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軼雯
摘 要:最近隨著穿越題材電視劇的流行,大部分的中學生開始沉迷其中。這樣的現象推動了學生對歷史事件的探究,積極地查找相關的歷史資料。然而,這樣的現象對歷史教學來說是好是壞,還無從辨別。現在的中學歷史教學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模式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簡要地分析歷史教學的特點,探索歷史教學的科學模式。
關鍵詞:穿越劇;初中歷史教學;教育體制
最近,各種電視劇題材中最受歡迎的應該是“穿越劇”。無論是過去的《魔幻手機》還是最近的《太子妃升職記》,這些穿越劇都獲得如潮的好評,并頗受年輕人的喜歡。這些人當中也包括初中生。據調查,超過70%的初中生看過穿越劇。很多初中生因此變成某些演員的影迷,并且從此開始對歷史感興趣,會積極地查找歷史資料,變成了班級的“歷史通”。類似的現象屢見不鮮。如果我們從初中歷史的教學方面考慮,學生本身是不愿意學習的,而且把歷史當做遙遠的故事,枯燥乏味又很古老,但是對穿越劇的興趣卻很濃,這值得所有中學歷史老師深思。
一、初中歷史教學的現狀和成因
1.灌輸式的教育體制和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使歷史的課堂毫無生氣。歷史學習變得枯燥而又乏味。加之歷史教材的內容安排不合理,在學習課程時,僅僅依靠歷史教師的講述和滿是重點知識的板書,會使學生失去學習歷史的興趣。這種機械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來說沒有任何新意,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勉強去學習。
2.在歷史教學課程中,教師沒有意識到歷史教育的重要性,也沒有考慮它對學生的影響力,只是為了完成課程目標而授課。沒有想到要借用歷史的工具來教育學生。學習歷史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在認識古人的過程中反思自己,學會認識自己,從而立足于社會。同時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二、如何重建有“鮮活生命力的”歷史課堂,讓歷史課為學生述說過去的故事
1.在歷史課堂中,導入的環節,教師可以利用課件來進行教學,通過為學生展示和課程有關的影視作品、歌謠或者圖片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直觀上幫助學生理解知識。比如,在講述清朝康熙年間的重大事件時,可以為學生播放一段《步步驚心》中的片段,從而導入需要講授的內容。除此之外,教師可以通過展示相關的圖片來導入新課,以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2.在講授課程主體的時候,教師應該在課前做好功課,把需要講授的課程內容按照時間的順序和歷史發生的情節編成有趣的故事。在課堂上,將故事也就是需要學生掌握的主體呈現在板書中,幫助學生加深記憶。然后,教師可以安排一些學生扮演歷史人物,根據情節的發展來表演當時發生的故事,另一些學生負責編排表演的故事、修正錯誤等。而教師在其中只是輔助學生,適當進行指導或做一些詳細的解釋,旨在讓學生掌握重點內容。這樣的方式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熱情和興趣,同時能夠推動他們主動學習。
3.在講授課程結尾的內容時,教師不必急于做出總結,評價歷史人物等,應該先給學生自由發揮的機會,讓他們互相討論對歷史事件的看法,對其中一些不符合史實的內容進行修正。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回憶先前的表演內容,并根據板書中的提示來重新建構自己的知識結構,這種總結課程的方式有利于學生深入地記憶歷史知識。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設置一些與課程相關的歷史作業,發揮想象力,培養創新精神等。
三、歷史教學中要考慮歷史的真實性
如果不考慮穿越劇本身對真實歷史的歪曲和對歷史故事的肆意改編等方面,從某種層面來說,這種靈活的藝術形式增強了初中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穿越題材的電視劇確實對歷史教學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它在一定程度上歪曲了真實的歷史,使學生對歷史人物和情節的認識產生了混亂,但是歷史教學必須要尊重歷史,因此,教師必須要做到如下幾點:
1.教師在授課前,要充分做好準備工作,查閱相關的歷史資料,積累歷史知識,不斷地更新知識結構,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教學技能,重視歷史的真實性。
2.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不能片面地看待某些歷史現象,而是要還原歷史故事,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古人,反思自己。歷史不容更改,學生要樹立正確的歷史觀。
3.教師在教學中要正確定位教與學,以教為主導,以學為主體。教之有法,“學之有方”,兩者相得益彰。
穿越劇為歷史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利于推動歷史教學的創新,促使新的教學模式的產生和發展。因此,教師在開展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緊跟現代化社會的潮流,更新歷史教學方法,不再停留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上。盡管歷史不可能再重來,然而教師可以通過講解歷史故事、描述歷史人物,為學生再現歷史,讓學生以史為鏡。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有學習歷史的興趣,自主學習歷史知識,更熟練地應用歷史,樹立歷史觀。
參考文獻:
[1]趙瑛欣.新課改下對初中歷史教學模式的研究[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22).
[2]趙波.對初中歷史課有效教學的策略探究和實踐[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22).
[3]許小琴.初中歷史教學的方法論創新研究[J].海峽科學,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