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 張云霄
【摘要】我國消費者公益案件一般是運用民事訴訟的程序處理的,這種民事程序適用于維護私利,若適用消費者訴訟則會有許多的不足,因為此訴訟是屬于公益類的。因此,應該結合我國消費者公益侵權的具體特點,在現有的訴訟理論上尋找新的突破口,構建適合我國的消費者公益訴訟制度。
【關鍵詞】消費者公益訴訟;司法效率;公平正義
一、擴大原告主體資格的范圍
國家是消費者公共利益的代表,但是國家也并不是萬能的,不可能全方位多層次的維護消費者公益,更何況國家的現行體制還有不完善的地方。因此,賦予哪些主體消費者公益訴訟起訴的權利,逐步擴大原告的資格范圍,使程序更好的保障監督權的實施,這也有效制約了侵害消費者公益的行為。
1、消費者公益團體和組織
依據我國立法實際,即使是作為最具消費者公共利益代表能力和資格的消費者協會,也無權為消費者提起公益起訴,只擁有支持起訴權。近年來隨著社會改革的推進,允許消費者協會和其他消費者公益組織作為起訴主體己有現實的例子,如我國臺灣地區的消費者保護宮和團體,就被賦予了停止和禁止經營者違法侵害或威脅消費者公益行為的起訴權。
2、法律授權的行政機關
對于一些虛假的侵權行為,如電視購物,各地的執法機構若進行查處就會造成執法資源的浪費。但是假如由法律授權的行政機關作為原告,會比作為個體的消費者為私益進行的訴訟更有益處和導向作用。同時,政府部門作為原告提起訴訟,有利于維護社會的公共利益,也是履行其對社會義務的一種必然選擇。我國相關法律規定過各級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局,可以在自己的職責范圍內,采取適當措施,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因此,像這種經過法律授權的行政機關可以作為消費者的代表提起公益訴訟。
3、富有正義感的公民
如果法律允許富有正義感的公民作為起訴主體,毫無疑問,能有效監督制約侵害社會公益的行為,促使社會良好風氣的形成。特別是法學者,他們對于法律尊嚴進行強有力的維護,對于法治精神大力弘揚,有自身的正義感,因此他們本身的行為會產生一種巨大的示范效用,這樣對于國家法律制度建設的現狀具有特別的積極意義。
二、消費者公益訴訟案件審判機構的一體化
隨著多元化的社會利益糾紛,侵害消費者公共利益的行為也是五花八門,諸如刑事、民事、行政各自分立的法庭結構,也是傳統上的結構模式,但是這己經不能更好地適應消費者公共利益所需要的司法保護,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在紛紛調整審判機關的設置或結構,設立專門法院或法庭以適應消費者公益訴訟的需要。自機構改革撤銷經濟審判庭之后,我國消費者侵權案件一直由民事審判庭和刑事審判庭分別適用不同的訴訟程序,來追究違法者相應的責任。不過消費者糾紛具有很強的公益性,違法者需要承擔的責任恰恰有時候無法在審判庭內妥善解決。日前,我國也在進行專門經濟法庭的嘗試,如昆明市中級法院特別設置的環境保護法庭,這對影響環境公益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能夠進行一體化審理。我國應該借鑒其他地方,結合環境保護法庭探索的經驗,依據消費糾紛和消費侵權的特點,設立專門的消費者保護法庭,一體化處理涉及消費者公共利益和個人利益的各種刑事、民事、行政及綜合性的案件。
三、舉證責任進行合理配置
消費者公益訴訟存在原告舉證困難的問題。因此,為了在原告和被告雙方實現權力平衡,降低公益訴訟原告的舉證責任,一些學者提出了在消費者公益訴訟案件中實行舉證責任倒置。但在立法上要準確劃定還是有較大困難的,對于消費者公益訴訟來說,也可通過以下措施解決司法實踐中的舉證難問題:(1)國家負擔鑒定費用。一般來說,消費者糾紛中的原告舉證難,主要是因為訴訟需要通過鑒定獲得證據資料,而作為消費者個人難以負擔較高的鑒定費用,或鑒定費用的支出遠遠超過訴訟請求額而不得不放棄鑒定。對此,立法上可規定,原告申請對訴訟涉及的產品或服務進行鑒定,鑒定費用由國家負擔。假如原告獲得勝利,法院可裁定由被告償還所需的鑒定費用。(2)完善證據開示程序。為了能發揮較好的訴訟效果,我國應完善民事訴訟法中的證據開示制度,對于涉及商業秘密的證據,可建立秘密審理程序來伸出手證據內容,法律上應規定秘密審理的具體規則,確保這些秘密不被外泄。
四、消費者公益訴訟的社會協作機制
涉及不特定多數消費者利益的公益訴訟不是僅僅依靠單個部門就能完成的,除了消費者個人具有訴訟主體資格,還需要有關機關、社會團體、新聞媒體等多方協作,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此類訴訟達到應有的效果。
首先,在非行政機關提起的訴訟中,行政機關可以和該起訴主體進行更好的配合,從而對證據進行全面調查。行政機關具有強有力的證據調查手段,通過這一手段,能夠獲取對訴訟更有利的證據。特別是如果被告此前曾經因違法行為受過行政處罰,行政機關應及時向訴訟原告提供這些證據資料。
其次,消費者協會對于起訴主體的援助作用也不可忽視,因為消費者協會可能通過受理消費者投訴,掌握了一定數量的被告違法行為的證據。因此,各消費者協會之間對于自己所掌握的信息進行充分交流,并且及時掌握和了解公益訴訟的提起和發展進程,在訴訟證據資料方面給與有效地幫助。
最后,社會上各種媒體在逐漸興起,特別是網絡媒體,它所產生的影響和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視。對于社會上的一些消費者公益訴訟案件,媒體對其訴訟的提起和進展情況進行實時報道是非常有必要的。披露原被告對爭點問題的不同觀點,以便更多消費者了解案件的過程和結果。媒體的報道,有利于消費者知曉法院受理公益訴訟信息進而及時提出退出或加入申請。
【作者簡介】
王冰(1991—),女,滿族,河北省三河市泃陽鎮人,現就讀于河北大學政法學院訴訟法學專業。
張云霄(1990—),女,漢族,河北省邯鄲市邯鄲縣人,現就讀于河北大學政法學院訴訟法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