關和所有分支開關必須都裝設),帶延時的總檢漏保護裝置不準單獨使用。
第七,運行中的檢漏保護裝置性能必須可靠,嚴禁停用或拆除,任何人在任何時間無權停止運行線路的檢漏保護裝置。當系統出現漏電故障時,嚴禁采用甩掉撿漏保護裝置強行送電查找的方式。
第八,煤電鉆必須使用設有檢漏、漏電閉鎖、短路、過負荷、斷相、遠距離啟動和停止煤電鉆功能的綜合保護裝置。并且,每班使用前必須進行一次跳閘試驗。
第九,礦井提升運輸系統的信號、照明,必須使用設有檢漏、漏電閉鎖、短路、過負荷保護的照明信號綜合保護裝置。綜合保護裝置必須有專人管理,并負責安裝、調試、試驗、維護。
五、結語
漏電保護的側重點是故障發生后的跳閘時間,一旦發生漏電或人身觸電,應盡快切斷電源,將故障存在的時間減少到最短。保護接地的側重點,在于限制棵露漏電電流和人身觸電電流的大小,最大限度地降低故障的嚴重程度。漏電保護與保護接地在井下電網中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防止人身觸電的發生。因此,“三大保護”對于井下安全供電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單位為安陽鑫龍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作者簡介:劉松嶺(1982—),男,本科,工程師,從事煤礦技術管理工作9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