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冬旭
摘要:為了適應新常態下的經濟環境,我們必須不斷改進審計人員考核、選拔體系,建立新常態下的多樣化人才隊伍。通過組織跨領域的工作團隊,分領域培養專業化人才,使審計人員能夠適應復雜的工作環境。同時,做好“下一代”審計人才的培養也十分重要,使審計人員的素質與技能達到“國際化”水平。
關鍵詞:教育改革;審計人才培養;審計素質與技能
一、新常態下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
結合新常態的變化趨勢,審計人員應在原有的審計職業道德素質中升華,與時俱進。審計人員在從事審計業務的過程中應遵守的基本原則是獨立、客觀、公正,但隨著當今社會經濟發展,新常態已是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要從穩定中尋求發展。在此基礎上,創新是新常態發展的關鍵。為了更好地實現審計“一盤棋”,我們還搭建了以人為本,提高素質技能的“一盤棋”模型。以人為本一盤棋包括以下五個方面:提高人員素質和創新考核體系、加強信息化審計、完善行政管理層組織管理、提高基層人員知識素養和加強人員交流以及促進審計教學改革。
二、培養信息化審計人才
“21世紀是信息的時代,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對審計行業無可厚非地存在有利的一面,因為信息化的審計不僅能有效減少傳統審計的工作量,還可以利用金融大數據庫、數據挖掘技術來監察各委托單位的資金流向,打擊金融犯罪,維護經濟社會的發展與和諧。
為加強培養審計人員的信息化技能素養,各高校審計專業可開設管理信息化系統專業課程(Manage Information System,MIS),普及風險管理系統軟件的教學(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ERP),如加強審計人員對SAP、Oracle等計算機軟件的了解。審計機關可定期對審計人員開展計算機技能培訓,也可以選擇部分審計人員進行針對性的信息化素質培養。培養審計人員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加深審計人員對信息化知識的掌握,將信息化知識與傳統審計知識相結合,有效利用計算機軟件開展審計業務。如:可以利用信息化軟件對企業數據進行統計和與參數的對比,然后用專業理論進行分析,使相關的技能不斷得到更新與加強。在培訓末期應進行相應計算機技能考核,不斷加強員工的信息化意識。同時,審計機關應把對信息化知識的掌握程度作為一項考核標準和招聘標準,因為在審計行業中引進高素質IT人才是必要的,這有利于審計行業在發展中不斷取得突破,同時也能促進審計人員對信息化知識的重視與學習。
三、提高基層金融監管、審計人員的知識素養
自2003年中國銀監會成立以來,中國金融業形成了“一行三會”的分業監督管理格局。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在各司其職的原則下分別對銀行、證券、保險行業執行監管,而中國人民銀行則是對整個金融市場從宏觀層面進行調控,協調各部分發展。“一行三會”分工明確,但彼此間的聯系卻鮮少,無法形成強大的監管鏈條;而且“一行三會”設立的分支監管機構較少,“三會”一般只設立省級分支機構,“一行”最多也只在縣級設立最底層監管機構,且監管人員稀少,特別是農村地區的金融監管機構。由于傳統農村經濟發展落后,人才教育也未能跟上,所以其監管人員素質不高,缺乏相應的人才隊伍建設。因此,加強基層金融審計人員、監管人員的素質培養也是當前廣東省審計人才素質培養與建立工作的重心。審計機關可以定期開展行業經驗交流會,針對某一金融與審計現象進行研討或對工作成果進行總結等。這些都有利于促進審計人員與地方“一行三會”人員進行經驗交流學習,增進對彼此業務的相互了解,有利于推動審計署定期對“一行三會”審計工作的開展。
四、放眼未來,變革審計教育
隨著社會的發展,審計績效不斷增強,審計的腐敗遏制等功能越來越明顯,國際國內對審計從業人員的自身素質要求也在發生著變化。比如:高等學校的商科認證標準重新進行了修訂、薩班斯法案框架對審計提出了新要求等。審計教育的變革對審計從業人員在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在的審計人員除了要具備專業的審計知識,還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
現代管理理論認為,員工的工作效率主要是由員工的素質和工作環境構成。因此,審計工作的效率也同樣取決于員工的素質和所處的工作環境。其中,審計人員的素質是決定審計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在同樣的環境下,具有不同素質的審計人員會產生不同的審計效率,而心理素質是員工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提高審計人員的心理素質,首先,審計機關單位要注重審計人員的心理教育。審計單位要定期開展心理學教育培訓,尤其是人力資源部門,要關注員工的心理問題,使員工有較好的心理素質,進而提高審計工作效率。其次,由于審計的工作量往往都比較大,容易造成審計人員的勞累,所以審計人員更需要額外的心理培訓與關愛。因此,審計部門需加強對員工心理素質的關注與培養,給予審計人員足夠的心理關愛,注重對員工心理層面的鼓勵。例如:上司應該充分鼓勵員工,給予員工一定的肯定,對于工作突出的審計人員應提出表揚,這樣員工的自我價值感得到提升,從而有利于審計工作的開展與實施。再者,由于審計的主要工作是收集各種審計證據并對其進行判斷認定,從而提出審計意見,最后得出審計結論,所以對審計人員進行審計學教育有利于加強其職業判斷技能和對審計證據進行正確檢驗與鑒定的能力。
(作者單位:中山大學南方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