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喆
摘 要:利用劉媛媛《寒門貴子》的演講視頻教育學生,目的一是以劉媛媛自強不息的精神感染畢業班內心浮躁、不思進取的學生,激起他們學習的熱情,支撐他們學習的意念,以便順利完成學業;二是借此機會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學習演講稿寫作方面的知識和演講方法技巧。
關鍵詞:觀看要求;觀后效應;總結反思
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學生有一顆上進的心,求知的愿望,分辨是非的能力??蓪τ诩磳⒚媾R人生第一次大的抉擇的這幫九年級的孩子,在他們中有部分學生認為自己家境不好,埋怨父母不能為自己的未來鋪路,于是整天怨天尤人,好逸惡勞,不思進取,浮躁不堪的表現,我苦惱了好些日子,用盡了辦法,包括面談、家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都無濟于事。就在我束手無策之時,《超級演說家》給了我啟示。
那日,我在微信中看到朋友分享的北大劉媛媛(北大法學院研究生)的演講視頻,我被震撼了,發自肺腑的心靈感動。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這段視頻被我收藏,它就是《寒門貴子》。我準備擇日把它給學生觀看。經過一番精心準備,這一段視頻出現在教室的電子白板上,觀眾當然是九(15)和九(16)兩班全體同學。就在那節課上,在學生強烈的要求下,演講視頻總共播放了六遍,當然是一氣呵成。在學生觀看的同時,我用粉筆在黑板上寫下了這些文字:
一、觀看要求
1.聽內容:
①演講的主題或觀點;
②整篇演講稿的結構安排,包括如何開頭,如何層層遞進,如何結尾,詳略如何安排等;
③演講稿中引用了哪些典型事例,記下應用的具體事例和主人公,這些事例對你是否有感染力,其中哪些事例對你最有啟發性;
④注意表達技巧,如對比、襯托、各種修辭及短小精悍、引人深思的哲理性語句。
2.看表演:
①觀察表演者的出場,如步態、表情、站姿;
②觀察表演者的表情變化、肢體語言、儀態,注意聽演講者語調的高低起伏、輕重緩急等;
③觀察演講者如何和觀眾互動,如何巧抓觀眾心理,如幽默、風趣,情到深處自然流等細節。
附:演講精彩片段記錄:
1.開篇與觀眾互動,拉近演講者和觀眾的距離,激發聽眾的 興趣(提問:出身問題、成功是否靠自己;觀眾舉手,點頭,應和等)。
2.引用典型事例:反面言論《寒門再難出貴子》;正面例子:英國紀錄片《人生七年》主人公尼克逆襲的故事;劉媛媛本人及姊妹三人自強不息、學有所成的經歷。
3.精彩語段:
·可見命運的手掌中是有漏網之魚的。
·家境不好并沒有斬斷一個人成功的所有可能。
·命運給你一個比別人低的起點,是要告訴你,用你的一生去奮斗一個絕地反擊的故事。那是一個關于獨立、關于夢想、關于勇氣、關于堅韌的故事;那是一個關于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的故事;那是一個關于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的故事。
·我們的人生是怎么樣完全決定于自己的感受,如果你的一輩子都感受抱怨,那你的一生就是抱怨的一生;如果你的一輩子都感受感動,那你的一生都是感動的一生;如果你一輩子都在勵志改變社會,那你的一生就是斗士的一生。
學生當場反應:
神態:一動不動,聚精會神,其中有部分同學做著筆錄。
紀律:絕對安靜,整個教室百十個人無一人喧嘩,似無人之地;
插曲:因我操作失誤,視頻暫停,全場一片嘆息聲,三名同學不約而同跑上來為我幫忙,盡管只有短短的四分鐘演講,同學們竟然強烈要求看了六遍,直至下課,仍然意猶未盡。
二、觀后效應
在此后的日子里,學生以文字的方式表達自己要改掉以往的惡習,努力學習的決心;也有的主動找我懺悔,痛改前非,努力學習,做最后一搏。中考時,九十七人中,考入高中者八十四人,升學率超過重點班,位居全縣前列。
三、總結反思
21世紀的青少年是極為獨特的群體,他們雖叛逆,但血氣方剛;雖執拗,但豪情萬丈;雖自我,但正義凜然,更能大膽地去表現他們的愛恨,甚至能坦然地放縱自己的行為。以往長輩們的說教或許是他們最厭煩的,只有真正觸動他們靈魂深處的東西,他們才會認可,才會接受,即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出來,才能打動心靈的深處,這正如今天所觀看的《寒門貴子》演講,勵志言語,感人事跡,真情流露,最主要是演講主人公與我們的學生同時代、同經歷,這才是撥動他們心弦的金手指。陶行知先生所言:“教育是陶冶身心,培養健全的個性,以便能夠從容不迫地適應生活中的各種變化。這是從學校和課本知識中所得不到的。”這就是最好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