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生福
摘要:隨著企業的發展和規模的不斷擴大,企業管理成為了企業管理者繞不開的一個話題。在企業管理中,不可避免要提到企業財務管理,這是企業的命脈,是企業管理的重點工作。通常來說,企業的財務管理會選擇從財務決策、執行、監督三方面入手,采用多種有效手段協調這“三權”之間的關系,令三者和諧發展。在現階段,企業要真正實現高水平的財務管理,就仍需要對企業財務的“三權”分立進行研究,進一步提出行之有效的可靠辦法。
關鍵詞:企業財務決策;執行;監督;“三權”分立
企業的內部管理本身就是極其復雜的工作,不是簡單的幾個規范和措施就能解決的問題。隨著時代的潮流和企業管理理論的發展,我國企業管理者對于企業管理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大多數都主動進行了企業改革和管理上的新嘗試。在財務管理方面,企業對于財務決策、執行、監督“三權”分立的探索相對較多,企業管理者期望建立財務“三權”相互促進又有效制約的系統,以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推動企業的良好發展。但是就我國企業目前情況看,在企業財務決策、執行、監督“三權”上仍存在不足之處。
一、企業財務決策、執行、監督“三權”分立之缺陷
(一)企業財務決策機制在機構安排不合理的前提下未能較好發揮作用
面對當前經濟的迅速變化,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要保持自身的優勢地位,就要好好把握每個決策,而財務決策尤為重要。對于一般企業來講,財務決策是企業選擇、甄別如何使用合法手段籌集和使用資金的方法,主要的目的是能使財務資源優化配置,最大限度地發揮現有資金給企業帶來的效益,并能促進企業有效規避財務風險,最終實現企業良好經營。
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都對企業財務決策、執行、監督“三權”分立進行了實事求是的嘗試和探索,從機構安排上面仍是存在不合理處,企業財務決策機制并未發揮大的作用。具體來說,就是在企業現行的機構模式下,董事會、股東大會手中的權力過于集中,中小股東或者債權人所擁有的權力極少。這種模式更傾向于保護少數人的權益,大多數人在財務決策上是沒有話語權的,因此大多數人的權益只能掌握在少數人的手里,中小股東或者債權人的自身利益很難得到保障,很容易造成企業“一言堂”的局面,使企業財務決策只能代表少數人的觀點,最終影響企業決策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導致資金浪費。
(二)在企業財務執行的過程中意識缺位,執行人員的能力尚有不足
對于一個企業來說,企業的決策要想進一步落到實處,真正產生作用,做決策是第一步,執行決策是第二步。而是否有效執行一項決策關系著決策最終能否落實,也關系著這項決策能否在實際生產中產生作用。一直以來,企業對于財務執行的重視都是不夠的,傾向于把更多的重心放在了如何編制預算,如何制定財務計劃上,在企業財務執行的過程中意識缺位的現象較為明顯。具體表現為,主管領導本身對財務決策執行的意識缺乏,對于財務決策的內容理解就不夠深入,自己一知半解,在制定具體的財務決策執行方案時就難免出現錯誤,有時候給財務人員講解財務決策時,也無法把握決策的重點內容,不利于將財務決策的精神和要求使財務人員知曉。
而財務人員作為企業財務決策執行的人員,在面對領導都對財務執行缺乏重視時,心理上很容易產生敷衍的情緒,在執行財務決策的過程中難免不盡力,這直接影響了財務決策的有效落實。此外,財務決策要想有效執行,具有高素質的財務人員是其中的關鍵,高素質的財務人員能更有效率地執行決策。而現如今,多數企業的財務人員素質相對較低,要想支持財務決策有效執行較為困難,影響了企業的財務執行的效率。
(三)企業財務監督局面較為混亂, 內外監督都存在一系列的問題
企業的財務監督權是我們談到的“三權”分立中最需要獨立性的一種,只有保證財務監督的獨立,才能進一步保證財務監督的權威性及監督結論的客觀性。不可置否,企業的財務監督活動能對企業經營進行有效控制,這種控制是通過觀察、判斷、建議和督促實現的。目前,我國企業的財務監督局面較為混亂,內外監督都存在一系列的問題。
通常來說,企業內部的財務監督權由監事會或者專門的監督部門行使,但是由于企業機構安排不合理,行使監督權的機構通常地位不高,監管力度和范圍都受到了限制,部分企業的監事會甚至是“空頭”機構。從外部監督來看,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來加強企業的監管,但總體看來較為混亂。如,《注冊會計師法》賦予財政部門監管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的權責,而《證券法》則規定證監會對取得證券,期貨相關業務執業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執行證券、期貨相關業務進行監督,這就出現了如何協調兩者職責的問題。[1]在企業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方面,如果不能有效解決問題和協調關系,企業就很容易滋生腐敗,不利于其經營與管理。
二、改善企業財務決策、執行、監督“三權”分立現狀之辦法
(一)致力于增強財務決策的有效性,主動協調企業財務決策機構各方力量的配比
為了使企業做出的財務決策更能表達企業利益相關人的訴求,最終促進企業經營活動的展開,企業的財務決策需要兼顧各方力量,在調查清楚企業實際情況的前提下,實事求是做出財務決策,這是保證財務決策科學性的方法。除此之外,企業財務決策也要兼顧有效性,企業財務決策的有效性制約著決策的效用的發揮,財務決策具備越高有效性,那么這個決策對企業經營活動的影響力就越大。從我國如今的企業治理模式來看,企業的財務決策權主要集中在董事會和股東大會上,而由于在董事會和股東大會中力量配比不平衡,董事長和總經理往往“一家獨大”,導致企業的財務決策缺少其他力量的參與,對企業財務決策增強其有效性影響很大。
要提高我國企業財務決策的有效性,企業首先需要通過科學的治理機制來開展企業的管理,要避免受到計劃經濟決策模式的影響,避免使企業的決策權過分地集中在一些管理者手上,現代企業決策機制需要避免傳統經驗制和家長制的固有思想的影響,科學地進行有效決策。[2]其次,企業可以通過選取企業利益相關人參與到董事會中,來主動協調企業財務決策機構各方力量的配比。這些企業利益相關人可以是與企業有大額往來的銀行代表,也可以是企業其他的債權人代表,銀行代表和債權人所提的意見能為企業財務決策提供有益參考材料,同時也能更有利于保障銀行和債權人的合法權益。此外,積極鼓勵企業員工參與到企業財務決策中,也不失為企業增強財務決策的有效性的一種辦法。企業員工是企業經營活動的直接參與者,他們是企業產生效益的關鍵力量,因此,員工參與到財務決策中,既能使自身的知情權和發言權得到有效保障,也能使企業財務決策更“接地氣”并增強其有效性。企業在協調企業財務決策機構各方力量的配比時需要注意一個關鍵點,即各方力量在參與企業財務決策時需要充分保障其話語權,不僅使這些力量能參與到財務決策中,更要使他們的話有分量。
(二)補齊企業財務執行過程中的意識缺位,培養高素質的執行人才
企業的財務決策能否在企業實際的生產活動中“落地生根”,財務執行是十分關鍵的一個部分。補齊企業財務執行過程中的意識缺位,培養一批高素質的執行人才,是提高企業財務執行效率,增強財務執行力度的有效方式。補齊財務執行意識缺位就要從上而下的進行。首先,企業的管理者需要轉變觀念,摒棄落后的傳統思想,積極主動地學習新的財務管理知識,對財務執行逐步重視起來。企業可以通過召開會議的方式,來強調財務執行的重要性,確定財務執行的具體分工和負責人,研究值得注意的事項,以便企業管理者將財務決策的精神傳遞下去。其次,主管領導也要轉變觀念,充分把握財務決策的關鍵點和落腳點,加強對財務決策理解,進而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財務執行方案,同時也能更好地指導財務人員的工作。
除此之外,高素質的執行人才是企業財務高效執行的基礎,不可否認,高素質的執行人才直接影響著財務決策能否較好執行。因此,企業應培養一批高素質的執行人才,為企業財務高效率的執行提供人才保證。企業必須樹立主動培養人才的觀念,通過建立專業培訓班、定期召開專業講座、設置培訓成績獎勵、支持相關證書的考試等措施,為企業培養和鍛煉更多的專業性人才,同時,企業也要注意人才素質的培養,加強素質教育,增設素質實踐講壇,讓財務人員明確自身權限,不越權冒險,從而更好地做好本職工作[3]。
(三)始終堅持企業財務在監督下進行決策和執行,內外監督兩手抓
從現代企業管理的經驗來看,多數企業都是因為監督工作沒做好而滋生腐敗,最終使企業無法正常運行,最終倒閉。在企業的經營活動中,企業監督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談到企業財務管理方面時,財務監督尤為重要。只有對財務決策和實行的整個過程進行科學有效的監督,才能更好地促進企業正確決策的下達及執行的有效性,從而促進整個企業的發展,因此,要加強監管體制,明確每個部門和相關人員負責的事項及責任,詳細制定出相關制度,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4]同時,企業要充分發揮企業監事會的作用,提高監事會的地位和獨立性,按企業的實際情況適當擴大監事會的職權范圍。企業應定時定期向監事會提供財務的必要信息和資料,以便監事會對企業的財務情況和經營狀況進行有效的監督。在外部監督方面,要真正解決多頭監督的問題,國家必須出臺政策法規進一步完善企業外部監督機制,須設立合理的專門機構和力量對企業財務進行監督,使企業的外部監督更為清晰明確。在這個方面,不僅需要國家層面的努力,更需要企業自身不斷的進行嘗試,企業只有始終堅持企業財務在監督下進行決策和執行,內外監督兩手抓,才能使其最終良好運作。
三、結語
企業財務決策、執行、監督“三權”分立是企業需要一直嘗試和進行探索的話題。要想使企業的財務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三者權力真正呈現相互制約又相互促進的局面是十分困難的,因此需要國家層面和企業自身的努力,進一步協調企業財務決策、執行、監督“三權”之間的關系,最終促進企業的發展進步。
參考文獻:
[1]金峰州.淺談財務決策執行監督“三權”分立[J].會計師,2012(22):11-12.
[2]魏春花.關于財務決策、執行、監督“三權”分立研究[J].中國商論,2015 (20):46-48.
[3] 丁曉敏.我國企業財務決策、執行、監督“三權”分立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5(14):78-79.
[4]李燕.企業財務決策、執行、監督“三權”分立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6 (07):139+161.
(作者單位:中鐵二十五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