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旭峰
摘要:藝術設計專業是一門多學科交叉、應用性很強的學科,我們傳統教育只是注重理論知識的和專業技能的學習,認為沒有理論知識就沒有實踐基礎,從來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以池州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藝術設計專業為例,目前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還有待發展,尤其在環境設計專業中沒有建設相應的實踐教學基地,實踐教育也僅僅存在于課堂上教學,沒有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實踐教學環境。
關鍵詞:藝術設計;教學;校企合作;實踐基地
池州學院是一所應用型本科院校,其培養目標是“培養高素質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目標的設立決定了學校必須以實踐課程教學為主,主要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因此加強建設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是整個教學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美術與設計學院作為池州學院的一部分,尤其是藝術設計專業更應該注重學生的實踐教學,使學生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了解整個的設計流程,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經過4年的教學培養,更可以讓學生在畢業后的避免一些“實習期”。其次老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可以吸收新的教學思想和理念,為今后的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大綱的修訂提供寶貴建議,使其可以進一步完善。就目前來看,我院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停滯不前,有許多問題和不足,這些問題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模式存在諸多缺陷
藝術設計專業的培養方案缺乏針對性,據查閱相關資料了解,藝術設計專業大多是從純藝術專業活著理工類專業分離出來的,但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模式應該有其自身的特點,不能完全照搬純藝術類專業或者其他類學科的教學模式,就我院藝術設計專業而言,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應結合各自專業特點,建設實效性實踐教學課程,例如環境設計專業,尤其需要與實踐相結合,據我了解,因為沒有校企合作,得不到相應的實踐活動,目前很多學生偏重于對理論知識和軟件知識的學習,在裝飾材料認識和設計創新方面還有待提高,這樣導致畢業后就業比較困難,一般必須在企業通過的實踐學習,大約半年實踐才可以勉強獨自做方案。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有些課程需要去市場調研,但是學校的規章制度有嚴苛,擔心學生安全問題等,這些都導致了實踐教學難以實行。
二、我院實踐教學缺乏具有實踐工作經驗的指導老師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導,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各項改革措施的落實,最終要靠教師來具體實現。我院藝術設計專業的師資基本上都有碩士及以上學歷,在年齡層次上,多以青年教師為主,并且大多數包括我在內是直接從高校畢業后直接進入教學崗位,從一個校門走出,又進入另一個校門,缺少實際設計方案操作經驗,沒有得到及時充分的培訓,這就導致了理論知識較強卻缺乏實踐動手能力。而在社會上雖然有許多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業設計人員,但是由于學校對學歷、職稱等聘任資格有著嚴格限制,無法使行業中的一些優秀設計人才參與到藝術設計中,從而導致實踐師資缺乏。另外在教師評職稱等方面,學校任然強調學術理論水平。由于我們藝術類教師科研能力不強,科研成果大多都是以繪畫、設計類作品為主。學校缺乏一套針對藝術設計類教師科研成果的評價標準,因此打擊了藝術類教師的積極性,影響教師實踐動手能力。
三、缺乏相應實踐教學基地
目前,我院正在積極建設實踐教學基地,聯系校企合作,但進展頗為緩慢,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教學經費不足。由于國家、學校政策等原因,相關報銷都比較緊張。
2、沒有找到學校與企業的契合點,可以加強與企業之間的合作,例如,技能培訓、橫向技術服務等。其次可以邀請優秀設計人才開展講座,提高學生的實踐知識。也可以通過學院形式,簽訂短期試用合同,讓學生去企業實踐,每個學校老師負責一些學生的安全問題,這樣不僅僅可以為企業免費創造出的效益,同時可以讓學生得到相應動手能力,實現校企“雙贏”。
四、完善建立系統的實踐教學構想
1、制定相應的激勵機制,嚴格執行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實施方案
首先可以通過獎勵機制,鼓勵老師發揮自身優勢,本著校企雙方互贏互惠的原則,建立校企實踐教學合作基地,可以在院年終考核中規定各教研室必須完成相應任務,同時可以出臺建立校外實踐基地的獎勵辦法,這樣可以調動大家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廣泛利用自己的社會關心及人脈資源,為校企合作提供橋梁。
2、采用“請進來”與“走出去”的方式建立校企合作
合理、科學的安排校外實踐課程,定期邀請設計行業的有關專家、老總和設計總監到學校做學術報告及講座,用“請進來”的方法,參加校企合作會議,一起研究、制定實踐性課程的教學計劃、教學大綱等、結合企業及設計行業對所需人才的要求,將實踐性教學課程從設置、結構、課時量上進行調整,同時還請他們兼任一些短期課程,把市場對設計的需求、新的設計理念帶到學校,彌補了學校教學與社會需求的差距。在一些實踐性強的課程,我們可以采用“走出去”的方式,將學生帶到校企合作基地,到設計一線去參觀,讓學生了解設計的流程,并請資深設計師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課,產生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例如,環境設計專業的《室內設計》課程,任課老師在課堂講述基本理論知識的同時,會帶學生帶到裝潢設計公司進行實踐教學,讓學生到裝潢現場看到公司對設計制作的實際流程。又如《建筑裝飾材料及施工工藝》、《工程預算與施工》等課程,也會由老師帶領學生到設計公司等校外教學基地的工地看現場及材料,經過校內與校外實踐基地實踐教學的學習,特別是教師有組織的帶領學生到校外實踐基地通過參聽設計師介紹,實地查看設計(生產)流程,了解了企業對設計人才的規格要求,學生對專業選擇明確,并初步確定自己將來的發展方向,同時也認識到了在學校學習的不足部分和自己急需補充的方面,學習的主動性大大加強,充分顯示了校外教學基地所產生的直接作用。
3、通過“企業與學校雙贏”實現校企合作
(1)企業歸根到底追求利益,如果給企業帶來效益,那么校企合作迎刃而解。例如,可以通過學校、學院等方式讓學生與企業簽訂短期試用合同,試用期結束時,企業可以規定必須完成企業安排的任務量方可解聘,這樣不僅僅給企業帶來效益,同時也讓學生在實踐中成長。
(2)學??梢灾Ц兑欢ǖ膱蟪杲o企業,當有課程需要去企業鍛煉、調研時,企業可以派經驗豐富的優秀設計師給學生進行講解,同時帶學生調研、考察相關的設計施工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