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開
本是為影片《聞香識女人》作評論,卻引用了《死亡詩社》里的經典臺詞作為標題,未免顯得張冠李戴。一年前的這個時候,剛剛進入高一,附中送給我《死亡詩社》這份厚禮;一年后,附中再一次饋贈《聞香識女人》。兩份“厚禮”給予了我共性的震撼,看來這“張冠”非得“李戴”了。
故事都開始在某所貴族學校?!堵勏阕R女人》中,高中生查理目睹了朋友的一次惡作劇,校方逼迫其說出真相,否則就要將其開除。由于不想出賣朋友,查理陷入了困境。就在他在感恩節做周末兼職時,查理結識了弗蘭克,一位雙目失明的退役中校。因為視力缺陷,弗蘭克的嗅覺異常靈敏,甚至可以通過氣味辨別女人身上香水的品牌。他和查理一起住豪華酒店、邀請美麗女郎跳舞、飆車,之后他想開槍結束自己的生命,因為無意義的失明生活使他失去了勇氣和信心。最終,查理阻止了弗蘭克的“完美計劃”。而弗蘭克也意外現身查理的學校,用慷慨蔣的措辭,批判了學校的偽善,讓查理堅持了自己原則。兩人生活意外的交織,也讓他們結下了情同父子的友誼。
當影片中出現莊嚴的學校禮堂、嚴肅的校方領導、被審問的學生,黑壓壓的人群時,我驚異于這樣的場面與《死亡詩社》中的相差無幾。其實,細細看來,《聞香識女人》不正是《死亡詩社》的一種傳承與延續嗎?
《死亡詩社》里,基丁老師是學生們敬愛的“船長”,在上世紀50年代的背景中,他鼓勵學生自由地發揮自己靈魂中的創造力,擺脫教條主義與功利主義的束縛,追求個性的解放。他是一名真正的老師,無愧于“船長”的稱號,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同樣的,《聞香識女人》中,“船長”的含義不僅延續了下來,而且變成了一種雙向互動的存在。誰也無法說清楚,退役的弗蘭克和年輕的查理,誰是誰的“船長”。影片中,弗蘭克評價查理“靈魂沒有被污染”,或許,與查理相處的短短兩天,正是這種沒有被污染的靈魂,潛移默化之中深入了弗蘭克將近衰竭的生命骨髓。當弗蘭克中校已經拿起手槍開始計時時,查理11次讓弗蘭克“把槍放下”都沒有打消他的念頭,而一句簡單的“你跳探戈和開法拉利時的樣子帥極了”,瞬間便使中校面如死灰的臉上復有了生命的顏色。影片的最后,鏡頭給出了弗蘭克中校與小侄女玩笑的特寫背影,他至此終于卸下了一個殘疾退伍軍人的自大與自卑,摸清了人生的航向。與此同時,弗蘭克也挺身而出,保護了查理“沒有被污染的靈魂”,在學校會議上以父母的名義,點燃了沉睡的良知?!爱斈阍谠噲D改變他人時,自己已經在被他人改變”,用這句話來形容弗蘭克和查理兩人的忘年情義,再合適不過了。
一年之前,在觀看《死亡詩社》之后,我當即把我日記本上的計時法則從“公元2015年”改為了“附中元年”。如今,是時候改為“附中二年”了。每一個年份的跨越,沒有公元計時法那樣,有一個固定的天數限制,而是看作附中生活的重大轉折與演進。兩部影片的共同價值在于,他們都以貼近生活的方式,生動展現了人與人之間的影響。從單向推進為雙向,從師生推進為互為師生。如果一年之前的《死亡詩社》教會了我追求個性,讓我擺脫了寒窗前九年植入血液里的保守與死板;那么一年后的《聞香識女人》,便是一盞及時的燈,在追求個性的道路上,提醒我始終堅持原則,做一個“靈魂沒有被污染”的年輕人。
或許,我在評論兩部影片中“船長”的內涵時,這兩部影片本身,無形間也成為了我生命的“船長”。或許附中才是真正的“船長”吧,教我放棄一些東西,教我守住一些東西。
哦,船長,我的船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