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和平
《初中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當學生對語文學習有了興趣時,學生就能興趣盎然的主動學習,他們的注意力最集中、反應最快、思維最活躍、學習效率最高,就能提高教學質量。可是,在現實教學中,學生對語文學習興趣不高。自習課上,學生記英語單詞的、做數理化習題的,而做語文作業的學生卻寥寥無幾。我發現,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的語文成績一屆不如一屆。我們不能不心痛地承認:我們的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正在逐漸喪失!那么,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益呢?
一、提高教師素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有魅力的教學素養,就會成為學生學習的直接榜樣。教師個體良好的語文素養、興趣、愛好、品性等,常常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其表現為:教師教學中甜美自然的嗓音、精致美觀的板書板畫、生動形象的語言、聲情并茂的朗讀、激情洋溢的表達、邏輯嚴密的闡述等等,都會深深地吸引著學生、打動著學生、影響著學生,促使他們從心底里產生羨慕、效仿之情,從而誘導學生喜歡上語文,甚至感到學習語文是快樂的事。
二、設計引人入勝課堂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俗話說得好:“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了一半。”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好的導入語猶如樂曲的前奏、戲劇的序幕,它會緊緊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興趣,調節教學氣氛。好的課堂導入是切入新舊知識的銜接點,可以為一節課順利進行打下良好的基礎。導課的方法很多,如故事激趣、疑問誘趣、佳句調趣、“音畫”逗趣、激情朗誦、笑話引路等。設計時要根據教材及課堂設計的需要,從“誘情、激趣、設疑”入手,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例如,教學《沁園春·雪》一文,就可以選擇“激情朗誦”、“背景故事介紹”、“同類詩詞對比”等方法,效果都挺好。也可用講故事作導語。課文中往往節選一些小說作為研習的文本,上課時以選人的文本為中心,聯系前后內容系統地把情節交代一下,有利于學生理解課文。例如,教學讀曹雪芹的《林黛玉進賈府》,可以在上課前把前五回的情節系統地介紹一下,讓學生認識到文本在小說中的地位,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益。
三、利用現有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農村學校條件落后,地處偏僻,信息閉塞,但通過“普九” ,基本上擁有圖書室、多媒體教室等教學設施設備,我們絕不能讓其當擺設、裝門面,而是要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做到物盡其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例如,在教學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探索月球奧秘”一部分時,我指導學生到學校圖書室借閱揭示宇宙奧秘方面的書籍。學生們遨游于浩瀚的書海之中,如饑似渴,如醉如癡,飽餐了豐富的精神食糧,對月球的起源、地質構造、月貌、月相、月食、潮汐、月球與人類的關系等奧秘進行了深入的了解與探究。在自我閱讀研習中,學生學習興趣得以培養,教學效益也得到提高。
四、指導編演課本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指導學生編演課本劇,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效率高。例如,在教學蒲松齡的《狼》一文時,我指導學生編排課本劇,一人扮演屠戶,一人扮演狼,一人旁白。隨著情節的推進,屠戶遇狼時的恐懼、避狼時的機智、殺狼時的果敢,狼的陰險、狡詐、貪婪、愚昧,被扮演者表演得淋漓盡致。其余的學生則時而膽戰心驚,時而屏聲靜氣,最后歡呼雀躍,他們在被扮演者制造的氣氛所感染的同時,加深了對課文故事情節的把握、對人類聰明智慧的理解。這樣,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效益。
五、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將課文中的抽象文字變為直觀形象,以再現課文中特定的情境,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益。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利用錄像、電視、投影等常規電化教學手段,可使課文中的抽象文字,變為學生的聽覺、視覺等多種感官均能同時感知的具體形象,達到激發興趣的目的。例如,在教學朱自清《背影》一文時,我在教學時給學生播放“買橘子時的背影”的錄像片斷,讓學生直接感受父親的艱難,體會父親的愛。這樣,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六、將競爭機制引入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利用學生的好勝心態,開展各種具有競爭性的語文學習活動,能有效激發學生興趣。如“糾錯大王”活動:成語是語文學科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們是約定俗成、不能隨意更改的,但現實生活中有的生產廠商為了取得“出奇制勝”的效果,就在成語上面“大動手腳”、“大做文章”。某制藥廠的廣告“‘咳不容緩”,某服裝廠的“‘衣鳴驚人”,某熱水器的“隨心所 ‘浴”……另外,還有近兩年物價上漲催生的“豆你玩”、“姜你軍”、“蒜你狠”等網絡熱詞,我要求學生留心現實生活中的語文信息,搜羅漢字的誤用現象,并開展評比展覽,學生們踴躍參加。 “我是小小書法家”、“詩歌朗誦擂臺賽”、“講故事英雄會”等活動也深受學生的歡迎,都能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益。
七、進行激勵評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創造條件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方法。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和長處。有的學生朗讀能力強,可以讓他在課堂上給同學示范,并給予肯定和表揚,樹立信心;有的善于寫作,可以把他的習作提供給同學們閱讀學習,強化自信;有的……在語文學習活動中,教師要善于用放大鏡去觀察學生的每個層面(包括書寫、朗讀、理解、寫作、表達等),努力發現其令人驚喜的閃光點,并及時真誠地給予肯定、贊揚和鼓勵。對于那些討厭語文學科、學習有些掉隊、存在著不同程度自卑心理的學生,更需要鼓勵。課堂上可以把一些簡單的問題留給他們,只要回答,就給以鼓勵,也讓他們品嘗到成功的喜悅,產生學習的積極性。這種真摯的“賞識”一旦被學生理解和接受,就會產生極大的感召力和推動力,激發學生形成興奮中心,產生自信,以便樹立學生學好語文的信心。
總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新課改的要求,是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益的重要方法。在以后的教學中,只要我們通過多種方法和途徑,培養和維護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能使學生興趣盎然地學習,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