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


【摘要】為了直觀地展示我國近十年來標志設計教學研究成果,為今后的標志設計教學研究提供參考,本研究采用關鍵詞共詞分析法,利用Bicomb軟件及SPSS軟件繪制了有關標志設計教學研究方面的79篇CNKI文獻的熱點知識圖譜。研究結果發現,標志設計教學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標志設計教學方法研究、中國傳統圖形在標志設計中的應用研究、標志設計課程教學研究、標志設計教學模式研究。
【關鍵詞】標志設計教學研究;研究熱點;知識圖譜
傳統的標志設計為教學改革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基礎,但在新形勢下,科技的不斷發展與全球化的進程使得標志設計越來越多樣化,因此需要在標志設計教學中進行深入研究。而標志設計這門課程的教學目的在于學習標志設計制作的知識,同時培養學生標志設計的創新能力、標志設計思維能力、標志設計的技巧應用能力,拓展學生藝術設計的思維視野、加強學生技術表現的能力。標志設計課程的教學研究在現代化的洪流中也需要不斷的得以探索和研究。
那么如何為我國標志設計教學的發展出謀劃策,使其更好的發展,是我國標志設計教學工作者肩負的神圣使命。要完成這樣的使命,只有首先梳理和把握我國標志設計教學近10多年的研究和走向,歸納其主要研究領域和熱點,才能夠描繪出未來的發展藍圖。
知識圖譜以科學為基礎,涉及應用數學、信息科學和計算機科學諸學科交叉領域,是科學計量學和信息計量學的新發展。知識圖譜能夠用直觀圖像展現出最前沿領域和學科知識的信息會聚點,從宏觀、微觀等不同層面來揭示一個領域的發展概貌,使人們更加全面審視一個學科的結構和研究熱點等信息。我認為,借鑒和采用知識圖譜繪制出我國近10多年標志設計教學研究現狀,可以為今后我國標志設計教學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數據。
一、資料來源與研究方法
1、資料來源
首先,采用標準檢索的方法在中國期刊總庫找到與“標志設計教學”主題有關的79篇相關文獻。本研究的期刊年限指定為“2005-2015”。在此基礎上,規范資料。
2、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的研究工具包括中國醫科大學醫學信息學系崔雷教授和沈陽市弘盛計算機技術有限公司開發的Bicomb共詞分析軟件,以及SPSS20統計軟件。
3、研究進程
第一,確定研究材料。第二,確定并抽取主要關鍵詞。采用Bicomb軟件對選取的79篇文章進行關鍵詞統計,結果顯示總共有關鍵詞325個。根據研究需要,抽取出詞頻大于2小于70的22個關鍵詞為主要關鍵詞。第三,建立高頻關鍵詞共詞頻矩陣。對于確定的22個關鍵詞,利用Bicomb軟件中的共詞分析功能,產生出共詞矩陣。第四,進行聚類分析。第五,對共詞矩陣進行多維尺度分析,繪制出標志設計教學研究熱點知識圖譜并對其進行解釋和分析。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1、高頻關鍵詞詞頻統計及分析
關鍵詞呈現總頻次為135次,對標準化后的22個高頻關鍵詞進行排序,結果見表1.從表1可以通過前22位的關鍵詞排序,初步地了解到近十年來我國標志設計教學研究領域的集中熱點和趨勢。其中,前5位關鍵詞出現頻次均達到5次及以上,它們依次為標志設計(61次)、教學(14次)、傳統圖形(7次)、標志(5次)、教學方法(5次),其余17個關鍵詞出現頻次均大于2次。由表1可以看出,標志設計教學研究多以標志設計和教學為主。但是,僅僅對高頻關鍵詞統計分析,還較難發現它們間的聯系,還需要進一步通過關鍵詞共現技術來深入挖掘它們間的聯系。
2、高頻關鍵詞的Ochiia系數相似矩陣及分析
使用Bicomb共詞分析軟件對22個高頻關鍵詞進行共詞分析,生成詞篇矩陣。將此矩陣導入SPSS20,選取Ochiai系數將其轉化為一個22×22的共詞相似矩陣。相似矩陣中的數值越接近1,表明關鍵詞間的距離越近,相似度越大;數值越接近0,表明關鍵詞間的距離越遠,相似度越小。從表2可以看出,人們談論標志設計教學時,會更多的將其與標志設計、傳統圖形和教學結合在一起討論,而較少和傳統圖形藝術和現代標志設計結合起來。我們可以初步得出結論:已有的標志設計教學研究成果,涉及到現代標志設計的較少,大量研究主要以傳統圖形為研究對象,在進行將標志設計與傳統圖形相結合的教學中,可以讓中國傳統文化底蘊在設計中自然的流露出來,以創造出更具民族化的優秀作品。
3、高頻關鍵詞聚類分析
為了更直觀地展示22個高頻關鍵詞間的疏密關系,將Bicomb產生的22個高頻關鍵詞詞篇矩陣導入SPSS20進行聚類分析,具體結果見表3。
4、關鍵詞多維尺度分析
為了進一步探索22個關鍵詞間的關系,可以繪制出標志設計教學研究熱點知識圖譜,結果如圖1所示。多維尺度繪制出的坐標稱為戰略坐標,它以向心度和密度為參數繪制成二維坐標,可以概括地表現一個領域或亞領域的結構。戰略坐標中,各個小圓圈代表各個高頻關鍵詞所處的位置,圖中圓圈間距離越近,表明它們之間的關系越緊密;反之,則關系越疏遠。影響力最大的關鍵詞,其所表示的圓圈距離戰略坐標的中心點越近。坐標橫軸表示向心度(Centrality),表示領域間相互影響的強度;縱軸為密度(Density),表示某一領域內部聯系強度。在戰略坐標劃分的四個象限中,一般而言,第一象限的主題領域內部聯系緊密并處于研究的中心地位。第二象限的主題領域結構比較松散。這些領域的工作有進一步發展的空間,在整個研究中具有較大的潛在重要性。第三象限的主題領域內部鏈接緊密,題目明確,并且有研究機構在對其進行正規的研究。但是在整個標志設計教學研究中處于邊緣。第四象限的主題領域在研究中處于邊緣地位,重要性較小。
位于第一象限的教學模式和課程教學(領域5)具有較高的密度和向心度,各個關鍵詞之間連接緊密,是現在我國標志設計教學研究中的重點與熱點,與其他四個研究領域之間的聯系也很緊密。位于第二和第三象限的圖形元素、傳統文化元素(領域4)較為活躍,但位于第二象限的傳統圖形、融合等關鍵詞間關系比較松散,對它們的研究不穩定。處于第二象限的教學方法、教學改革(領域3)自身內部聯系比較緊密,但與其它領域間的關系較松散。因此,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在整個標志設計教學研究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位于第一象限的漢字、教學(領域2)自身具有較高的密度,其僅落后于第一象限的有關教學模式的研究成果,也是現在標志設計教學研究的重要熱點之一。但是處于第四象限的創造性思維、設計創意研究(領域1)的相關成果數量較少,處于研究的邊緣地位,尚未得到標志設計教學研究者們的足夠重視,需要今后進一步努力。
三、結論
綜上所述,知識圖譜法比較直觀的反映了我國近10年來的標志設計教學研究主要圍繞教學和圖形元素兩大主線和五個具體領域展開情況。但存有幾點不足:第一,研究領域較為分散,不夠集中和系統。第二,對標志設計教學的研究,大多數以傳統圖形元素或者課程教學作為一個單位為主要研究對象,很少將其加以擴展,使得研究成果的價值被減少。將傳統圖形元素與現代標志設計教學相結合,這不僅要求教師能夠引導學生去提煉和創新傳統圖形的形,同時還要求教師能夠帶領學生一起去探求和挖掘蘊含在它背后的義,在此方面可以進行大量研究。第三,指導思想的闡述性研究較多,有關具體教學研究較少。第四,根據知識圖譜可知,在標志設計教學研究中有關創造性思維與傳統圖形之間關系的研究較少。因此,標志設計教學研究中有關創造性思維與傳統圖形之間關系的研究需要進一步加強。在此,希望今后能夠有更多的標志設計教學研究者能夠投入到科學計量的文獻綜述研究中來,為我國標志設計教學研究更好的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劉 艷, 李 廣. 現代教學模式下標志設計教學改革[J]. 廣西輕工業, 2007,6(12):15-19.
[2] 郭文斌. 我國學前教育研究熱點知識圖譜[J]. 學前教育研究, 2014,1(4):11.
[3] 馮 璐, 冷伏海. 共詞分析方法理論進展[J]. 中國圖書館學報, 2006,32(2):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