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衛產
摘 要:時代的進步和人們教育觀念的轉變給高中課堂的教育模式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它引領著高中教育朝著以學生為本的素質教育轉變著,這種轉變是令人可喜的,這意味著我國的教育已經日趨成熟。與此同時,高中物理的教育理念也在這改革浪潮的沖擊下逐漸的發生了巨大的轉變,高中物理教師已經逐漸的開始在課堂中運用起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借以提高物理課堂的教學效率和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
關鍵詞:主體教學;高中;物理
高中物理課程在高中的課程結構體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最終的教學目的是為學生打下扎實的物理知識基礎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高中物理教師應當在關注學生情感上的需求和認知的需求,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高中物理課堂中,發揮出他們在物理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可是高中物理教師應該如何將主體教學模式運用到自己的物理課堂中,幫助學生發展自身的能力和夯實他們的物理基礎呢?這就是筆者接下來要討論的問題,筆者認為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構建擁有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的物理課堂
高中物理教師想要打造出一個以學生為教育主體的物理課堂,首要任務就是構建擁有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的物理課堂。我們都知道人只有處在一個自認為安全和愉快的環境中,才會真正的放下心中的顧慮與他人進行深入的交流。由此可知,只有構建起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知道在物理課堂上曝露自己的薄弱之處不會被同學嘲笑和被教師指責,使學生在自己的內心中增強對物理課堂的安全感,才有可能讓學生主動地向物理教師提出自己感到困惑的問題和主動地參與到物理課堂的教學中與教師展開深入的討論與交流。通過對于高中物理輕松課堂氛圍的營造可以讓學生成為高中物理課堂中的主體,從而幫助物理教師了解學生的不足之處,以便教師可以及時地采取措施幫助學生夯實自身的物理基礎和提高物理課堂的教學效率。
筆者通過在平時與學生的接觸努力地與學生構建一種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得學生不至于因為對我的畏懼不敢在物理課堂上發言。除此之外,當學生向筆者提出問題時,筆者會以最大的耐心對學生的問題進行解答,不會對學生進行指責,筆者通過自身的行為希望讓學生獲得足夠的安全感,使得學生可以做到在課堂上大膽地與我進行交流。物理教師通過與學生的交流和自身在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的表現構建起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讓學生打消自己心中的顧慮,促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從而樹立起學生在物理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逐漸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以問題推進教學,增加物理課堂的趣味性
學生在接受了多年使用傳統教育模式的教學之后,他們逐漸地養成了被動學習的習慣,物理教師想要幫助學生改變這種學習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這就要求高中物理教師在施行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時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在施行主體教學的初始階段中,高中物理教師可以通過一些源于生活的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物理知識的學習,達到增加物理課堂趣味性的目的,讓學生慢慢地參與到物理教學的課堂中來,逐步地形成自主學習的學習習慣。
筆者在高中的物理課堂上就經常采用生活中的例子來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學習,筆者在講到人教版教材中有關慣性的知識點時就利用生活中搭公交車的例子向學生提出了一個問題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通過對“為什么公交車急剎車之后,我們的身體還會向前傾一下呢?”這個問題展開思考,從而引出下來所要學習的有關慣性的物理知識,將學生的思考所得出來的結論變成為推動物理課程繼續向前發展的動力,讓學生從課堂的體驗逐漸地形成主體意識和養成積極參與到物理教學過程中的習慣。使得主體教學模式在物理教學課堂上發揮出它的積極作用,幫助物理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進行開放性教學,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在高中物理課堂上進行開放性教學,對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而言大有裨益,而對于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則有促進作用。開放性教學的特點非常的突出,即不具有固定的答案和解題方法,這對于學生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同時也極容易激發起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主動地去思考和探尋答案,在培養學生創造性的同時也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地發揮出了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使得物理知識掌握程度各不相同的學生都能從其中取得收獲。因為開放性教學的方式對于提升學生的能力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所以筆者就經常有計劃地引入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到物理課堂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通過自身的思考和努力解決問題,借此逐步地培養起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創造性。
讓每個學生成為高中物理課堂上的主人是每個工作在教育一線的物理教師的奮斗目標,每個高中的物理教師為達成這個目標都在積極的嘗試。將主體教學模式運用到教學中對于培養學生在高中物理課堂上的主體意識和促使他們形成自能學習的能力有著積極的意義,所以,筆者認為應當從物理教學課堂氛圍建設開始逐步地將主體教學模式運用到自身的教學過程中,讓主體教學模式幫助高中物理教師達到發展學生綜合素質和幫助學生夯實物理基礎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謝生強.淺析物理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改革[J].教育教學論壇,2014(7).
[2]王衛國.例說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生活化[J].理科考試研究,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