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婉姍
摘 要:為了適應當前基礎教育向素質教育轉換的發展趨勢,音樂教育要走改革創新的道路,建立新的音樂教育課程體系。音樂課堂已經不只是照本宣科,學生在下面聽老師唱,學習的材料不只是由老師來提供,而是學生也可以參與其中,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思維,使得音樂潛能得到很好的發揮,同時,可以讓課堂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從學生的角度來認識音樂,體會學生的音樂創造所帶來的樂趣。
關鍵詞:音樂創造;尊重學生;引導學習;開發思維
一、音樂創造的意義與作用
為了建立新的音樂教育課程體系,音樂課堂已經不只是照本宣科,學生在下面聽老師唱,學習的材料不只是由老師來提供,而是學生也可以參與其中,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思維,使其音樂潛能得到很好的發揮,同時,也可讓課堂內容變得更加豐富活躍,從學生的角度認識音樂,體會學生的音樂創造所帶來的樂趣。
音樂教育創造教學,能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和發展思維潛能,積累音樂創作經驗,培育學生成為對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創造性人才有著很大的意義。
二、引導與開發學生的音樂創造
中小學音樂課程中的音樂創造,目的在于通過音樂豐富學生的形象思維,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潛質。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作為教師應引導與開發學生的音樂創造,為他們提供豐富有趣的課堂素材,增強學生的創造意識,活躍課堂氣氛,讓教學生動有趣。
作為一名中學音樂教師,我一般在新課完成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創作,或者也可以單獨拿出一節課,導入課堂音樂材料,全班集體進行練習,然后創造練習,展示作品。我把課堂創造歸納為三大點,其中包括表演創造、 旋律創造、節奏創造。
(一)表演創造
表演創造又分為演奏創造、演唱創造、音樂律動創造、舞蹈創造等。例如本學期對于初一的學生,我會根據他們的學習接受能力,提前給出要求,請學生課余時間抽出一些準備自己所擅長的表演,可以組合,訓練他們的集體表演能力,每個月給出一節課的時間,讓學生提前準備好自己擅長的音樂。適當給予獎勵,加分的制度,提高音樂創造的積極性,收到很好的課堂效果。
其中,演奏創作,上課時可以組合,培養學生的合奏能力。比如,有葫蘆絲、古箏、小提琴、竹笛、吉他等。在我的課上,本來有一個學生用吉他在演奏《同桌的你》,他不能自彈自唱,這時有學生主動地舉手提出,“我會唱這首歌曲,可不可以和他一起表演。”于是,在這位學生的幫助下,完美地表演了一個很好的節目。
演唱創造,可以把范圍擴大,允許學生演唱課外的音樂作品,根據自己的風格演唱,形式可以豐富多樣。
還有律動創造,也是很值得推薦的,去年我聽過一堂優秀的小學奧爾夫音樂律動課,《單簧管波爾卡》是一首欣賞作品,音樂老師整節課語言生動活潑,而且通過板書畫圖以樹枝打比方,把每個樹干的葉子作為旋律的音樂主題節奏,把樹干的延伸作為曲調的高低。這種教學方法可以運用到中學課堂,有些方法可以借鑒采用,會起到很生動的課堂效果。
(二)旋律創造
在完成課堂任務的基礎上,我會留出大概十分鐘的時間,制造一個新課堂環節。
例如,可以先給出一個簡單的旋律,讓學生演唱,然后模仿老師寫出相似的旋律。等到學生熟練后可以寫出自己風格的旋律。
還是一樣,我先給出一個我的創作旋律,34 5 / 34 5 / 56 54 / 31 1 /,給出歌詞“同學們 同學們 我們的生活多美好”學生紛紛把自己的作品交給我,然后我一個個地進行點評,念給大家聽,主要以鼓勵表揚為主,然后說出要改進的地方,使其作品更加成熟。
(三)節奏創造
例如,請學生看多媒體課件,給幾分鐘時間,先讓學生牢牢地掌握幾種基本的節奏型,從易到難,進行節奏創作的示范,告訴學生編創的方法,然后給出時間,讓學生自己創作。
這樣課堂內容更加豐富了,看著自己寫的作品,學生也會有一種成就感,課堂變得更加積極活躍,做小動作的現象、講話的學生也沒有了。當然音樂創造還有很多種,我們老師還可適當地進行延伸。
三、尊重與鼓勵學生創造
在課堂上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創造機會,尊重并激勵學生的音樂創造成果,才能更加自信地發揮和創造更多富有新意的作品,使其能夠達到多種技能的培養,對其今后的人生會有所幫助。
總之,因為課堂上學生的創造是臨時性的,時間很短,作品并不能盡善盡美,完全達到很高的評價,這個時候我們一定不能采取批評與否定,或者是嘲諷的舉動,而是需要通過老師的幫助與指導,不斷完善學生的創造作品,增強自信心,使學生的創造興趣越來越濃厚,這樣他們不僅更加熱愛音樂,還很樂于上音樂課,從學會音樂到主動會學音樂,充分體驗到了音樂的無窮魅力。
參考文獻:
[1]李青.讓音樂課充滿創造的樂趣:談多種音樂教育模式中的創造主題[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4).
[2]付祥奎.走出中學音樂課堂即興創造的誤區[J].黃河之聲,2008(3).
[3]李同全.音樂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J].中小學教材教學,20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