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麗麗 張力敏

【摘要】目的:分析瘢痕子宮二次妊娠剖宮產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方法:隨機選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35例瘢痕子宮二次妊娠剖宮產產婦為觀察組,再選擇同期收治35例初次剖宮產產婦為對照組,對比兩組產婦術后并發癥情況。結果:觀察組子宮破裂、胎盤前置及植入、盆腹腔粘連、產后出血等情況明顯多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腹壁行縱切口剖宮產產婦手術時間和胎兒娩出時間、術中出血量等明顯優于腹壁橫切口剖宮產手術,對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瘢痕子宮二次妊娠剖宮產術后容易發生多種并發癥,而且選擇腹壁縱切口對患者會起到較好的影響,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瘢痕子宮;二次妊娠;剖宮產;術后并發癥
瘢痕子宮多因重大手術后子宮內有明顯術后瘢痕,隨著我國剖宮產率的增高,瘢痕子宮二次妊娠發生率也逐年上升。瘢痕子宮妊娠極易使胚胎著床,再次行剖宮產容易使子宮發生破裂[1]。本次研究中,隨機選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剖宮產產婦臨床資料分析,其中觀察組為瘢痕子宮二次妊娠行剖宮術,發生并發癥率更高,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35例瘢痕子宮二次妊娠剖宮產產婦為觀察組,再選擇同期收治35例初次剖宮產產婦為對照組,兩組產婦經體檢均健康,排除了剖宮產術合并其他手術的患者。觀察組年齡23~45歲,平均年齡(30.5±3.8)歲;孕周36~43周,平均孕周(38.5±2.5)周;瘢痕子宮病程0.10~7.0年,平均病程(3.8±1.1)年;對照組年齡23~44歲,平均年齡(29.8±3.9)歲;孕周36~43周,平均孕周(39.2±2.4)周;兩組產婦年齡、孕周等臨床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
兩組產婦均行硬膜外麻醉,其中觀察組在原腹部切口將原瘢痕切除,分離粘連,行子宮下段橫切口,與原切口瘢痕距離在2cm以上。對照組行下腹部橫切口和子宮下段橫切口。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產婦剖宮產術中、術后的并發癥發生情況。并發癥觀察指標包括子宮破裂、產后出血、胎盤前置或植入、盆腔粘連、子宮切除等[2]。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以卡方檢驗計數資料,以P<0.05檢驗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剖宮產并發癥情況
觀察組子宮破裂、胎盤前置及植入、盆腹腔粘連、產后出血等情況明顯比對照組多,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不同切口對剖宮產的影響
觀察組分娩時間(12.5±2.3)min,手術時間(48.1±10.5)min,術中出血量(315.2±14.6)ml,對照組分娩時間(7.0±1.8)min,手術時間(31.2±9.9)min,術中出血量(180.5±16.2)ml;腹壁行縱切口剖宮產產婦手術時間和胎兒娩出時間、術中出血量等明顯優于腹壁橫切口剖宮產手術,對比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隨著我國剖宮產手術水平的提高,剖宮產技術越來越成熟,加上抗生素的應用、麻醉支持、輸血支持、臨床監測水平的提高等各項配合都提高了剖宮產手術安全,減少了陰道助產母嬰受到的損傷,降低了產婦與新生兒的病死率。有些產婦由于害怕分娩疼痛也會選擇剖宮產手術。但是,剖宮產手術屬于外科開腹術的范疇,對患者近期遠期均會帶來并發癥等風險,尤其是產后感染、胎盤植入、產后出血、子宮破裂等并發癥,在產婦二次妊娠剖宮產時還會增加并發癥的發生率。選擇剖宮產生產方式的產婦逐年增多,剖宮產術會對患者子宮造成創傷,使子宮遺留明顯的手術瘢痕,也稱作瘢痕子宮。如果瘢痕子宮患者再次妊娠會加大分娩風險,容易發生子宮破裂、子宮出血及盆腹腔粘連等并發癥,嚴重傷害女性的身體,嚴重時還會威脅生命安全[3]。瘢痕子宮再次妊娠會使胎盤著床于瘢痕部位,子宮前位瘢痕會導致胎盤前置、胎盤植入等疾病,還會使產婦發生盆腹腔粘連,使剖宮產術損傷產婦的臟器,嚴重威脅著產婦的身體健康。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子宮破裂、胎盤前置及植入、盆腹腔粘連、產后出血等情況明顯比對照組多,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腹壁行縱切口剖宮產產婦手術時間和胎兒娩出時間、術中出血量等明顯優于腹壁橫切口剖宮產手術,對比差異顯著(P<0.05),與其他人研究結果一致[4]。瘢痕子宮二次妊娠剖宮產容易發生產后出血、產褥感染等并發癥,產后出血是因為產婦子宮收縮乏力,產褥感染是因為陰道病原體入侵,產婦子宮強烈收縮,陰道中受致病菌影響發生感染,如果要防止感染發生,就要在術前為患者行抗生素治療。由于二次剖宮產盆腹腔粘連發生率較高,所以,需要將粘連分離,使切口保留,才能順利分娩胎兒。
總之,瘢痕子宮二次妊娠剖宮產術后容易發生多種并發癥,而且選擇腹壁縱切口對患者會起到較好的影響,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陳誠,常青,王琳.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探討[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2,28(04):278281.
[2] 吳彩林,陳新,邱偉修,等.瘢痕子宮試產結局與分娩間隔及子宮下段厚度的關系[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3,29(11):826829.
[3] 申恒春.剖宮產術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93例分娩方式探討[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3,29(03):234236.
[4] 陳劉紅,錢麗芳,陳友國.二次剖宮產術孕婦及新生兒并發癥發生情況分析[J].中國性科學,2014,23(11):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