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鄒建良 肖明朗 吳雄 熊茹 宇飛姚 安燕

摘 要:在構建和諧社會工作中,和諧校園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融入地域特色文化,以和諧為切入點,融入南湖“紅船精神”,建設具有高度地域文化的高職類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根據嘉興職業技術學院目前學生思政工作管理模式,唱響四重旋律:立德樹人,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發揚紅船精神,教育融入地方文化;開展創新創強活動,加強學風建設;關注重點人群,共建和諧校園。并從學院實際工作出發,結合“黨建讀書會”載體,建構多層次、全方位的高職學生思政教育體系,有機結合理論研究和實踐創新,打造品牌化創新項目,樹立社會正確價值導向,促進學生自助助人、互助成長。
關鍵詞:和諧校園;高職思政教育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和諧校園是促進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和諧可以凝聚人心,團結周圍力量,而高校自身教育環境對思想政治系統化教育的體系影響比較重大,因此和諧校園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深化的必然趨勢。嘉興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嘉職院)根據學院目前學生思政工作管理模式,奏響和諧的主旋律,努力為學校發展和學生成才注入活力,提高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和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以和諧為切入點,融入“紅船精神”,構建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促進師生身心和諧發展。
1 立德樹人,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有效把握高職院校的意識形態,掌握主導權及領導權,堅持用科學發展的理論去引導社會輿論,學院通過政治意識、責任意識、陣地意識三個方面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政治意識, 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貫徹學院工作精神,并主動去適應嘉職院教育教學的發展新常態,開拓創新,解放思想。著力提高管理科學水平,強化教師教學質量、加強在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為學院各項事業的發展以及學生的健康成長成材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和服務。
責任意識,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學院廣開思路,以德樹人,并融于教育教學活動,通過學生的學習、感受、實踐去傳承和發揚。利用主題政教、課堂講座方式,弘揚紅船精神,培育培養學生的民族責任意識。同時加強大學生志愿者服務活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服務孤寡老人,服務社區,奉獻社會;積極協助參與學院大型文體活動,形成團體意識,努力協作,學院榮譽與學生自身發展息息相關,通過學生活動把責任意識傳遞下去,這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使命。
陣地意識,積極調動教師、學生、校企合作者,三維立體架構,從理論學習和活動實踐中感受并付諸行動。首先充分利用學院黨建活動室這個載體,打造黨建活動室進公寓,活動室內開展相關會議,同時黨建研究會每月開展主題活動,如以讀報形式學習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其次,學院與校企合作者合作,開展大學生文化周活動,采取文化講座、高雅藝術展演、藝術作品展覽、大學生創業勵志講座、學生演講賽等多種表現形式相結合的模式,讓學生充分感受文化藝術的魅力,提升校園文化品味。同時實時關注學生網絡陣地,如積微信、微博、學校論壇、嘉興人論壇、嘉興19樓等等,利用這些網絡平臺,實現與學生的積極互動,同時動態掌握好學生的各類信息動態,努力做到全方位對學生思想政治的管理和方向把握。
2 發揚紅船精神,教育融入地方文化
嘉興南湖擁有得天獨厚的紅色教育資源,中國共產黨在此誕生, 因此“紅船精神”是黨的先進之源,把“紅船精神”融入高職教育,做到以下幾點:
2.1 以首創精神開拓去開拓育人的路徑
根據學生的不同特性,研究高校學生思維認知與其環境變化的內部聯系,探索學生行為特征,使學生在心理上接受思政教育,行為上自動接受。嘉職院始終堅持把“紅船精神”融入到與學生課堂教學中,引導黨員學生們樹立正確價值觀和人生觀、堅定信念。嘉職院每年將學生黨員入黨宣誓、教師黨員活動定在南湖紅船旁,同時參觀紀念館,瞻仰紅船,讓黨員教師、學生充分沐浴革命紅色的陽光,并接受黨紅色文化的教育和熏陶。
2.2 以黨建工作為載體占領育人陣地
嘉職院在紅色教育中,以區域優勢為著力點,盡心盡責培養榜樣作用的青年群體,發揮“紅船精神”的先天優勢。做好學生黨建帶團建工作,在實際問題中,學生黨員既能感受革命文化的生命力,又能引發他們的深度思考,發掘“紅船精神”真正內涵。嘉職院充分利用公寓區黨建活動室,以黨建讀書會為載體,舉辦各類主題活動,如“改革開放30周年”黨建讀書交流會、嘉興歷史名人競猜活動等,把“紅船精神”內涵的學習解讀與學生黨員培養對接,增強學生黨員培養教育的時效性和實效性。
3 開展創新創強活動,加強學風建設
認真實施嘉職院“二次創業”的計劃,打造嘉職院創新創強特色品牌,鼓勵在校學生積極投入到創新創強的工作中去,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及創新精神,同時促進學院優良學風的建設工作,全面提高本校學生的人才培養質量,適應當下經濟社會對于技能創新人才的高度需求。
大學生創新創強主要內容及團隊創建:主要包括有學生論文專著及專利(軟件著作權)、新苗人才項目、社會調研等研究、職業技能競賽、學科競賽和大學生科技競賽;文化藝術活動和體育競技比賽等。學院要求各分院、各教研室建立分院創新創強學生人才庫。各教研室根據專業特點和師資特長以及學生興趣愛好,以專業(群)為依據建設一支創新創強教師指導隊伍,并落實專業教師具體負責指導學生創新創強的研究與實踐。15年嘉職院創新創強取得良好成績,學生專利授權320項,學生論文發表110篇,學生專利成果轉化16項,學生新苗立項12項,職挑(省級)比賽中特等獎2項,一等獎4項,二等獎4項;大挑(省級)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
提倡創新創強來促進嘉職院學風建設:在創建學風建設中,班級創新特色項目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在草根創業的大賽中結合進結班級創新特色項目,作為大學生創新創強活動的項目孵化平臺,真正做到切實加強每位學生的創新創強意識,班級或是團隊意識,通過這種新形式的轉化,把創新創強活動普及化,可以深入挖掘學生的創新意識,同時也增強了學院學風建設。
4 關注重點人群,共建和諧校園
做好新形勢下學院重點人群幫教預警工作,努力全方位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減少和預防校園的不和諧等因素,最終促進校園內穩定和諧。嘉職院通過“合心、合力、合拍”三合模式做好學院心理咨詢和重點人群預警幫教工作。
合心,學院領導高度重視,認識統一,通過召開領導小組安全工作會議、全教會、青年教師座談會等方式,隨時了解、關注師生安全動態,架構整個學院安全工作的全局意識。同時督查各分院安全工作,要求各分院三辦行動一致,做法一致。分院行政辦公室積極配合領導做好各項安全工作傳達,統籌協調三辦工作。學工辦通過出臺相關制度,如《公寓遇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班級安全責任書》,定期召開班主任會議、家長代表座談會、大學生思想動態研判座談會;舉行升旗儀式、組織開展交通、法制安全講座等等。通過各種途徑來樹立學生安全防范意識,同時也切實加強重點人群安全教育。教務辦對于重點人群辦理休學、退學等工作把關嚴謹,及時有效做好與學工辦溝通交流工作,加強學籍管理,及時有效維護相關學生的權益。
合力,關于學院重點人群幫教工作,在學院總體統籌指導之下,以心理輔導站為平臺,結合分院實際情況,采用點線面結合模式,構建各分院心理輔導站網絡結構圖,開展相關特色幫扶工作。
班主任是幫助幫教的重點,重點人群的關注采用一對一的方式,包括每個月月初重點人群的數據采集工作,必須由班主任親自收集并上報,以確保信息的準確性、保密性和完整性。根據嘉職院7個分院班主任統計,重點人群共計104人,具體分布見圖1。
班主任和寢室長,兩個關注要點連成一條線。大學生除了在校學習,其他七成時間是在寢室里生活、學習、娛樂。對于這批重點人群,班主任更多的是需要寢室長發揮監督作用,充分協助好班主任,如遇緊急情況,則第一時間通知班主任以及學工辦值班輔導員,盡量控制事件在萌芽狀態。
寢室長、班主任、心理委員會、心理輔導站四個點構成一個面,形成一個團隊,彼此協作,共同監管。心理委員會是由各班心理委員(安全委員)構成,每月召開心理例會,不定期舉辦一些活動以及培訓學習工作,來加強心理委員的專業服務意識。心理輔導站是嘉職院整個重點人群幫教工作的平臺,每個分院輔導站站長由學工辦主任擔任,下設心理委員會。根據重點幫教的學生進行梳理,主要存在心理困難、人際困難、學習困難、經濟困難、情感困難、其他困難。根據最新的重點人群數據梳理,2015年重點人群具體類別及數量詳見圖1-2,每人建立觀察表,每月通過班主任、心理委員會、學工辦進行跟蹤觀察,并通過相一對一方式進行幫教。
圖1 重點人群數量 圖2 重點人群類別
合拍,首先是善于抓住重點時機,配合學院學生處(部)、保衛處、體軍藝部等相關部門,在期初、期中、期末、節假日開展各類安全突擊檢查、常規安全檢查,關心關注學生宗教活動,夜不歸宿及晚歸外出上網等,對學生進行安全有效教育,每月定時上報學生心理、安全隱患工作。同時利用大學生各類活動平臺關心關愛學生思想和身心健康教育。輔導員公寓值班時機多下寢室,走訪關注重點人群,為校園和諧做好工作。
5 結語
以和諧社會為視域,構建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思想政治系統化教育體系,提供學生理論、思想上的科學引導,樹立科學價值觀念,組織學生參與各種豐富活動,關心、關注重點人群,通過有效的活動載體,引導高職學生樹立信念,增強信心,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秉承南湖“紅船精神”,奮發圖強,勇于創新,不斷升華在校學生的思想政治理念,并最終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可持續發展作出更新的貢獻和更為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楊燕群.“紅船精神”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實踐——以嘉興學院為例[J].紡織服裝教育.2013(04):259-261.
[2] 毛軍偉,姚一軻.構建創新創強平臺 提升學生創新能力——以嘉興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職教通訊.2013(29):29-31.
[3] 陳水林.中國共產黨精神財富的內容結構與傳承規律[J].黨史文苑.2008(12):8-11.
本文系基金:浙江省高職院校黨建研究會 2014年課題“和諧社會視域下構建思想政治系統化教育體系 —— 以嘉興職業技術學院為例”(2014B07),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