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琦
摘要:內部審計對企業發展的作用逐漸被社會各界所關注,但實際上內審人員的素質現狀已經成為其質量提升的瓶頸問題,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內審隊伍,著力提升內審人員綜合素質勢在必行。
關鍵詞:素質提升;綜合素質;團隊意識
近幾年,內部審計正在從傳統的鑒證服務角色逐步拓展成為企業更積極、值得信賴的內部顧問。①新形勢賦予審計人員新的任務和使命,對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養和造就高素質審計隊伍成為審計發展的必然要求。
筆者結合多年的內審工作實際,就如何提高內審人員素質,談談看法:
一、提升內審人員素質的必要性
內審工作就是通俗意義上的企業“免疫醫生”,擔負著發現問題,提示潛在的風險的責任,而內審人員作為內部審計工作的主體,從數據中發現舞弊、挽回損失。“審計隊伍面臨最大的為危機就是能力不足”,內審人員能力匱乏將會制約和阻礙審計事業發展。
二、對內審人員的素質要求
內部審計人員素質主要包括基本素質和特殊工作素質兩類,前者包括個人基本專業知識和工作能力;后者則包括團隊意識、協調溝通及服務意識等能力。個人工作素質是開展工作的基礎保障,特殊能力是提升內審工作質量的催化劑。
(一)職業道德、專業知識--基礎
根據內審職業道德要求內部審計人員應當恪守“獨立、客觀公正”的職業道德,保持內審工作獨立性,做出正確的審計判斷。內審實務中,內審人員需要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多學科知識確保職業正常運轉的基本要件,才能發揮其綜合功能。
(二)個人工作能力--保障
內審工作的復雜性決定了內審人員需要不斷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才能適應各種突發狀況,個人工作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內審人員的工作實效,包括學習能力、語言能力、合作能力、思維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判斷能力及宣傳能力等。
(三)特殊工作能力--擴展
隨著內部審計職能定位的轉變,還要求內部審計人員從傳統的財務審計向更高層次的管理增效審計的拓展,需要逐步具備敏感的職業洞察力、權衡利弊的判斷能力、駕馭全局的統籌能力、平等處事的溝通交流能力、審時度勢的判斷能力及準確流暢的總結報告能力等。
(四)團隊意識--升華
內部審計工作講究方式方法,注重謀略與計策,需要不同類型、有不同專長的人員形成合力,集思廣益,才能節約審計時間,提高審計效率。
除此之外,面對不同的審計業務審計環境還要求內審人員有很強的抗壓能力和自我調節能力,還要有豁達的胸懷,有穩重、冷靜,踏實、細心的心理素質。
三、內審人員素質的現狀
(一)重視程度不夠
現實中有些單位的領導更偏重直接接觸利益的業務科室,不重視內審管理,從心理上排斥內部審計觀念,欠缺對內審工作人力物力的支持,內審機構形同虛設。
(二)用人手段欠靈活
部分單位用人手段過于保守,審計人員老齡化現象普遍,把重點工作、重點項目壓在少數審計人員身上,鞭打快牛,滿負荷工作,難有時間總結提高,新進人員又難以壓任務,得不到足力的成長,人員接續有間斷。
(三)專業知識薄弱
部分單位的內審人員偏重財務,知識結構單一,部分人員缺乏基建、法律等領域的專業知識,視野狹窄,局限于從憑證和賬面查找問題的“守業型”審計,難以開展從深層次發現問題的“開拓型”審計。
(四)心理壓力大
在長期涉密的博弈工作狀態中,考察的是內審人員的洞察力和觀察力,很多情緒無從傾訴只能自己內部消化,心理壓力從此而來并逐漸累計放大化。
(五)上升空間不足
領導層不重視,業務部門不配合,長時間的管理、監督、糾錯狀態使得內審人員的提拔使用在論資排輩的用人機制中不占優勢,甚至受人排擠,內審人員職業上升空間不足,工作被動,進取精神不強,難以得到長足的提高。
四、提升內審人員素質的措施
(一)合理配置資源,提升內審地位
改善現有的年齡結構和人員配置,既滿足新型審計的知識多樣性需求,又充分發揮協同效應,重視發現與培養內審人員的綜合素質與業務能力,逐步配備法律、企業管理、基建工程及信息技術等方面兼備的多元化高素質人才。
(二)探索創新,充分利用數據的力量
內審人員需要應時而變使用思維、數據處理模式等的變化,要求內審人員要充分的把握數據的特點,利用更先進的分析工具與可視化工具,更好的應對風險、提高效率及加強監督。
(三)積極參加培訓,找準優勢,鞏固提高
找準優勢,鞏固提高,積極參加社會及單位內部的各種業務培訓,正視缺點,承認差距,勇于糾正,努力彌補,注重學習借鑒,正確估量自己,不斷積累自身的經驗成果,“必能迎刃而解,茍欲精通。”②
(四)注意工作方法,實施參與式審計
內審人員需要主動、及時、有效地與被審計單位否通,取得理解,發展良好的、融洽的協作關系,減少抵觸情緒,消除溝通障礙,共同分析和探討改進措施。
(五)增強團隊意識,增加凝聚力
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包容、相互鼓勵,將團結作為自身的本領、修養和境界,積極營造和諧、融洽的工作氣氛,提高凝聚力,激發戰斗力,真正的實現文明審計、陽光審計。
提升內審工作質量,避免內審人員素質障礙成為掣肘問題,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學習型團隊勢在必行,需要審計人員轉變思維觀念,提高業務素質,加強專業知識培訓,掌握過硬的本領,優化內部審計工作的質量,增加企業的價值。
注釋:
①轉載《內部審計》《內審人員如何為企業轉型帶來重大契機》
②臺灣省張永康所著《審計學原理與實務》
參考文獻:
[1]趙潤華.淺談內部審計人員素質提升的途徑[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3(08):78-79.
[2]種巖巖.淺談開展經濟責任審計對內部審計人員素質和能力的要求[J].現代經濟信息,2014(10x):288-288.
[3]章善新.淺議增加組織價值對內部審計人員專業勝任能力的要求[J].當代會計,2014(05).
(作者單位:山東省運河監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