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
【摘要】從東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發生出的古典園林鋪裝及馬賽克鑲嵌畫的不同藝術形式上,去探討東西方藝術審美的相似和不同。
【關鍵詞】中國古典園林;馬賽克鑲嵌畫;東西方藝術形式;審美比較
在東西方的建筑和園林中承載了豐富的藝術形式,西方的鑲嵌畫藝術形式和中國古典園林的鋪裝都是藝術世界中絢麗的奇葩。而這截然無關的兩種藝術形式能夠幫助我們窺探一些東西方藝術形式和審美上相同之處和差異。
一、國內園林鋪裝的歷史與發展
中國古典園林歷史悠久,經過千百年不斷發展演變形成自己獨特的建造與審美風格,對亞洲等國家的園林設計產生重要影響,甚至影響到英國自然風致的園林設計。鋪地是園林建造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達到建筑功能外,還要完成其文化功能,即所用圖案蘊涵一定的文化涵義,與其他建筑元素一起構建園林主題。鋪地用磚瓦、碎石、卵石、碎瓷片、碎缸片組成各種紋樣。園林中的鋪裝也成為了一個獨特的藝術形式。
古典園林之中鋪裝形式多樣,有以畫面的邊框為長方形、方形、菱形、梯形、矩形、多邊形的七巧圖,有以石榴、蘋果、佛手、扁豆角、瓜、蝙蝠、古磐等形狀為畫面輪廓的什樣錦。這些紋樣不論從形式的變化,還是構圖的發展上來看,都體現了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思想內涵,其紋樣或簡潔或復雜或寫實或抽象,無不體現著工匠們的精妙技藝與創新思維,這正是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的產物。
二、園林鋪裝材料
在我國古代的城市建設和建筑技術中,鋪裝材料主要是方磚、條石、碎石和砂礫等。古代工匠利用這些極其原始的鋪裝材料,充分運用各種藝術手段,創造出了至今仍然令人驚嘆的鋪裝杰作。園林中常用的鋪裝材料有如下幾類:
1、石材
在所有的鋪裝材料中,石材是最自然的一種,無論是具有自然紋理的石灰巖,還是層次分明的砂巖、質地鮮亮的花崗巖,即便是未經拋光打磨,由它們鋪成的地面都容易被人們接受。然而要表現自然的特色,必然要以自然的紋理,未經拋光打磨飾面表現出的天然粗獷風格,盤山而上的步石、隨徑而曲的塊石等,都透著古樸、狂野和自然。
2、磚
同樣是傳統材料的磚,不但色彩繁多,而且形狀規格也各不相同,因此,鋪裝形式風格也多種多樣。磚主要適于小面積的鋪裝,如小景園、小路或狹長的露臺、小拐角、不規則邊界或石塊、石板無法發揮作用的地方,磚可以增加景觀的趣味性。
3、玻璃
一反路的本質質感,改變了以往景觀鋪裝給人踏實的感覺,有視覺警示作用的鋪地塊石與卵石組合的園路鋪地呈現出以往難以見到的虛幻,使整體的空間感得到增強,景觀情趣也大增。而不同的材質與玻璃結合,再加上內置燈光的間接照明,又會產生異樣的感覺。
4、木材
木質鋪裝最大的優點就是給人以柔和、親切的感覺,它的典雅、自然,使它在棧橋、親水平臺等應用中被首選。由棧木鋪設于濕地上或沙地上的棧橋、懸挑于水面的親水平臺等,均給人親切、自然、返樸歸真之感。
5、金屬
將金屬條嵌入到混凝土基質中進行鋪設,可以形成獨特的鋪裝樣式;還可以運用到園路的鑲邊之上,使園路的鋪裝呈現出現代氣息。將金屬條與其他鋪裝材料進行搭配,寥寥幾處便可呈現出前衛性格。
6、廢棄材料
一些天然的鋪裝材料也開始被應用于園路鋪裝之上。例如,利用當地的一些廢棄材料,如樹皮切成不規則的塊,使樹皮和土壤有機結合;除了樹皮外,卵石、樹枝和鋸末也可以加以利用,各種材料可自由組合,既豐富色彩,又增加重量,是很好的環保型材料。
三、園林鋪地特色
園林鋪地,是指園林中的道路、庭院及各種休憩、活動等場地的地面鋪裝。大體可分為廳堂鋪地、庭院鋪地及路徑鋪地三類。廳堂鋪地一般采用石板、方磚,取其規整,構圖較簡單。庭院鋪地多采用條磚仄砌,組成席紋、問方、人字、斗紋等圖案,中庭也可用磚、瓦、卵石作花街鋪地。
四、馬賽克鑲嵌畫
鑲嵌畫,在中文中初按西方文字音譯作“馬賽克”(Mosaic),一詞源于古希臘,意味“值得靜思,需要耐心的藝術工作”。馬賽克技術應用于壁畫的年代也非常悠久,據說起源于西亞美索不達米亞,迄今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
馬賽克壁畫是用不同硬質材料。通常用過程石料,也有用玻璃、陶瓷等的整齊或不整齊的細小碎塊,按照構思鑲嵌而成的圖畫。優點有顏色經久不變,高迪的建筑中,經常出現陶瓷、玻璃、碎石等地鑲嵌藝術,并引用大自然中的幾何形體、以有機的語言表現建筑形式,在這些看似隨意構建的形式背后,卻有精準的比例與幾何關系。
五、形式上的相同
發端于不同文化社會中和事情的東西方兩鐘藝術形式體現出來的也是有相似之處的。園林的鋪裝雖是用磚瓦、碎石、卵石、碎瓷片、碎缸片組成各種紋樣、圖形。但都是各種不同形狀小的材料組成,若拿去和毫無關系的西方鑲嵌畫藝術比較卻能夠發現相似之處。都是用不同的硬質材料整齊或不整齊的細小碎塊,按照一定的想法和構思鑲嵌而成的圖形。這些拿來對比去看真是讓人十分的驚訝。
六、審美觀上面的不同
“雖由人作,宛若天開”是中國人在造園中的傳統哲學思想和審美追求體現了中國古人注重人與自然之間整體關系的把握,其思維方式有著重直覺感知、心驗體悟、輕邏輯推理的特點。中國人一直把自己視為自然環境的一部分,與環境息息相生,這種自然觀構成了中國傳統環境藝術設計的基本思想,中國古典園林就整體就是一種把自然的美與人工美高度結合起來的環境空間,人工環境與自然融為一體。鋪裝的表現和出來與整體及環境和諧相生,注重鋪裝意境的營造,意境作為中國古典美學的核心命題。
而馬賽克鑲嵌畫中對于現實世界以及人或物的表現體現也是局限的,不像中國藝術表現中的超然抽象。體現出的是理性、秩序的美。西方人的傳統思維模式和審美理想則不同,歐洲自古以來就有研究事物內在規律的習慣,認識事物也采用非此即彼的二元論。這種習慣表現在審美上,就是認為美有其內在的規律,而且符合一定的數字和幾何比例關系。用數和幾何關系這樣理性的思維來確定序和比例,也是西方哲學家思想的具體體現。
【參考文獻】
[1] 周維權. 中國古典園林史(第二版)[M]. 清華大學出版社, 1999.
[2] 孔新苗. 中西美術比較[M]. 山東美術出版社, 2008.
[3] 彭吉象. 藝術學概論[M].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2.
[4] 徐芬蘭. 高迪的房子[M].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
[5] 德比奇. 西方藝術史[M]. 徐慶平, 譯. 海南出版社,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