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娟 雷樂怡
摘要: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也是正在快速崛起的發展中國家,湖南省隸屬我國中部地區,農村貧困地區人口比例大,小學教育覆蓋面廣且數量多。對湖南省貧困縣小學師資隊伍現狀的調查與研究,對其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初等教育專業根據其中缺陷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力求準確定位人才培養目標,為①“雙校”;②“兩生”的契合需要培養提出建議。
關鍵詞:貧困地區;小學教師;師資隊伍現狀;初等教育;技能培養
一、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發展動態
近年來國內有許多學者對貧困地區農村小學師資現狀進行了調查,有了不少的調研成果。如趙曉曼[1]等通過調研,指出了農村小學教師隊伍存在諸如“知識結構不合理、老中青年齡失衡、教育教學技能不合要求、工作情緒低落、教育觀念落后”等問題;詹小平[2]認為湖南省小學師資存在“教育經費配置不均衡,農村教師生存困難;教師人事制度不健全,小學校長無人事權;教師學科結構不平衡,城鄉教師需求各異;教師年齡結構不合理,中堅力量普遍缺乏;計劃生育實施不到位,教師資源難以配置”等五個問題,并且提出了“均衡教育經費,重心向農村教育傾斜;健全人事制度,給中小學校長自主權;創新培養模式,滿足全方位教師需求;優化年齡結構,多渠道培訓骨干教師;提升專業素質”五條建議。學者們從調查入手,在宏觀層面(城鄉一體)上得出了定性的結論,并提出了系列的相應對策與建議。但是,湖南省農村貧困地區小學教師現狀研究較少。而國際上大多數國家對小學教師有很多研究,都十分重視小學者教師培養與管理。80年代以來許多國家已經采取了諸多切實可行的措施來努力提高中小學教師的質量待遇。
二、調查目的與調查方式
1、調查目的。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小學教育是教育事業的基石,也是九年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教育的健全與否影響著整個教育事業的成長,一個地區教師的素質和教學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該地區學校的教學質量。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三十二條明確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教師培養工作,采取措施發展教師教育。”也就是說,師資力量的培養已然成為現代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務。我國地域廣闊,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貧困地區經濟相對落后,貧困山區農村的教育質量是我國當前貧困山區小學教育的一項重點問題,貧困山區小學教育的發展對我國的全面發展與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師資問題是當前貧困地區學校教育落后的主要因素,本文以湖南省貧困縣區為例,分析了湖南省貧困地區小學教師隊伍的現狀進行了調查。
2、調查對象。為了全面了解湖南省貧困地區小學師資隊伍的情況,選取了湖南省6個貧困縣,分別是:張家界桑植縣、懷化市沅陵縣、益陽市安化縣、婁底新化縣、湘西自治州龍山縣、邵陽市隆回縣。
3、調查方法。本課題組對湖南省貧困地區(包括益陽市安化縣、懷化市沅陵縣等6個區縣)的小學教師、校長、學生和家長分別采取了問卷、訪談和走訪調查。另外,還對本校初等教育專業的學生進行了抽樣調查。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1、調查樣本的基本情況。教師結構的合理分布,有利于教育經驗和教育理念的傳遞和實施,也一直都是小學教師隊伍建設中的重點,經過長期的努力,貧困地區小學師資隊伍的教師結構是否有了新的發展?
2、教師結構情況。(1)年齡結構。從年齡結構來看,45歲以上的教師占到總數的24.8%,占據了總人數的四分之一。通常情況下,35歲以下的教師一般被認為是年輕教師,占到總調查人數的四分之三,從調查情況可以看出,湖南省貧困地區小學教師的總體年齡結構是基本合理的。(2)學歷結構。湖南省貧困地區小學教師的學歷大多在大專水平,占了樣本總數的43.09%,比例最高;本科學歷占了樣本總數40.24%;中專占樣本總數的15.85%;從以上數據我們可以知道,這些小學教師的學歷83%在大專以上。由此可以看出,這些年來,小學教師的學歷普遍都得到了提高,小學教師的質量也在不斷提高。(3)教齡結構。教師教齡結構分布和教師年齡分布的比例相近,而且有能夠處理小學課堂中學生所發生的課堂事故,三分之一的教師有五年以上的教齡,有比較豐富課堂教學經驗。豐富的課堂教學經驗,能夠提高貧困地區小學教育教育質量。(4)性別結構。性別比例上,男教師占樣本總數的36.18%,女教師占樣本總數的63.82%。因此,性別比例教師的數量和質量仍是我們今后一段時間需要努力的目標之一。(5)職稱結構。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基礎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湖南省貧困地區小學教師的職稱普遍都得到了提高。小學一級教師以上的人數,占到了樣本總數的60%,教師的職稱高低對學生的學習也有很大一部分影響的。
2、教師職業態度情況。調查顯示,貧困地區小學教師對本職工作喜愛的人數占總人數的74.8%,但仍有12.6%的教師持無所謂的態度,甚至對本職工作表示厭惡。在對學生的態度上表示喜愛的占88.6%,雖然還有持無所謂和厭惡的情況在,但是比例并不明顯。而絕大部分的教師有自覺進行業務學習,但經常進行業務學習的卻只占總數的五分之一。
3、教師生存狀態。根據調查,了解到貧困地區小學教師的生存狀態較差,在工作壓力這一方面,他們感覺到工作壓力較大,而壓力大主要表現在教學任務重,班主任事務繁瑣和社會的壓力等等。在工作待遇這一方面,工資水平不是很高,有80%左右的教師工資低于2000。在與家長溝通、聯系這一方面,教師們都能融洽的與家長相處。但是在教師的培養、進修這一方面,居然有43.9%的教師從未參加過培訓與進修,僅僅只有8.1%的教師經常進行培訓與進修。
4、教師穩定狀況。貧困地區小學教師有一半以上的教師對自己現在的工作地區不滿意,有80.1%的教師表示想縣城的小學教書,只有4.9%的教師想留在村級小學教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