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美勤
政治高考命題指導思想明確指出:高考試題要注重考查考生運用“新材料、新情境”,強調與現實生活和社會發展的聯系,注重時代性和實踐性引導考生培養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從實際的高考試題看,考試內容每一年都有時事政治部分。無論是選擇題還是都與當年的重大時事熱點和社會熱點有關。因此要搞好高考復習就必須要進行時事政治教學。下面,筆者將從兩個方面具體談談如何搞好政治課堂中的時事政治教學。
一、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
時事熱點和社會熱點問題很多,教師在進行時事教學中必須做出合理的選擇。本人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時事政治內容選擇的一般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
1、社會關注度高:一般社會關注程度高的問題,是教學中必須選擇的內容。這些問題往往是對學生進行人生觀價值觀教育,提高社會學生認識水平和能力的重大契機。比如收入差距問題,物價房價問題,國際上的重點問題如朝鮮核問題。
2、教材關聯度緊。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選擇一些與教材知識關聯度較高的熱點問題,這樣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3、思想教育性強。社會熱點問題中,有些內容是不適合在教學中專門進行的,比如:社會八卦,明星緋聞;有些內容過于成人化,比如性教育問題。這些問題教學中可以回避,如果有學生有問題,可以單獨解釋。
二、采用多樣的教學的方法
1、時事播報。在平時課堂教學中,可以用幾分鐘,就最近的一些時事問題給學生進行實施播報,讓學生了解一些時事問題的進展。提高學生對社會熱點的關注度。
2、時事點評。平時課堂教學中,對一些有爭議的,社會關注較高,學生理解有一定難度的時事問題,可以花幾分鐘時間做緊要點評,以提高學生對哲學問題的認知度。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3、課堂滲透。主要是針對課堂教學的教材內容,相關的知識點,選擇合適的時政內容,作為新課導入,鞏固練習,聯系實際分析。這部分的教學不一定是實時的時政內容,但一定要是最近的熱點問題,或者是社會長期關注的問題。
4、專題講座和論壇。對一些持續時間長,社會關注度高,與教材知識聯系廣泛,涉及面寬,知識背景復雜的重大熱點問題,學生在理解和掌握方面有一定難度,通過專題講座和時事論壇的形式,對學生進行相關時事教育。可以擴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學習政治課的興趣,幫助學生了解國家和社會大事,做到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5、時事熱點綜合專題復習。這種復習主要適宜在高三最后復習階段。通過熱點的復習帶動教材知識的掌握和理解,有正對性的結合高考考點和要求,展開復習。一般要配套相關的練習。從學科各個模塊找出切入點。但不能普遍撒網,教師要對這些熱點問題爛熟于心,高屋建瓴的展開分析。既要防止為時事而復習時事,又要防止簡單化停留在表面。既要注意復習的針對性,又要防止脫離教材的時事化傾向。
三、教師應注意的問題
1、注意處理好時事與教材的關系。既要方式脫離時事,照搬書本和教材的傾向,又要方式教學內容過于時事化,脫離教材的傾向。平時的教學中要把時事教學滲透到教材的教學中去。
2、盡量多的查詢和收集相關專家的分析、評論。教師對熱點時事問題掌握的充分,詳實,理解越深刻,教學中才能高屋建瓴,引導學生觸類旁通。同時收集專家對熱點問題的評價過程也是教師自我提高和自我充實的過程。
3、要認真研讀黨和國家的重要文件、會議精神。熟悉相關法律法規,領會黨和國家重大方針政策的精神實質。尤其是對每年的幾個重要會議精神和相關的熱點法律出臺要做到成竹在胸。。高三最后階段的復習更要關注是重要和地方的兩會精神,這是因為這些會議離高考時間較近,一年來的重大問題突出,各方面關注較多,各種評論和分析較多,高考出題經常與此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