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波
優化的美術課堂教學,對于美術教學的成敗和美術教育目的的落實尤為關鍵。教師對美術課堂教學進行前瞻性的創新的教學時,應選擇開放式、快樂式、體驗式等先進的學習方法。
初中美術課堂教學學習方法每每在教學研討會上有的同行就會提出,這堂課上的不夠生動或者是課堂氣氛死氣沉沉的。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位年長的同行說:“還是教學方法不得當。”這句話讓我有所思,于是我總是在尋找一種最能調節課氣氛的方法,那就是通過不同的方式找一些小游戲,功夫不負有心人,小游戲使我的課堂異常的活躍。
一、游戲的設計要具有靈活性
運用多種美術教學方式和手段,激活學生的各種感官。課堂游戲的設計要有靈活性,在美術課堂里“玩”也始終有一個度,這個度就是藝術性,換一種說法就是玩也玩得有藝術 ,必須引導學生確立正確的情感、觀點、態度和價值取向,不能滿足于課堂上玩耍的熱鬧,而使教學目標落空。
在教師創設游戲的環境下,游戲需要教師的支持和指導,但并不是教師在游戲過程中引進教育的嚴肅性,游戲應保持性質不變,從而避免把教師指導游戲變成教師“導演”游戲,把學生自主的活動變成教師控制的活動。往往就是因為教師的刻意安排,會使得學生難以參與其中。因為,教學本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美術教學更是如此,學生的參與也本就是一種即興創造,而如果一切都安排得好好的,那么學生的參與就有可能失去一種氛圍,學生就有可能失去參與藝術的沖動。當然教師在游戲過程中不能教學目標不明,放任自流,為游戲而游戲,造成課堂時間的浪費。因為教學活動畢竟不同于游戲活動,它是有著明確而具體的教學任務和目標,它不是游樂場,只供孩子玩樂。教師采用游戲教學正是出于教學過程優化的考慮,假如它的教學效果甚微,或者采用其他簡便的方式也能達到相同甚至更好的效果,那么這一課堂游戲也就失去它存在的意義了。
二、游戲的設計要新穎,能吸引人
人的本性總是趨向于不斷追求新穎和變化。雖然課堂游戲還是新課程所倡導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然而在實踐中它正模式化,經常出現類同的游戲內容、游戲方式以及游戲評價,因此類同的游戲活動多了也會失去吸引力。所以游戲的設計最主要的是新穎,能吸引人。例如在“格爾卡”一課中我先讓學生聽音樂,學生覺得為什么一上課主要聽鋼琴曲“命運”,然后我說“現在進入小游戲時間”。鋼琴曲聽完了,我們現在拿出一張紙在紙上聽著剛才的音樂隨便畫線條要跟上樂曲的節奏。學生覺得這個游戲太有意思了,還很新穎。學生帶著好奇心就會主動的去學習,同時又向學生傳達了你們的這種跟奏畫形成的線條畫是一種主觀情感的表達方式——表現,所以學生帶著好奇心又學習了什么是表現。
三、游戲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水平
伴隨著初中生生理、心理發生的顯著變化,其智力發展也取得了巨大進步。這種智力進步體現在量和質兩個方面,在量方面的變化主要表現為由于初中生各種基本智力因素(如言語、感知覺、記憶、想象及思維能力)的進一步提高和完善,使得他們能更輕松、更快捷、更有效的完成各種認知任務;在質的方面,主要表現在初中生認知結構及思維過程的具體變化上,新的認知結構的出現使得初中生在解決問題時,能逐漸熟練地運用假設、抽象概念、邏輯法則以及邏輯推理等手段,提高了解決問題的精確性及成功率。針對這一時期學學生的心理的特點不同的年齡,游戲的組織應有所不同,否則學生并不會熱情地參與到游戲中來,游戲的意義也就不大。例如在七年級“手繪線條——會說話的圖畫”一課中通過基本型的聯想讓學生分組第一小組是圓型,第二小組是正方型,第三小組是長方形,第四小組是三角型每個小組運用基本型展開聯想。第個小組每個成員分別聯想出五種不同的事物。看哪個小組完成的質量高、速度快,抓住學生的好強心理,只要一比賽學生的競爭勁頭就足,再通過一種基本型聯想不同的事物發散學生的思維。整個課堂進入了一種高度集中、高度興奮的狀態,同時完成了本課的學習目標。而到了八年級“敦煌莫高窟”一課中我讓學生做中國名勝古跡接力賽分小組看哪個小組知道的多到誰那兒卡住了,誰就表演節目。學生帶著興奮去了解祖國的名勝古跡、名山大川。所以游戲的設計最主要是抓住學習的心理,同時游戲的設計要適應學生的心理。
四、游戲要增強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和團結合作的精神
學生都有爭強好勝、不甘落后的心理,都有比一比的愿望,誰都唯恐落后。因此我們采用對抗賽的形式,用擊敗對手的游戲為動機開展游戲時,成員之間無意間會把自己和群體視為一體,成功、失敗都有共同感受,意識到大家是相互依賴的,只有相互支持才能成功,增進了團隊的合作精神。在課堂游戲中我大多都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來進行。如《我的小天地立體紙模型》一課,我用游戲貫穿全課進行教學。首先,我讓學生自由組合“家庭”,先參觀現在帶各式漂亮的房間設計,如何以“家庭”為單位商討設計方案,最后制作家具、家庭用品等。各“家庭”成員在制作過程中分工合作,制作出各種精美的家具以及各種不同的生活用具、器皿等,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增強了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
五、游戲要適度,切忌為游戲而游戲
游戲固然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但若游戲沒有與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有機融合,那只能是空耗時間、適得其反。因此,我們在設計課堂游戲時應該緊密結合美術學科特點,使課堂游戲真正融入到學科教學之中。游戲教學的恰當運用將影響或決定美術教學目的的有效實施。學生在活動中游戲體驗的強弱,取決于教師的控制程度和學生在活動中所獲得的自由程度,這一尺度要把握好,那我們的美術課堂往往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課標解讀”中有一句話說的非常好,“只有激發學生內在的興趣,才可以讓達河邊的牛主動地喝水,甚至可以讓牛主動走到河邊喝水。”曾聽說過這么一個比喻:如果說課堂游戲猶如一道美味的菜肴,那么,既好吃又具有營養的菜肴才有利于學生發育成長。這句話一語就道出了課堂游戲的教學本質。因此,在運用游戲這一教學手段時,一定要把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