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林雨 楊柳
摘要:提高軍人工資待遇是增強部隊凝聚力和戰斗力的重要舉措,對于吸引高素質人才獻身國防具有重要意義。現行的軍人工資增長模式雖經多次調整,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已經越來越多地暴露出其存在的種種弊端,建立一套基于經濟發展的軍人工資增長制度,是形勢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軍人工資;增資機制;經濟發展
軍人工資增長機制是指使軍人的整體工資能夠按照一定的方式、以一定的規律形式增長,從而使整體工資在國民可支配收入中占一定水平的機制。軍人工資增長機制,是軍隊工資福利制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保障軍人生活水平,提高部隊凝聚力和戰斗力,吸引高素質人才獻身國防具有重要意義。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現行的軍人工資增長機制面臨諸多挑戰,迫切需要改革和完善。
一、軍人工資增長機制現狀分析
由于我軍目前缺少一套較為完整的軍人工薪福利待遇方面的法律法規體系,導致軍人工資增長沒有嚴格的法定程序,只能通過數年一次的工資改革實現,且增資程序復雜、時機滯后,與經濟社會發展不相適應。主要表現在:
(一)與國民經濟發展聯動不足
軍人作為“國家安全”這項特殊產品的生產者,理應及時分享國家經濟發展成果。然而目前軍人工資并未與國家經濟發展相關聯,只通過數年一次的工資改革來實現,增資缺乏穩定性。
(二)與國家物價水平聯動不足
生活性開支是軍人工資的主要支出,一旦國家物價水平上漲,軍人工資的購買力就會下降,軍人實際增長的工資面臨大幅縮水,導致軍人生活水平提高幅度偏小甚至出現下降的情況。
(三)與公務員等地方人員工資增長聯動不足
軍隊作為國家建設的特殊組成部分,軍人工資最佳參考指標就是經濟發展水平和其他可比行業的工資水平。有分析表明,軍人工資增長應對國家經濟變動的能力明顯弱于地方公務員,軍人工資受物價上漲因素影響更大。軍人工資水平理應處于社會總體水平的中上游,隨著地方人員的工資分配方式日益靈活,工資增長尤其是工資性收入中的補貼補助項目較多且增長較快,完善軍人工資增長機制顯得迫在眉睫。[1]
二、建立基于經濟發展的軍人工資增長機制的必要性
(一)軍事斗爭準備的迫切需要
當前,我國國家安全面臨的局勢復雜,軍事斗爭準備形勢嚴峻。軍人作為國家安全和利益的忠實捍衛者,肩負著保家衛國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艱巨使命。建立健全工薪福利待遇制度,從制度層面規范和保障軍人合法權益,是大勢所趨。
(二)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
十八大明確指出:“要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軍人是社會勞動者的重要組成部分,軍人工資分配也是社會分配的重要一環,因此也應該提高軍人勞動報酬,共享經濟發展成果,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為軍人工資制度發展的總目標,建立與經濟發展同步的工資增長機制。[2]
(三)充分保障軍人權益的有效手段
相較于其他職業,軍人勞動時間長、強度大、條件艱苦,且精神負擔重、風險更高、約束性更強,需要更多的額外付出。建立健全軍人工資增長機制,保證軍人的收入符合其勞動價值,對于維護軍人的合法經濟權益具有重要意義。
三、建立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軍人工資增長機制的幾點建議
(一)加快相關法律體系建設
堅持依法管理是規范軍人工資增長的治本之策。可以專門制定軍人工資法,將軍人工資增長以國家法律的形式予以明確。關于立法的具體內容,應當涵蓋兩個方面:一是工資的分配與結構。應當明確軍人工資的基本結構、工資分配的基本原則和分配方式;二是規范軍人工資管理體制。劃分最低工資、工資增長率和參考標準,明確違反軍人工資法的法律責任等。對于現有的相關法律法規,應當進行有效的改進,對仍然有效的繼續執行,對不符合實際情況的進行補充和修改。在具體修改中可以參照外軍的相關法律,對軍人工資增長的申報程序、工資增長的依據和標準進行法律性約束。
(二)深入進行工資水平調查
軍人的職業性質決定了軍人勞動具有難以計量的特點,不能像地方企業按照員工提供的勞動質量和數量來確定工資水平,而只能采取工資調查的方法,即參考地方相關崗位人員的工資收入。因此,應當盡快建立軍人工資調查制度。具體實施可以委托專業的財務咨詢機構。另外,工資調查必須具有持續性,以便及時掌握不同時期軍地工資收入情況,定期對軍人和地方人員工資水平進行比較分析。只有這樣的比較分析才能為定位和調整軍人工資水平提供有效依據,從而確保軍人工資水平定位的科學性和準確性,使軍人工資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讓軍人集體分享經濟發展成果,實現“軍人工資水平與國民經濟發展相協調、與社會進步相適應”的目標。
(三)建立工資聯動增長機制
實現工資聯動增長就是根據GDP發展水平定期調整軍人工資,構建與經濟發展相一致的“定期增資”模式。這種模式可以一定程度上彌補物價上漲對軍人家庭生活造成的不良影響,保障軍人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另外,針對我國幅員遼闊的實際情況,可以建立軍隊地區附加津貼制度,以彌補經濟發展不均衡帶來的貨幣購買力下降等問題,確保軍人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不降低。
參考文獻:
[1]胡仔默,唐潮,于濱.基于經濟社會發展的軍人工資增長模型構建[J].軍事經濟研究,2013(11).
[2]陳朝暉,張挺,趙贏.創新軍人工資增長機制的幾點構想[J].軍隊財務,2013(02).
(作者單位:軍事經濟學院學員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