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光明 陳曉民
《工貿行業較大危險因素辨識與防范指導手冊》已由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下發。那么,冶金與輕工行業企業都應如何應用該手冊,識別控制哪些較大危險因素重點?
2016年4月,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下發了《工貿行業較大危險因素辨識與防范指導手冊》,該手冊按照行業分為冶金、有色、建材、機械、輕工、紡織等6冊,本文就冶金行業與輕工行業對手冊的應用進行介紹。
冶金行業 新冶鋼實踐
湖北新冶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冶鋼”)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鋼鐵企業之一,擁有煉焦、燒結、煉鐵、煉鋼、軋材、鍛材、軋管完整生產工藝,是國內裝備最齊全、生產規模最大的特殊鋼生產企業之一。
新冶鋼的危險源具有危險因素復雜、相互影響大、波及范圍廣、傷害嚴重等特點。公司生產中既有冶金工藝所決定的高熱能、高勢能的危害,又有化工生產具有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和高溫高壓危險,還有機具、車輛和高處墜落等傷害。特別是企業生產中易發生的鋼水、鐵水噴濺爆炸,煤氣中毒或燃燒、爆炸等事故,其危害程度極為嚴重。
此外,企業生產的主體工藝和設備對輔助系統的依賴程度很高,如突然停電等都可能造成鐵水、鋼水在爐內凝固,煤氣網管壓力突然驟降等而引發重大事故。如何落實國家安全監管總局2016年4月頒布的《冶金行業較大危險因素辨識與防范指導手冊》(以下簡稱《指導手冊》),新冶鋼進行了積極嘗試。
形成員工“潛意識”
公司及時將《指導手冊》發放到各生產單位,并采取多種形式組織員工掌握內容。
首先落實“有沒有”的問題。公司鐵前事業部將《指導手冊》上傳到辦公網絡上,便于管理人員隨時查閱。
其次落實“懂不懂”的問題。公司安監部在公司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內部審核時,將審核各生產單位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程是否符合《指導手冊》的規定作為內容之一,如有不符合的要求及時修訂。要求各生產單位安全管理人員必須學習《指導手冊》、掌握《指導手冊》,要求各生產單位對崗位員工安全操作規程必須每月進行一次考試,先安全合格再上崗作業,做到將安全操作規程爛熟于心,讓按規程操作成為員工的“潛意識”。
以《指導手冊》為“指導”
能不能按照《冶金行業指導手冊》做是落實的關鍵。
在公司層面,公司安監部每周組織安全檢查,其中將《指導手冊》上的安全措施落實情況作為檢查的重要內容之一。如專門組織檢修施工的安全檢查,重點檢查有限空間作業、動火作業、有毒有害氣體作業等危險作業。再如進行電氣組織專項檢查時,將《指導手冊》公共部分中的電氣設備、主電室、電氣室、配電室、電纜隧道、燃氣(油)管道和鋼制儲罐的主要防范措施作為檢查標準。對建構筑物、起重機械、消防、檢維修作業等專業性較強的專業檢查,安全主管部門都根據《指導手冊》的標準組織檢查。
檢查出的問題要向全公司通報,要求各單位舉一反三、自查自改,檢查出的隱患做到定時間、定措施、定責任人、定驗收人。2016年5月10日,在公司組織的電氣專項檢查中,就檢查出各單位現場存在的不規范問題和安全隱患39項,對其中的較大隱患、常見隱患考核了相關單位。
在生產單位層面,各單位把落實《指導手冊》作為日常安全檢查的重要內容,以《指導手冊》為“指導”。如公司鐵前事業部在落實《指導手冊》過程中,針對焦化行業第四項第六款“?;穬Υ媾c發運”的主要防范措施,就如何落實該事業部焦化廠嚴禁人員出入罐區這一措施想辦法。焦化廠罐區有粗苯、煤焦油、硫酸、液堿等?;罚瓉砉迏^由崗位人員現場巡查控制人員,但碰到崗位人員工作忙時,難免對出入罐區人員控制不到位。為此,由事業部牽頭專門立項安裝了罐區封閉包膠網圍欄(利用較高強度的金屬材料做成網狀,將危險點區域封閉管理),真正落實了“嚴禁人員出入罐區”這一措施。
公司煉鐵廠燒結工序根據《指導手冊》關于汽車進料過程存在的較大危險因素,在汽車受料池區域前設置20 km/h的汽車限速標識,同時嚴格控制汽車裝料量低于欄板高度,督促運輸單位完善倒車提醒裝置并在駕駛室內安裝起升警示燈。
煉鐵工序根據《冶金行業指導手冊》,對高爐風口以上區域上鎖封閉,要求在生產期間,人員上爐頂前必須到主控室進行登記確認,且必須兩人同行,佩戴CO報警儀,每10 min與主控室進行一次聯系,作業完成后再次到主控室簽名確認;完善各層平臺固定式CO報警儀,配備便攜式空氣呼吸器及長管呼吸器。
公司鐵前事業部下屬的焦化廠和煉鐵廠,都承擔著煤氣的生產與輸送任務,因此煤氣安全管理是該單位的重頭戲。兩個廠對照指導手冊進行自查自改,使煤氣輸送始終處于良好的受控狀態。為滿足《指導手冊》中所提出的建立煤氣應急救援體系的要求,事業部提出要在原有煤氣作業應急救援體系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應急救援體系的運行效果,把《指導手冊》的要求落到實處,并組織了員工戴空氣呼吸器救援技術比武活動,提高了員工的安全技能。
輕工行業 蒙牛集團實踐
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蒙?!保┏闪⒂?999年8月,經過十幾年的發展,蒙牛已成為中國乳業翹楚,2015年蒙牛產能達868萬 t,營業收入超490億元。蒙牛生產工藝流程包括收奶、預處理、灌裝、包裝、出入庫環節,在生產過程中,如涉氨、消防、電氣、鍋爐、污水、立體庫等潛在風險較大。
《輕工行業較大危險因素辨識與防范指導手冊》(以下簡稱《手冊》)除了明確列出24個輕工行業的主要較大危險因素外,增加公共部分如消防、特種設備、電氣設備、檢維修和清理作業等內容,涵蓋輕工行業安全生產管理的重點管控區域。
《手冊》還詳細制定了24類輕工行業中可能存在較大危險因素的場所、環節和部位,并指出相應危險因素可能引發的事故類型;針對性地給出了預防事故發生的主要措施及相應的標準依據。
逐條研究應用《手冊》
為了落實《手冊》內容和標準,將《手冊》執行到位,更好地服務于各工廠的安全生產管理,全面運用于日常生產管理,蒙牛依據《手冊》標準和細則內容,嚴格對標,不斷創新和梳理,在日常管理過程中采取了以下措施和機制來落實《手冊》要求與內容。
頭腦風暴研究《手冊》。蒙牛集團生產系統各事業部均組織各崗位人員對《手冊》逐條進行研究,并結合中糧集團SCCP(安全關鍵控制點)管理要求,相互融合,形成具有蒙牛特色的危險源及現場處置管理程序文件。
全面培訓學習《手冊》。蒙牛集團各事業部在2016年4月份開展了覆蓋車間、班組、崗位的專題培訓,促使全員都能、都會進行較大危險因素辨識,掌握防范措施。
檢索驗證應用《手冊》。為了更好落實《手冊》要求,蒙牛集團通過安全五級檢索體系的應用,針對危險源及現場處置管理程序文件有效性及員工掌握情況進行檢索驗證。
嚴格對標 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乳制品行業第1項制冷機房第(11)項“每半年對避雷設施進行一次檢測”。但在《手冊》發布之前,蒙牛集團依據標準是《防雷減災管理辦法(修訂)》(中國氣象局第24號令)第十九條“投入使用后的防雷裝置實行定期檢測制度。防雷裝置應當每年檢測一次,對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場所的防雷裝置應當每半年檢測一次”,在實踐中按照每年檢測一次執行,并沒有將制冷車間列為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場所。
于是,蒙牛集團便經過查閱法律法規要求,咨詢相關領域專家,同時要求各事業部與當地防雷檢測構進行溝通,經過反復論證,明確將制冷車間列為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場所,防雷裝置執行每半年檢測一次的要求。
發現問題
在執行中發現,“《手冊》七、乳制品制造”(二)制冷第1項對“制冷機房”的主要防范措施未對“加放氨”作業安全管理作出要求,該作業頻次較少,但危險性大,一旦泄漏,影響范圍廣、危害大,建議乳制品制造業在日常生產中將加放氨作業納入危險作業管理范疇。
﹝作者單位:孫光明,湖北新冶鋼有限公司;陳曉民,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編輯 畢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