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雅倩+陳依萍
摘 要:P2P是在多年來我國的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背景上興起的,在經過蓬勃發展期后,現階段的P2P平臺頻繁出問題,為金融監管者敲響了警鐘。本文首先分析了P2P平臺監管存在的問題,然后給出P2P為中國經濟帶來的積極意義以及現階段出現的問題帶來的啟示,最后提出本文的核心部分,即針對現階段問題給出P2P健康創新發展的建議。
關鍵詞:P2P平臺;金融監管;健康發展
一、我國P2P平臺監管存在問題的分析
中國中小微企業從銀行那里獲得貸款連續多年來一直是一個困擾中國經濟的大難題,中小微企業資金來源一度處于困難時期,P2P平臺在此種情況下開始發展,并且在短短的幾年里的發展速度已經達到了驚人的程度,甚至讓金融發展水平一直很高的西方發達國家聲稱要吸取中國的經驗。P2P平臺新興階段的得到了迅猛發展,而現階段及后期卻接連不斷地出問題,這與我國的金融監管存在問題有著必然的聯系,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1.金融監管規定的準入門檻很高。政府干預性很強,金融的動力及普惠性遠比不上發達國家,因而被視為“黑市”的民間借貸及地下錢莊不斷涌現,大幅增加了P2P平臺的融資成本,加大了P2P營運風險。2.金融監管套利操作頻繁。我國對于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總體而言是持有鼓勵態度的,投機者者借以P2P的名義進行非法集資而進入借貸市場,首批進入該市場的機構及個人,由于新興產業有很高的市場吸引力,業務需求量很大,因而可以賺取高額的利差,同時由于社會資金的不斷涌入帶來一個地區或城市的資本流動,在一定程度也被當地政府所鼓勵。由于P2P市場的有利可圖,后來者均投入大量資金以侵入該市場,并為了彌補營業成本、費用及獲利,進行了更多的監管套利,導致該市場的競爭過于激烈,同時由于存在“逆向選擇”,參與市場的優良P2P企業很容易被投機企業驅逐,優良企業為了維持生存,也會加入監管套利的P2P企業隊列中,最后散失企業的優良特性,也淪喪為投機性P2P企業,致使市場被投機性P2P企業及監管套利行為所充斥,這顯然是不利于P2P平臺的健康發展的,極大損害了P2P的公眾信心,因而P2P企業扎堆破產的現象才頻繁發生。因此金融監管的落到實處實在是一個很關鍵的因素。
二、P2P平臺的積極意義
任何事物都是存在雙面性的,必然有其自身的優勢,不能因為出現問題了就否認其固有的優勢。P2P平臺萌芽出現的背景就是我國中小微企業融資難,中小微企業在發展中比大型企業對于銀行貸款的需求要大得多,后者更傾向于在資本市場及證券市場上通過發行股票和債券的方式進行投融資,然而銀行處于中小微企業發展不穩定,不良貸款產生的可能性的角度考慮便不愿放貸。具體而言,P2P平臺的積極意義有如下幾個方面:1.為中小微企業提供了融資平臺,一定程度解決了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一個大難題;2.資金供給方一般原為儲戶,中國的傳統觀念一般都是將閑散資金存放于銀行而不是進行消費,因而相比于銀行的存款利率,P2P平臺可以提供一個更高的存款利率,這對于資金供給方的收入增加必然是有利的;3.相比于傳統地去銀行營業網點地柜臺辦理貸款,或者在證券市場上發行股票、債券進行融資而言,P2P平臺只需要資金需求方在考慮好自身的需求后,簡單地點擊以下“鼠標”,便可以進行貸款,并且可以通過網絡中介平臺很便捷地進行還款,同時可以在每天24小時地任意時間觀察資金到賬、還款進度,極大地提高了融資效率;4.從金融監管部門地角度而言,P2P平臺通過網絡借貸平臺發生業務,為了業務地正常進行,很多信息必須要在網上公開,不僅僅減少了金融市場的信息不對稱,還讓金融監管部門可以方便地監督P2P平臺地運行情況,在出現異常現象的時候及時采取監管措施,并且在利息稅收及借款利率上對于政府而言是很透明的;5.因為P2P平臺自身的交易機制,可以很大地提高資金利用率,所以可以抵制地下錢莊、民間借貸的“高利貸”現象,有利于經濟環境的健康、持續、有效的發展。
三、我國P2P平臺問題帶來的啟示
我國的互聯網金融一直在發展中,沒有達到較高的穩定性,相應的監管也在不斷調整。現階段的P2P平臺頻繁出現問題,或許并不一定是件壞事,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給我國的金融監管者、互聯網金融從業者敲響警鐘。當一個行業的絕大多數企業已經游離在行業監管之外,脫離法律條規的管制,或許這個行業自身就已經存在很大的問題、危機。因而,在我國未來的P2P發展過程中,金融監管體系有待進一步鞏固、深化,市場化改革需要進一步推行,在政府干預及市場自我調節中盡量達成一定平衡,以進一步促進P2P市場的活力,市場的普惠程度及收益合理化需要強化。同時市場準入時應嚴格審核,P2P企業的后續發展應受到監管,及時“踢走”不是利用互聯網金融的優勢模式,而是套用互聯網金融名號進行監管套利的投機企業,進而為P2P創造一個健康、持續、有效發展的市場環境。
我國P2P平臺才剛剛起步,很多方面都在摸索,并不成熟。P2P平臺面臨的一個很現實的挑戰在于缺乏完善的或者說是不存在征信系統,可想而知,一個行業如果只是發揮著信息中介的作用,又能憑借什么爭取公眾信心,從而使得中小投資者放心購買P2P產品?首先P2P平臺中的產品的可靠性是未知的,平臺中企業的資金來源是未知的,這直接決定了P2P產品收益的可償付性。也就是說,P2P平臺的本身的運營機制就亟待改變,否則這個行業又能憑借什么得以健康發展。
一個事物的創新活動是在對其本質的研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而,首先需要對P2P的具體含義進行分析。P2P是peer-to-peer的縮寫,及個人對個人,然而現在很多人的觀念里面都將P2P定義為網絡借貸,然而并不盡然,實際而言,網絡借貸是P2P的一個方面,并不是全部。如果更多的從實際操作的角度來理解,P2P是金融的縮影,只是更多的是基于網絡中介平臺。因而,P2P有個更切合實際的定義:通過網絡中介平臺,實現資金供求方的資金調配及投融資活動。現在的很大的挑戰就是中國金融的門檻真的很高,P2P平臺的金融產品本身在種類上就是比較少的,同時這些金融產品的交易活動也很活躍,各種被限制。在現行的金融市場中,絕大多數的金融產品在出售后,不可提前贖回,投資者也無法進行抵質押,只能是滯留在投資者手中,定期收取投資回報,然而P2P平臺中企業又無法基于足夠的信心讓投資者確信自己可以按期收回投資收益,同時投資者自己完全線下自己線下去尋求自己意愿中的投資產品,風險往往比線上更大,因而極大的挫傷了投資者的投資積極性,投資者便會將資金投放在金融市場的符合他們意愿的其他領域,當資金供給方不愿意加入這個市場后,缺少現金流,供求機制打斷,P2P平臺又憑借什么可以活躍。
四、我國P2P平臺未來的健康創新發展建議
P2P平臺有它固有的優勢,這個可能正是金融市場上別的領域所缺乏的。因而不能因為現階段P2P平臺出現的問題,而害怕這個行業,甚至避開這個行業。畢竟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斷改正中發展起來的,因而需要針對P2P平臺現階段缺乏的方面進行創新發展。既然P2P是金融的一個縮影,則應該具備金融的特點。金融就是人們在未知的環境中進行資金跨期調配的行為,因而這種未知的環境本身就存在風險,這是金融行業自身的特性,因為收益本身就是和風險并存的,所以不要因為既然P2P是一個新興的食物,就給它冠上各種名號。
現階段P2P應致力于打造一個安全、有效、持續、健康的交易平臺,以金融機構的金融產品或者非金融機構的金融產品為標的,并有資金供給方根據自身的需求在P2P平臺中搜索適合自己的金融產品,資金需求方則應負責地對投放的金融產品進行信用評級,金融監管方則需要對資金需求方的行為進行監管,當市場出現過分波動,監管套利活動太頻繁,便勒令擾亂市場環境的機構退出P2P平臺。這樣,P2P平臺的金融活力和普惠程度就更加深化,P2P平臺的交易活動便被激活,同時二級市場也處于可行狀態,P2P平臺的金融產品可以在流通領域中根據需求而流動,進而市場便發揮了其應該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會娟,廖理.中國P2P網絡借貸平臺信用認證機制研究--來自“人人貸”的經驗證據[J].中國工業經濟,2016,(04):136-147.
[2]李均.P2P借貸:性質、風險與監管[J].金融發展評論,2013,(03).
[3]李悅雷,郭陽,張維.中國P2P小額貸款市場借貸成功率影響因素分析[J].金融研究,2013,(07).
作者簡介:汪雅倩(1995- ),女,安徽黃山人,研究方向:金融學;陳依萍(1994- ),女,河北石家莊人,研究方向:會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