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針對我國農業技術推廣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對策。
關鍵詞:農業技術推廣;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F323.3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6.12.013
1 我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1 農業科技成果本身的局限性
我國地域遼闊,氣候復雜多變,光、溫、水、土多樣化,在不同區域,農業科技成果在推廣中會遇到各類問題。例如水稻種子在不同的環境中生長也不一樣,可能雜交水稻在某些水稻田里會高產,高產水稻的產量在某些稻田地會降低;轉基因西紅柿在科技園中會高產,但是在推廣地區會因為氣溫、土壤等原因發病或者減產,這些都是農業科技成果在農業技術的推廣中本身存在的缺陷,表明了科技成果有一定的局限性。
1.2 農技推廣投入不足,制約著農技推廣力度
農業是治國之本,國家農業部門和各級政府撥付和配套的農業科技推廣的經費有限,難以做到全面覆蓋。然而,根據目前國內的農業發展現狀,推廣農業技術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推廣經費的短缺,制約農業技術的發展。
1.3 農技推廣體系機制僵化,不適應現代生產力發展
我國的農業推廣體制還是上個世紀建立起來的,很多體制在如今已不適用,過于僵化的體制也會大大影響農業技術的推廣。例如應用于農業技術推廣的補貼由于體制的原因可能存在下發不及時或補貼不足等問題,這會導致農民對于基層技術推廣工作的不信任,也會造成農業技術推廣的滯后。
1.4 農業科技推廣隊伍配置不合理、職業素質低
我國城市化發展的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口涌入城市,從事農業技術推廣應用的農業科技工作者有的升遷,有的轉崗,有的進機關,導致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站技術人員青黃不接出現斷層現象,很多鄉農技站只有一個人或者沒有人。知識水平偏低、年齡結構偏大是通病,這也是我國農業技術推廣面臨的非常嚴重的問題之一。
2 農業技術推廣的對策
2.1 樹立“以農為本”的推廣理念
現在很多農村人口涌向城市,漸漸地農業被很多人拋棄,因此要樹立“以農為本”的社會理念,讓大家真正地了解農業和農民,引導人們去農村工作,為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站補充人員,彌補科技站人員的技術力量不足的問題。
2 .2 建立多渠道農業科技推廣投融資體系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代,農業科技推廣光靠政府的投入是不夠的,要積極地拉動市場需求,讓民間資本也參與進農業的技術推廣中來,只有這樣才能形成良好的循環,促進農業產業的健康發展。例如利用民間資本通過土地流轉、租賃等形式,將農民手中閑置土地集中起來,組建家庭農場,發展現代農業、旅游觀光農業,政府采用適當補助的形式加以扶持,目前各地都有成功經驗。
2.3 創新農業科技推廣體系
為了我國的農業科技得到更好地推廣,改革農業科技推廣體系,使其更加便捷和高效,做到真正的為農民服務,為農民做實事,做好事,讓農民對農業技術推廣充滿信心,只有農民對我們有信心了,農技推廣的工作人員才能更加方便地為農民服務,促進農業科技的推廣。如各級科技人員聯基地、科技人員聯合作社、聯家庭農場、聯科技示范戶等,組建上下聯動的科技推廣服務體系。
2.4 建設高素質的農技推廣隊伍
人才是進行農業技術推廣的關鍵,農業技術人員的斷層是目前阻礙我國農業技術推廣最重要的原因,因此要積極地培養農業實用人才,建設高素質的農業技術推廣隊伍,做到上有技術,下有推廣,讓科研成果真正運用到農業生產。此外,農業實用人才的培養還可以彌補鄉村和鄉鎮農業技術人員的斷層,為以后農業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5 培養高素質的新型職業農民
面對農業技術人員的斷層,不僅僅要積極的培養農業技術人員,同時也要積極地培育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有知識、有文化、肯吃苦、能鉆研的新型農民。現代農業機械化程度高,設施投入大,因此需要對農民加強現代農業管理知識的教育和培訓,提高現代農業管理水平,才能促進現代農業的發展。
2.6 利用現代的高科技手段,推進農技推廣的信息化和形式的多樣化
面對科技的不斷發展,農業技術的推廣也變得多樣化。以前的農業推廣很多都是用廣播通知或者寫在板報及圖冊上,這樣不僅浪費資源,而且推廣效果還欠佳。隨著高科技的發展,可以使農業技術的推廣多樣化,比如利用PPT推廣農業技術,利用電視臺開辟農技專欄等多形式宣傳農技知識,這樣不僅可以使農民更便捷的學習農業知識,還可以提高學習效益。
3 結語
技術就是生產力,應積極地解決我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努力發展科技農業、健康農業,為農民提供更高效高產的農業科技,為我國的農業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黃力.農業技術科學研究[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07):66-98.
作者簡介:徐建國,大專學歷,衢州市柯城區萬田鄉農業公共服務中心,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技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