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現行法律對保證人權利的保護滯后于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擔保法》規定了保證人的權利,這些權利包括保證人對主債務人的追償權,要求提供反擔保權利,也包括了保證人對債權人的權利即先訴抗辯權、一般抗辯權等。但我國法律注重的是對債權人利益的保護,保證人的權利非常少而義務卻非常多,這違反了權利義務相當原則。通過調查我國保證人權利的現狀,分析我國保證人權利制度的弊端如未規定保證人的代位權、撤銷權和保證責任除去請求權等,進而為完善我國保證人權利提出建議,建立有償保證制度,規定保證人的代位權、撤銷權和保證責任除去請求權以及建立信用記錄公開制度等,從平衡各方利益出發,加強對保證人權利的保護,促進保證人權利制度的完善。
【關鍵詞】保證人保護的弊端;代位權;撤銷權;保證責任除去請求權;強制性
在古羅馬時期,最早出現的保證形式是誓約,以后又陸續出現了承保和償還保證等保證方式。隨著借貸交易活動的活躍,各國保證制度都在不斷完善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生活。而我國的保證人制度卻存在諸多不足,保證人受到侵害的事件頻繁發生。加強對保證人權利制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當前我國立法上規定了我國保證人追償權,預先行使追償權,要求提供反擔保的權利和先訴抗辯權。但是立法中關于保證人的保護仍然存在很大的弊端。
一、我國未規定保證人行使撤銷權和抵銷權
我國規定的撤銷權是債務人享有的如果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出現撤銷事由時,撤銷主債權債務關系的權利。并規定撤銷權是債務人專有的權利即保證人沒有此權利。保證人也不能代替債務人行使撤銷權,此時,保證人的權益就受到了損害。在大部分國家的立法上都肯定保證人可以行使債務人對債權人的抵銷權,而我國卻沒有做出明確的規定,使得保證人的保證責任加大。
二、我國未規定保證人的代位權
保證人的代位權是指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之后,代債權人之位享有對債務人的債權。關于保證人是否可以行使代位權,《德國民法典》中明確規定了代位權,沒有規定求償權,《法國民法典》對代位權和求償權分別作出了規定,我國立法僅規定了追償權,對代位權沒有規定。
三、未規定保證責任除去請求權
保證責任除去請求權是指保證人在承擔保證責任之前,由于法定事由的出現,向債務人主張的免除其保證責任的權利。有學者認為沒必要規定保證責任除去請求權,因為保證人的責任除去請求權與保證人的預先行使追償權在作用上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在承擔保證責任之前,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請求債務人為一定行為的,但我認為預先行使追償權只是一種權利,在債務人確實沒有財產償還時,保證人只能到期用自己的財產償還債權人的債務,不利于保證人權益的維護。而保證責任除去請求權是請求債務人直接免除其權利,是一種法定權利。較預先行使追償權更能保護保證人的利益。
四、對債務人的懲罰缺乏強制性。
在主債權債務關系中,當債務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時由保證人承擔,債權人除因保證有瑕疵或者消滅等事由時便不再向債務人主張債權。在我國立法上,并沒有關于懲罰債務人的措施,只是規定了債務人要履行債務,償還保證人為其支付的費用等的義務而且這種義務還要受到訴訟時效的限制,缺乏懲罰債務人的強制措施,使得債務人更易逃脫自己的責任,使得保證人不愿意再充當保證人,不利于保證制度的發展。
基于此,我們立法應該加強對保證人權利制度的完善。
1、建立有償保證制度
按照現有的理論,當債務人不能履行債務時,債權人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而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之后,享有對債務人的追償權。但是在這種關系中,保證人沒有任何利益,卻承擔了很多的責任,甚至會有損失,違反了權利義務的對等原則。在這種情形下,為了公平起見,更應該建立有償保證制度,而且在當事人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時應該以一般保證作為常有保證方式,而不是連帶保證責任。
2、規定代位權
根據傳統理論,保證人所代位的權實為債權人原享有只對債務人之原債權。代位權是一種獨立的法定權利,各國立法中均有規定,當保證人代替主債務人向債權人清償債務,并且使債務人的債務免除,保證人的代位權即可成立。代位權的成立要件:(1)保證人已經向債權人履行主債務人的債務;(2)履行債務使得債務人的債務消滅;(3)保證人沒有贈與的意思;(4)通知債務人。
3、明確規定保證人的保全權
在債法理論中,規定了債權人的保全權包括撤銷權和代位權,所以我認為在保證制度中也應該規定保證人的保全權包括保證人的撤銷權,保證責任除去請求權和抵銷權。保證人的撤銷權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指保證人享有的當保證人發現主債務人為了逃避債務的履行而處分自己的財產可能影響到債務履行或者損壞保證人保證權益時,請求法院撤銷其處分財產的行為。另一方面是指保證人享有的當保證人發現主債權債務存在瑕疵或者存在可撤銷的事由,債務人不行使撤銷權時,請求撤銷主債權債務。抵銷權是指保證人享有的主債務人對債權人的抵銷權,當債務人怠于行使債務人對債權人的抵銷權時,保證人代為行使。保證人責任除去請求權是保證人向主債務人行使的權利,可以先與主債務人協商,如果主債務人不同意,保證人可以通過訴訟的方式行使自己的該權利。
4、建立信用記錄公開制度
在市場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信用是一個人或企業立足于當下的通行證,因此想要在市場經濟中得到好的發展,就必須要有良好的信用記錄?;诖?,保證制度中也應該采用信用記錄公開,當主債務人不償還保證人因為履行保證責任而受到的損失時,就應該有不良信用記錄。在我國,保證人一般都是主債務人的親友,基于對主債務人的信任才擔任保證人,而主債務人不償還保證人的損失,辜負了保證人對債務人的信任。而且目前我國對主債務人的懲罰措施缺乏強制性,對債務人不具有威懾性,只有采用這種制度,才能使主債務人產生畏懼,積極承擔責任,才能促進我國保證制度的發展。
【作者簡介】
尹俊霞(1992—),女,漢族,山東省濱州市人,西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2015級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民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