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逸弛
摘 要:在嶺南瑤族中,長鼓舞作為民族文化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是瑤族先民在沒有文字的時代下,以舞蹈來記錄民族歷史的一種外在文化形態。瑤族的長鼓舞具備著明顯的地域文化特征,在舞蹈動作上粗獷勇猛、奔放灑脫,在舞蹈的節奏上較為明快,透過現象看本質,所展現的是瑤族人民樸實、勇敢的性格,舞蹈之中也滲透出了瑤族人民的美好愿景。本文以《排排瑤寨舞起來》為例,針對嶺南瑤族長鼓舞的發展與影響進行了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瑤族長鼓舞;發展;影響;《排排瑤寨舞起來》
中圖分類號:J722.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14-0139-01
瑤族的長鼓舞當前被列入到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名錄之中,作為一種民間舞蹈形式,有著悠久的歷史,是瑤族祖先在祭盤王儀典以及占卜驅邪中所常跳的一種舞蹈形式,當前則成為了群眾文化娛樂活動的一部分。排瑤因當地房屋建筑排排相疊的特點而得名,當地人民在重要節日以及喜慶的場合中都會跳長鼓舞,以表達自身的情感,舞蹈動作灑脫剛勁且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將當地人的性格特點表現的淋漓盡致。
一、嶺南瑤族長鼓舞的風格特點分析
在嶺南瑤族地區,連南排瑤雖然有著獨屬于本民族的語言,但是卻沒有相應的民族文字,而對于當地人的祖先而言,其用舞蹈的形式來記錄歷史文化,所以從某種形式上而言,長鼓舞則就成為了瑤族的一種文字表達形式,透過長鼓舞,我們能夠追溯到這一民族的歷史變遷,以及獨屬于本民族的民風民俗,成為了見證瑤族歷史的活化石。總體而言,長鼓舞所具備的風格特點為:第一,基于舞蹈的動作上看,主要具備著“矮、顫、擺、旋、穩”的特點,通過這些舞蹈動作特點的融合促使瑤族的長鼓舞具備了獨特的風格特點,動作連貫的同時又具備了獨特的韻律之美,男子的動作灑脫好房,而女子的動作優美輕盈,在觀看長鼓舞的過程中,簡直就是一場視覺上的盛宴,令人沉醉。第二,基于長鼓擊打的節奏上看,其中,齊奏的方式下舞蹈動作與鼓點是統一的,一般節奏緩慢,但柔中透剛;而采用一領一和的方法下,動作較快且舞姿豐富,一般都是以旋轉以及跳躍的舞蹈動作為主。
二、嶺南瑤族長鼓舞的發展與影響
1.歷史淵源。提到瑤族的長鼓舞,就不得不提及起唐冬比與莎十三妹的愛情故事,這段故事與漢族的“天仙配”很像,相傳盤王的女兒私自下凡來到瑤山,化名為莎十三妹與當地忠厚善良的瑤族青年唐冬比結成連理,但后來被盤王發現便將其召回。臨走前,十三妹私自將上天的方法教給了冬比,冬比按照十三妹的囑托不畏艱險來到了南山,并以琴樹制成長鼓,待到十月十六日盤王婆誕辰之日,擊鼓跳舞,在跳完三百六十下后駕著彩云升天,與十三妹相會,至此有情人終成眷屬。自此長鼓舞就被瑤族人世代流傳下來,在重要的日子里都會以長鼓舞進行慶祝。
2.當今發展狀態。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各民族平等政策使得少數民族同胞獲得了平等的地位與尊重,長鼓舞也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漸變得更加的熱烈且奔放,表達出瑤族人民對新生活的贊美之情。傳統的瑤族長鼓舞的特點為:在舞蹈動作上,一方面是基于嶺南瑤族聚居地多山,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上山下坡,進而也就形成了獨特舞蹈動律,即屈膝顫動,從中也展現出了民族生活與文化的特點。另一方面,在這一地區,因自然地理環境特點,使得該地較為封閉,所以民風淳樸,民族文化較為純粹,能夠彰顯出族人的共同精神需求特征,進而促使長鼓舞具備了傳承的基礎,也使其充滿民俗色彩。此外,在瑤族的長鼓舞中還具有著“矮”的動律特點。而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漸誕生了一系列優秀作品,以《排排瑤寨舞起來》為例,這是近幾年瑤族長鼓舞編創中的優秀作品之一,在第十屆桃李杯舞蹈比賽中獲得了金獎。舞蹈充分的展現出了瑤族長鼓舞動律特點,舞姿與律動都是隨著鼓點在變化,時而柔中透剛、時而剛中透柔,在尊重民風民俗的基礎上,凸顯出了民族文化特色;同時透過舞蹈也將瑤族人的性格特點進行了充分的反映,為實現長鼓舞文化的發展與傳承奠定了基礎。
3.影響。瑤族長鼓舞所反映的是瑤族人民千百年來的歷史文化內容,彰顯的不僅僅是瑤族人的民風民俗,同時也是瑤族人的情感與精神內涵,是中國歷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想實現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就需要加大對長鼓舞的保護力度,實現對相應繼承者的培訓,確保瑤族長鼓舞能夠后繼有人。在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如今瑤族長鼓舞不僅走進了群眾文娛生活中,同時在走向舞臺的同時,更走向了世界,在國際舞臺上將獨屬于中國民族特色的文化展現在了世人面前,在贏得陣陣掌聲、捧得無數獎杯的同時,促使瑤族文化能夠源遠流長。
三、結語
綜上所述,嶺南瑤族長鼓舞作為瑤族歷史文化的活化石,展現出了瑤族人的民風民俗,通過對長鼓舞的特點、起源以及發展過程的研究,能夠在進一步了解瑤族長鼓舞的基礎上,領悟到長鼓舞的精神與文化內涵。同時以“排排瑤寨舞起來”為例對長鼓舞的發展與影響進行了分析,為實現瑤族長鼓舞的傳承與發揚光大奠定了基礎,進而實現對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
參考文獻:
[1]張穹,張智輝.權力制約與反腐倡廉[M].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09.
[2]楊雪冬.好人政治與好人社會[J].決策,2012(06).
[3]張惠敏,李申.健全有中國特色的橫向分權制約制度[J].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2014(04).